一种检测肉及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951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肉及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对牛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为:5’-AATATAATTTGGGTTAACTCCACAGC-3’;下游引物为:5’-GCCATATGGTTAAAATTAGTAGTGGAGTG-3’;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探针5’-F-CACAGCCTTCTAATTAGCTTTACAAGCCTCC-M-3’,以及包含所述引物和探针的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定量误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准确、便捷的检出牛肉及其制品中牛源性分占总肉成分的百分比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单重和双重两种PCR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验和生物
,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食品〃掺杂使假〃 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些不法企业和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以猪肉冒充牛羊肉,或以其它低价肉替代高价肉而未在标签上注明。这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而且如果清真食品中掺有猪肉成分还会涉及到民族和宗教等问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饲料中的动物源性成分是造成“疯牛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目前,用于肉种成分鉴定的技术大多建立在对蛋白质结构与DNA序列特异性分析 的基本上,包括酶联免疫(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电泳、色谱、生物传感分析等技术。其中,Taqman实时荧光PCR (Taqman PCR)法在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等重要性能参数上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技术,是作为仲裁方法和司法鉴定的理想技术类型,是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指定的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饲料中猪、牛、羊等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上,而用于食品掺假鉴别,特别是涉及有关核酸成分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较为滞后。单纯的定性检测已不能满足需求,如在肉、奶等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肉及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牛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上游引物为:5’?AATATAATTTGGGTTAACTCCACAGC?3’;下游引物为:5’?GCCATATGGTTAAAATTAGTAGTGGAGTG?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鹏周彤田寒友杨君娜邹浩乔晓玲陈文华曲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