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相关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948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20
一种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相关的确定方法。所属的技术领域: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技术领域,涉及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间正负相关显著性的确定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科学方法分别确定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间正负相关显著性。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根据不同多样性指数对上述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和功能多样性的度量结果,及对应土壤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运用IBM?SPSS?Statistics?19测定它们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显示其相关显著程度,最后确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敏感显著性。主要用途:可在其他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相应土壤理化性质的敏感显著性的确定中加以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微生物学研究
,具体涉及大田种植方式下,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对相关土壤理化性质敏感显著性的确定技术。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PLFA的微生物脂类分析法、BIOLOG微平板法和基于PCR扩增的rRNA的DNA指纹分析法等。科学工作者通常运用PLFA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来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的变化,采用PCR-DGGE分析法对土壤细菌16SrDNA的扩增和细菌物种增减的展示来探讨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变化,利用BIOLOG(-GN, -GP, -FF和-ECO)板上土样温育培养过程中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种和不同类单一含碳有机物的催化来探讨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群落(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和总体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这些方法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各有其优劣,综合考察更为全面、准确。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即存在于某个特定区域或给定样本内物种的数量;物种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即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多样性指数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物种丰富度好理解、好衡量,而物种多样性的衡量就很复杂,因为对其的衡量会随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的重要度而变化。比如,具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的群落与具高丰富度与低均匀度的群落,可能得到相同的多样性指数。由于对物种丰度关系不同方面的重视有许多不同方法,因而多样性指数很多(如Shannon指数及均勻度指数、McIntosh指数及均勻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Gini指数等),所反映的生态学意义也有侧重。虽然所有的标准或针对物种丰富度或针对物种均匀度,但是任何一个再完善的多样性指数都不可能将隐藏于物种丰度分布内的信息提炼成一个简单的统计数据。另一方面,桂恒等在2012年《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第34卷第2期pl81-187发表的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上认为,种植转基因大豆会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陈丰等在2012年《大豆科学》第31卷第2期p259-265发表的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有机元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上认为,转基因大豆能够显著影响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以及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群落多样性,且这种影响与受体品种的基因型有关。虽然上述文献涉及的是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有机元素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但是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如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以PLFA,PCR-DGGE和BIOLOG(-GN,-GP, -FF和-ECO)测定结果为代表的结构、遗传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敏感显著性的研究方法与结果,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运用大豆品种南农88-1和其为受体的0E-8,0E-7和RNAi_3三个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品系在大田种植方式下,测定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与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及功能多样性指数间正负相关显著性,其结果为PLFA水平上,品系0E-7和RNAi_3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最常见物种的优势度)对土壤碳氮比和含硫量较敏感;PCR-DGGE层面上,品系0E_8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非均一性)对土壤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较为敏感;Biolog-GN水平上,土壤碳氮比是品系0E-7根际土壤革兰氏阴性菌群落底物催化功能多样性的较敏感因子;Biolog-GP水平上,品系0E-7及对照根际土壤革兰氏阳性菌群·落底物催化功能的多样性对土壤碳氮比要敏感些;Biolog-FF水平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底物催化功能及其多样性对土壤PH值、碳氮比和硫含量不很敏感;Biolog-EC0水平上,土壤PH值是品系0E-8根际土壤总体微生物群落底物催化功能多样性的较敏感因子。本专利技术涉及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及其受体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及功能多样性指数间正负相关显著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基于不同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指数、Shannon均勻度指数、McIntosh指数、McIntosh均勻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Gini指数)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结构、遗传和功能多样性的度量结果,以及对应土样的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l9测定它们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显示其正负相关性及其显著程度,最后确定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及功能多样性对相应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的敏感显著性。四具体实施例方式表I试验用大豆品种权利要求1.大豆品种南农88-1和以其为受体的0E-8,0E-7和RNAi_3三个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品系在大田种植方式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与微生物群落结构、 遗传及功能多样性指数间正负相关显著性的测定,其结果表明PLFA水平上,品系0E-7和RNA1-3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最常见物种的优势度)对土壤碳氮比和含硫量较敏感;PCR-DGGE层面上,品系0E-8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非均一性)对土壤pH 值、碳氮比和含硫量较为敏感;Biolog-GN水平上,土壤碳氮比是品系0E-7根际土壤革兰氏阴性菌群落底物催化功能多样性的较敏感因子;Biolog-GP水平上,品系0E-7及受体根际土壤革兰氏阳性菌群落底物催化功能的多样性对土壤碳氮比要敏感些;Biolog-FF水平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底物催化功能及其多样性对土壤PH值、碳氮比和硫含量不很敏感;Biolog-EC0水平上,土壤 PH值是品系0E-8根际土壤总体微生物群落底物催化功能多样性的较敏感因子。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及功能多样性指数间显著正负相关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基于不同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指数、 Shannon均勻度指数、McIntosh指数、McIntosh均勻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Gini指数)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结构、遗传和功能多样性的度量结果,以及对应土样的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测定它们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显示其正负相关性及其显著程度,最后确定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及功能多样性对相应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的敏感显著性。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方法在其他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和功能多样性对土壤理化性质敏感显著性确定中的应用。全文摘要一种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相关的确定方法。所属的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
,涉及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间正负相关显著性的确定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科学方法分别确定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间正负相关显著性。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根据不同多样性指数对上述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和功能多样性的度量结果,及对应土壤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测定它们间的pearson相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豆品种南农88?1和以其为受体的OE?8,OE?7和RNAi?3三个富含S氨基酸转基因品系在大田种植方式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与微生物群落结构、遗传及功能多样性指数间正负相关显著性的测定,其结果表明:PLFA水平上,品系OE?7和RNAi?3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最常见物种的优势度)对土壤碳氮比和含硫量较敏感;PCR?DGGE层面上,品系OE?8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非均一性)对土壤pH值、碳氮比和含硫量较为敏感;Biolog?GN水平上,土壤碳氮比是品系OE?7根际土壤革兰氏阴性菌群落底物催化功能多样性的较敏感因子;Biolog?GP水平上,品系OE?7及受体根际土壤革兰氏阳性菌群落底物催化功能的多样性对土壤碳氮比要敏感些;Biolog?FF水平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底物催化功能及其多样性对土壤pH值、碳氮比和硫含量不很敏感;Biolog?ECO水平上,土壤pH值是品系OE?8根际土壤总体微生物群落底物催化功能多样性的较敏感因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根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