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586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该动力总成前悬置包括金属骨架、衬套及衬套隔热垫,金属骨架包括收容衬套的圆筒骨架,衬套的第一端突伸出圆筒骨架,并位于圆筒骨架的第一侧,衬套隔热护垫套设于衬套的第一端,并与圆筒骨架的第一侧的端面之间存有间隙,衬套的第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衬套隔热护垫与圆筒骨架第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的、并抵接衬套隔热护垫一侧面的第一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通过在衬套上套设衬套隔热垫,使汽车的排气系统散发的热量被衬套隔热垫隔离,避免衬套过快老化,同时衬套上的定位块保证了衬套隔热垫与圆筒骨架之间的间隙,使衬套两侧的空气能够顺畅流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现有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包括金属骨架及衬套I。金属骨架由圆筒骨架2及两个连接骨架3铸造而成。衬套I设置于圆筒骨架2内。动力总成前悬置连接汽车的动力总成及汽车的副车架。然,汽车的动力总成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经过汽车的排气系统散发后直接传输至衬套1,使衬套I快速老化,影响动力总成前悬置的动态、静态特性,从而影响整车的NVH (Noise (噪声),Vibration (振动),Harshness (声振粗糙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衬套快速老化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衬套隔热垫,所述金属骨架包括收容所述衬套的圆筒骨架,所述衬套的第一端突伸出所述圆筒骨架,并位于所述圆筒骨架的第一侧,所述衬套隔热护垫套设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并与所述圆筒骨架的第一侧的端面之间存有间隙,所述衬套的第一端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衬套隔热护垫与所述圆筒骨架第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的、并抵接所述衬套隔热护垫一侧面的第一定位块。优选的,所述衬套隔热垫呈圆状,设有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配合的通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衬套隔热垫套设于所述衬套上并抵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块。优选的,所述金属骨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筒骨架的两个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连接骨架。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块由橡胶制成。优选的,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抵接所述衬套隔热护垫的另一侧面的第二定位块。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块由橡胶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副车架、动力总成及连接所述副车架及所述动力总成的上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本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通过在衬套上套设衬套隔热垫,使汽车的排气系统散发的热量被衬套隔热垫隔离,避免衬套过快老化,保证整车NVH性能的稳定,同时设置在衬套上的定位块阻止衬套隔热垫向圆筒骨架移动,保证了衬套隔热垫与圆筒骨架之间的间隙,使衬套两侧的空气能够顺畅流通,保证了衬套隔热垫的隔热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一实施例包括金属骨架、衬套10及衬套隔热护垫12。金属骨架包括圆筒骨架14及设于圆筒骨架14表面的两个连接骨架16。两个连接骨架16用于连接汽车的动力总成。衬套10设于圆筒骨架14内。衬套10包括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衬套10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突伸出圆筒骨架14,并对应位于圆筒骨架14的第一侧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衬套10的第一端与汽车的副车架连接。衬套隔热垫12呈圆状,并设有通孔120。衬套10的第一端穿过衬套隔热护垫12的通孔120并与通孔12配合,使衬套隔热护垫12套设并紧固于衬套10的第一端,且衬套隔热护垫120与圆筒骨架14的第一侧的端面之间存有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衬套10的第一端沿着轴向间隔的设有抵接衬套隔热护垫12两相对侧的第一定位块100及第二定位块102。其中,第一定位块100位于衬套隔热护垫12与圆筒骨架14的第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第一定位块100及第二定位块102均由橡胶制成。在衬套10的第一端穿过衬套隔热护垫14的通孔120时,衬套10的第二定位块102随着衬套10的第一端一起穿过衬套隔热护垫12的通孔120。在此过程中,衬套隔热护垫12的通孔120与第二定位块102均发生形变,使第二定位块102穿过通孔120。可以理解的,第二定位块102避免衬套隔热垫12从衬套10上脱落。使用时,两个连接骨架16连接于汽车的动力总成,衬套10的第一端与汽车的副车架连接。于衬套10上套设衬套隔热垫12,使汽车的排气系统散发的热量被衬套隔热垫12隔离,保护了衬套10,避免衬套10过快老化,使动力总成前悬置的动态、静态特性稳定性良好,从而保证稳定的整车NVH性能。同时,在衬套隔热垫12因汽车的动力总成震动而向圆筒骨架14移动时,第一定位块100阻止衬套隔热垫12向圆筒骨架14移动,使衬套隔热垫12定位,保证了衬套隔热垫12与圆筒骨架14之间的间隙不缩小,使衬套10两侧的空气能够顺畅流通,从而使保证了衬套隔热垫12的隔热效果。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强第一定位块100的定位效果,可以在衬套10的第一端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定位块100。同样的,衬套10的第一端可以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定位块10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结构与上面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衬套隔热垫,所述金属骨架包括收容所述衬套的圆筒骨架,所述衬套的第一端突伸出所述圆筒骨架,并位于所述圆筒骨架的第一侧,所述衬套隔热护垫套设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并与所述圆筒骨架的第一侧的端面之间存有间隙,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衬套隔热护垫与所述圆筒骨架第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的、并抵接所述衬套隔热护垫一侧面的第一定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隔热垫呈圆状,设有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配合的通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衬套隔热垫套设于所述衬套上并抵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筒骨架的两个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连接骨架。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块由橡胶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抵接所述衬套隔热护垫的另一侧面的第二定位块。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块由橡胶制成。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动力总成及连接所述副车架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该动力总成前悬置包括金属骨架、衬套及衬套隔热垫,金属骨架包括收容衬套的圆筒骨架,衬套的第一端突伸出圆筒骨架,并位于圆筒骨架的第一侧,衬套隔热护垫套设于衬套的第一端,并与圆筒骨架的第一侧的端面之间存有间隙,衬套的第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衬套隔热护垫与圆筒骨架第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的、并抵接衬套隔热护垫一侧面的第一定位块。本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通过在衬套上套设衬套隔热垫,使汽车的排气系统散发的热量被衬套隔热垫隔离,避免衬套过快老化,同时衬套上的定位块保证了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衬套隔热垫,所述金属骨架包括收容所述衬套的圆筒骨架,所述衬套的第一端突伸出所述圆筒骨架,并位于所述圆筒骨架的第一侧,所述衬套隔热护垫套设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并与所述圆筒骨架的第一侧的端面之间存有间隙,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衬套隔热护垫与所述圆筒骨架第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的、并抵接所述衬套隔热护垫一侧面的第一定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男席玉岭邴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