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586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所述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套设于所述衬套上的用于吸收所述金属骨架与所述副车架的碰撞的能量的防撞护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通过在衬套上套设防撞护垫,在汽车的动力总成极限工作时,金属骨架通过防撞护垫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防撞护垫吸收圆筒骨架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时的能量,避免金属骨架毁坏,从而避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力总成前悬置毁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现有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包括金属骨架及衬套I。金属骨架由圆筒骨架2及两个连接骨架3铸造而成。衬套I设置于圆筒骨架2内。两个连接骨架3与汽车的动力总成连接。衬套I与汽车的副车架连接。然,汽车的动力总成在极限工作时,金属骨架与汽车的副车架容易发生碰撞,损坏汽车的金属骨架,从而损坏动力总成前悬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碰撞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套设于所述衬套上的用于吸收所述金属骨架与所述副车架的碰撞的能量的防撞护垫。优选的,所述金属骨架包括圆筒骨架,所述衬套收容于所述圆筒骨架内,所述衬套包括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衬套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突伸出所述圆筒骨架,分别位于所述圆筒骨架的两侧,且所述防撞护垫套设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优选的,所述防撞护垫呈圆状,设有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配合的通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防撞护垫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衬套上。优选的,所述金属骨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筒骨架上的两个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连接骨架。优选的,所述防撞护垫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副车架、动力总成及连接所述副车架及所述动力总成的上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 本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通过在衬套上套设防撞护垫,在汽车的动力总成极限工作时,金属骨架通过防撞护垫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防撞护垫吸收金属骨架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时的能量,避免圆金属架毁坏,从而避免本技术动力总成前悬置毁坏。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一实施例包括金属骨架、衬套10及防撞护垫12。金属骨架包括圆筒骨架14及设于圆筒骨架14表面的两个连接骨架16。两个连接骨架16用于连接汽车的动力总成。衬套10设于圆筒骨架14内。衬套10包括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衬套10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均突伸出圆筒骨架14,并位于圆筒骨架14的两相对侧。衬套1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副车架。防撞护垫12呈圆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设有通孔120。本实施方式中,防撞护垫12由橡胶制成。防撞护垫12衬套10的第一端穿过防撞护垫12的通孔120,使防撞护垫1 2套设于衬套10。衬套10的第一端与防撞护垫12的通孔120配合使得防撞护垫12紧固于衬套10。使用时,两个连接骨架16连接于汽车的动力总成,衬套10的第一端与汽车的副车架连接。在汽车的动力总成极限工作时,金属骨架通过防撞护垫12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防撞护垫12吸收金属骨架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时的能量,避免金属骨架毁坏,从而避免本技术动力总成前悬置毁坏。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结构与上面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套设于所述衬套上的用于吸收所述金属骨架与所述副车架的碰撞的能量的防撞护垫。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包括圆筒骨架,所述衬套收容于所述圆筒骨架内,所述衬套包括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衬套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突伸出所述圆筒骨架,分别位于所述圆筒骨架的两侧,且所述防撞护垫套设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垫呈圆状,设有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配合的通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防撞护垫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衬套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筒骨架上的两个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连接骨架。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垫由弹性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动力总成及连接所述副车架及所述动力总成的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前悬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及具有该动力总成前悬置的汽车,所述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套设于所述衬套上的用于吸收所述金属骨架与所述副车架的碰撞的能量的防撞护垫。本技术的动力总成前悬置,通过在衬套上套设防撞护垫,在汽车的动力总成极限工作时,金属骨架通过防撞护垫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防撞护垫吸收圆筒骨架与汽车的副车架碰撞时的能量,避免金属骨架毁坏,从而避免本技术动力总成前悬置毁坏。文档编号B60K5/12GK202782636SQ20122044523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马智男, 席玉岭, 邴建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总成前悬置,用于连接汽车的副车架及汽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的金属骨架、连接所述副车架的衬套及套设于所述衬套上的用于吸收所述金属骨架与所述副车架的碰撞的能量的防撞护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男席玉岭邴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