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霉素C的分离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06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霉素C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过预处理的头霉素C发酵滤液通入大孔树脂后,采用大孔树脂解吸剂解吸,所得解吸液减压浓缩,得到头霉素C固体粗品;上述头霉素C固体粗品水溶后通入UniCM-50s型阳离子树脂后,采用阳离子树脂解吸剂解吸,解吸后得到阳离子树脂解吸液;上述所得阳离子树脂解吸液通入大孔树脂后,采用大孔树脂解吸剂解吸后得到的头霉素C富集液,头霉素C富集液在丙酮中沉淀结晶,得到纯度90%以上的头霉素C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头霉素C纯度提高至90%以上,更适于大规模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霉素C的分离纯化方法,可将发酵所得头霉素C纯度提高至90%以上。
技术介绍
头霉素C (cephamycin C)最早见于默克公司1971年发表的专利中。它是继青霉素、头孢菌素后又一类新的3 _内酰胺类抗生素。属头孢稀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相同。头霉素C的钠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对酸比青霉素G稳定,抗菌力低,仅略高于头孢菌素C。它的结构与头孢菌素相似,但在头孢稀母核C7上有一个a-甲氧基,提高了对^ -内酰胺酶(包括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的抗性。·它的发现不仅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提供了更广泛的天然来源,也产生了一类新型抗生素,头霉素类抗生素。头孢烯类抗生素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虽然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原来对头孢菌素敏感性很高的某些致病菌由于产生了新的灭活酶如广谱¢-内酰胺酶(ESBLs),对头孢菌素的敏感率有所下降,但总的看来临床常用的大多数头孢菌素类与头霉素类抗生素仍是目前控制多数常见感染疾患和救治某些重症感染疾患不可缺少的有效药物。头霉素类抗菌活性大多与二代头孢菌素相似,个别品种具有三代头孢菌素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霉素C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经过预处理的头霉素C发酵滤液通入大孔树脂后,采用大孔树脂解吸剂解吸,所得解吸液减压浓缩,得到头霉素C固体粗品;b)上述头霉素C固体粗品水溶后通入UniCM?50s型阳离子树脂后,采用阳离子树脂解吸剂解吸,解吸后得到阳离子树脂解吸液;c)上述所得阳离子树脂解吸液通入大孔树脂后,采用大孔树脂解吸剂解吸后得到的头霉素C富集液,头霉素C富集液在丙酮中沉淀结晶,得到纯度90%以上的头霉素C固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杨益张翠英范雪涛黄运昌朱春燕龙燕韩晓彤周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雅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