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1796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包括快换小车(2)、可调支腿(3)、对中装置(5)、测功机(6)、压紧装置(7)以及定位底板(8);其中,测功机(6)、压紧装置(7)和定位底板(8)固定在安装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发动机(4)通过可调支腿(3)固定在快换小车(2)上,发动机(4)通过对中装置(5)与快换小车(2)进行对中,快换小车(2)通过定位底板(8)与测功机(6)进行对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快速定位及与测功机的快速找正和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
技术介绍
待测试发动机的快速更换、找正、联接、故障预处理,是制约发动机性能台架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一台发动机从开始准备测试到正常进入测试状态,往往要花费1-2天的时间,而且,一旦安装上台架的发动机存在故障,则需要重新进行准备工作,是各汽车厂家急待突破的技术难题。AVL、BOSCH等国际著名发动机研发机构,也有类似的产品,但存在结构复杂、使用效率不高,制造成本昂贵等问题,并不适合在各大主机厂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发动机进入性能测试台架时找正及联接时间过长,并且不易进行找正和联接。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包括快换小车(2)、可调支腿(3)、对中装置(5)、测功机(6)、压紧装置(7)以及定位底板(8);其中,测功机(6)、压紧装置(7)和定位底板(8)固定在安装底板(I)上,发动机(4)通过可调支腿(3)固定在快换小车(2)上,发动机(4)通过对中装置(5)与快换小车(2)进行对中,快换小车(2)通过定位底板(8)与测功机(6)进行对中。进一步,快换小车(2 )包括横梁(26 ),横梁(26 )通过快换小车(2 )上的纵向U型槽实现纵向移动;可调支腿(3)设置在横梁(26)上并且通过横梁(26)上的横向U型槽实现横向移动;可调支腿(3)为可伸缩结构实现发动机(4)垂直方向的移动。进一步,安装底板(I)上还固定连接粗导向槽(11),快换小车(2)设置粗导向装置 (25 )和横向定位槽(22 ),粗导向装置(25 )在粗导向槽(11)移动并且最终使得横向定位槽(22)与定位底板(8)上横向定位装置(83)相配合实现快换小车(2)横向定位。进一步,定位底板(8 )设有纵向定位块(81),快换小车(2 )也设有纵向定位块(21) 和纵向锁紧装置(24),定位底板纵向定位块(81)和快换小车纵向定位块(21)通过纵向锁紧装置(24)的配合实现快换小车(2)纵向定位。进一步,定位底板(8)设有平面定位块(84),快换小车(2)也设有平面定位块(23),定位底板平面定位块(84)与快换小车平面定位块(23)的相互配合实现快换小车(2) 在水平面内的定位。进一步,快换小车(2)的纵向锁紧装置(24)与压紧装置(7)按规定的力矩进行锁紧。该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与传统的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快速定位及与测功机的快速找正和联接。(2)本专利技术由于可以快速进行找正和联接,因而实现发动机在未进入性能试验台架前,就完成对中及相关管路、电缆的连接,并具备对发动机进行预启动的功能,可以在性能试验开始前发现排除一些潜在故障,如漏油、漏水、零件错漏装等,确保性能试验顺利进行。(3)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发动机的对中与测功机的对中共用一个基准,消除了因制造误差而带来的对中误差。(3)本专利技术具有缓冲保护效果,可有效保护定位面的精度不受损失。(4)本专利技术可以适应多种不同安装形式的测功机。附图说明图I :本专利技术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 :本专利技术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的定位底板结构示意图;图3 :本专利技术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的快换小车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安装底板;11 一粗导向槽;2—快换小车;21—纵向定位块;22—横向定位槽;23— 平面定位块;24—纵向锁紧装置;25—粗导向装置;26—横梁;3—可调支腿;4一发动机; 5—对中装置;6—测功机;7—压紧装置;8—定位底板;81—纵向定位块;83—横向定位装置;84—平面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I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包括快换小车2、可调支腿3、对中装置5、 测功机6、压紧装置7以及定位底板8。其中,测功机6、压紧装置7和定位底板8固定在安装底板I上,发动机4通过可调支腿3固定在快换小车2上,发动机4通过对中装置5与快换小车2进行对中,快换小车2通过定位底板8与测功机6进行对中。对中装置5用于快换小车2和发动机4之间的位置找正,快换小车2包含发动机的位置调整及固定装置,并具有吸震能力,减少发动机在试验过程中的震动,提升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作为相关管路、电缆的安装支架。定位底板8用于保证快换小车2与测功机6之间的对中,以及对快换小车2的可靠固定,防止在试验过程中快换小车2的位置发生偏移,并可以通过设计的定位与夹紧机构,保证多个快换小车的互换性。如图2所示,定位底板8包括纵向定位块81、横向定位装置83以及平面定位块83。 定位底板8两端分别设有粗导向槽11和压紧装置7。如图3所示,快换小车2包括纵向定位块21、横向定位槽22、平面定位块23、纵向锁紧装置24、粗导向装置25以及横梁26。发动机4通过可调支腿3固定在快换小车2上。 横梁26通过快换小车2上的纵向U型槽实现纵向移动;可调支腿3设置在横梁26上并且通过横梁26上的横向U型槽实现横向移动;可调支腿3为可伸缩结构实现发动机4垂直方向的移动。快换小车2与发动机4进行对中的工作原理如下发动机4在放置到快换小车2上后,横梁26可以沿快换小车2上的纵向U型槽移动, 用于调整发动机4在快换小车2上的纵向位置。可调支腿3可以沿横梁26上的横向U型槽移动,用于调发动机4在快换小车2上的横向位置。可调支腿3上的螺杆可以调整发动机4的水平位置,在调整以上位置的同时,使用对中装置5不断测量发动机4的基准,最终完成发动机4与快换小车2的精确对中,再使用可调支腿3上的锁紧螺母,将发动机4与可调支腿3固定。此时,快换小车2已与发动机4处于对中并紧固的状态。快换小车2与测功机6进行对中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快换小车2推入到定位底板8的过程中,通过粗导向装置25与粗导向槽11的配合, 可使快换小车2沿相对固定的路线进入到横向定位装置83的范围内,继续向前,直接横向定位槽22与横向定位装置83完全配合,便完成了快换小车2的横向定位。而定位底板纵向定位块81、快换小车纵向定位块21与纵向锁紧装置24的配合则可以完成快换小车2的纵向定位,在完成以上定位的同时,定位底板的平面定位块84与快换小车平面定位块23的配合也完成了快换小车2在水平面内的定位。此时,快换小车2与定位底板8实现了完全定位,而定位底板8与测功机6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加之前一步骤可调支腿3已于快换小车2完全定位,则表明发动机4与测功机6的相对位置是对中的。再将纵向锁紧装置24与压紧装置7按规定力矩锁紧,便完成了整个对中工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包括快换小车(2)、可调支腿(3)、对中装置(5)、测功机(6)、压紧装置(7)以及定位底板(8);其中,测功机(6)、压紧装置(7)和定位底板(8)固定在安装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发动机(4)通过可调支腿(3)固定在快换小车(2)上,发动机(4)通过对中装置(5)与快换小车(2)进行对中,快换小车(2)通过定位底板(8)与测功机(6)进行对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包括快换小车(2)、可调支腿(3)、对中装置(5)、测功机(6)、压紧装置(7)以及定位底板(8);其中,测功机(6)、压紧装置(7)和定位底板(8)固定在安装底板(I)上,其特征在于发动机(4)通过可调支腿(3)固定在快换小车(2)上,发动机(4)通过对中装置(5 )与快换小车(2 )进行对中,快换小车(2 )通过定位底板(8 )与测功机(6)进行对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快换小车(2)包括横梁(26),横梁(26)通过快换小车(2)上的纵向U型槽实现纵向移动;可调支腿(3)设置在横梁(26)上并且通过横梁(26)上的横向U型槽实现横向移动;可调支腿(3)为可伸缩结构实现发动机(4)垂直方向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试验台架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底板(I)上还固定连接粗导向槽(11),快换小车(2)设置粗导向装置(25)和横向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宁张茂勋方传升郭照周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