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738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外板的截面呈U形,所述内板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内板和外板上下侧分别焊接在一起,所述内板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一搭接面,该搭接面与外板中部搭接焊接,使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空腔体,此外,在汽车防撞梁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吸能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汽车防撞梁,其强度较高,又增设有吸能盒,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较好地减少对人员造成地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零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汽车结构中,前防撞横梁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用螺栓安装在车身上,其主要作用是汽车撞击时起到被动安全的作用,避免撞击时对车内的人员及财物造成较大的伤害。现有的汽车防撞梁为一横向布置呈长条形的空腔结构,由防撞梁内板12与防撞梁外板11组成,防撞梁内板12与防撞梁外板11的纵向截面均呈U形,防撞梁内板12和防撞梁外板11的上下侧分别焊接在一起。由于现有的防撞梁为空腔结构,该结构的前防撞横梁的强度不是很高,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会对车上的人员造成较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其强度较高,能更好地避免汽车发生碰撞时对人员造成伤害。本技术所述汽车防撞梁,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外板的截面呈U形,所述内板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内板和外板上下侧分别焊接在一起,所述内板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一搭接面,该搭接面与外板中部搭接焊接,使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空腔体。所述外板上开设有减重孔,在保持刚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外板的重量。所述外板上设有托钩孔,托钩安装在托钩孔中,使汽车发生故障时能方便的通过拖钩被拖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内板(2)和外板(1),所述外板的截面呈U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内板和外板上下侧分别焊接在一起,所述内板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一搭接面(21),该搭接面与外板中部搭接焊接,使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空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黎明胡勇赵让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