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微道路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92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真实模拟实际道路路面物理特性的缩微道路路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微道路路面结构采用三层结构:基板、粘结层、颗粒层,颗粒层的厚度、颗粒尺寸、颗粒分布等参数依据物理相似准则进行计算确定,并提供相应的加工工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缩微车辆在缩微路面上的行驶状态与真实车辆在实际路面上的行驶状态一致,提供真实可信的实验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智能交通、车辆工程研究及交通事故再现方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缩微交通道路路面结构及工艺方法,尤其是要求缩微模型物理特性严格符合物理相似性准则的智能交通、车辆工程研究和交通事故再现研究方面,属实物模型仿真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智能交通技术、车辆工程研究领域以及在交通事故再现技术中,都需要构建与实际道路交通环境满足物理相似原则的缩微交通道路环境,以通过在低成本的缩微环境下的交通状态模拟来真实反映实际的交通状态。缩微道路环境的物理仿真程度取决于由工艺方法产生的路面物理特性,即要求缩微路面的功率谱密度、摩擦特性与真实路面严格符合物理相似准则。但是,当前缩微交通道路环境中路面只是简单铺装尼龙材料、简单喷漆 或根本不加处理,不满足缩微路面的物理特性要求,模拟效果带来严重误差,造成研究结果误判,失去缩微道路环境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缩微道路环境中路面与真实路面的物理相似准则,实现路面的真实模拟,本技术提供一种缩微道路路面结构及处理工艺方法,该方法不仅使完成后的缩微路面的物理特性满足物理相似准则的要求,真实准确地模拟实际路面,而且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路面强度大,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一种缩微道路路面结构,所述路面三层结构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颗粒层、过渡层、基板。本技术一种缩微道路路面处理方法首先对基板路面进行清洁和平整处理,然后在基板路面上均匀喷涂一层O. 2毫米厚度的过渡层粘合剂,待粘合剂基本干燥定型后,使用喷枪,调整气泵压力,在过渡层上喷涂O. 5毫米厚的颗粒状胶体,颗粒的平均直径控制在O. 25毫米,平均间距O. 12毫米。经过试验,处理后的路面镜面反射的最小角度比实际道路还低一些,具体物理状态参数如表I所列,可达到对普通浙青石子铺装的路面真实缩微模拟效果的目的。描述路面的重要参数是路面不平度系数。如图I所示,其中路面相对基准平面的高度q,沿道路走向长度I的变化q (I),则路面不平度系数(n) = C'a (lh K — Γ ■ W0式中η为空间频率(πΓ1),表示每米长度中包含的波长数;Iitl为参考空间频率(O. InTlW为频率指数,决定路面的频率结构。如表I所示,缩微路面与真实路面的不平度系数符合物理相似规则。表I权利要求1.一种缩微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路面三层结构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颗粒层、过渡层、基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真实模拟实际道路路面物理特性的缩微道路路面结构。本技术缩微道路路面结构采用三层结构基板、粘结层、颗粒层,颗粒层的厚度、颗粒尺寸、颗粒分布等参数依据物理相似准则进行计算确定,并提供相应的加工工艺。本技术保证缩微车辆在缩微路面上的行驶状态与真实车辆在实际路面上的行驶状态一致,提供真实可信的实验数据。本技术主要用于智能交通、车辆工程研究及交通事故再现方面。文档编号E01C7/32GK202705841SQ2012203305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明喜, 徐友春, 贾鹏, 冯明月, 袁一, 朱愿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微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路面三层结构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颗粒层、过渡层、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喜徐友春贾鹏冯明月袁一朱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