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杰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9873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包括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这四种等级的道路,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的等级依次递减;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其交叉的较低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还设置有指示灯,用以引导车辆预知转向及调头的位置;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道路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团体及私家车保有量与当年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车辆并以每年惊人的速度在增加。道路在拓宽,建立交、修高架,道路设施在改善,交通管理措施也在不断更新,甚至一些高科技手段也不断的推出,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道路拥堵没有改变,大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尤其是在城市,行车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车辆不断的增加等无疑是道路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如果从管理手段和方法上看,交通观念的改变,交通规则科学性、适应性才应该是我们思考的主方向。目前现行的规则没有利用好道路,没有充分发挥道路应有的作用。现行的规则是为确保车辆交叉行驶而采取“红绿灯”分时段停止或放行的方式,使得道路资源50-60%以上被无端的浪费。道路拥堵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是路口车辆通行能力差,成为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现行的“红灯停,绿灯行”规则,其实是建立车辆较少,人、车混行道路并以“安全”为主要目的形成的规定,已与现在人、车分行的道路现实不相适应了,反而限制了车辆通行能力。首先,我们看道路上的十字路口,在现行的“红绿灯”信号指引下,横向和纵向道路只能有1/2的时间才能通过车辆,加之各相邻路口信号的“共振效应”通行能力还要差,再加上车辆停车、起步的技术因素,整个路口的通行能力更是大打折扣。其次,在一些丁字路口,为了确保左转弯车辆的安全通行,也是采用“红绿灯”分时段调整,这种信号设置“性价比”更低,对道路通行能力浪费比率更大。我们经常看到在信号灯处车辆在拥挤的排队,而在排队车辆后面只有稀疏的车辆在加入这个“队伍”,也就是说,在信号灯以远的路面上车辆密度并不是很高,我们看到的堵车现象就是信号灯一次次累计积压下来的车辆。再次,代表现代化交通设施的高架路、立交桥也经常处于拥堵状态。纠其原因也是出口处的“红绿灯”信号形成的“瓶颈”有关。二是路口设置不科学,制约道路之间的贯通方式,使得干道、支道模糊,影响了不同等级道路功能的发挥。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但是,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系统整体,交通规则和信号应用在主干道和支道上基本相同,都是“红灯停,绿灯行”交叉路口也分别分时段放行,没有发挥主干道应有的优势,作为车辆在干道和支道上司机的行车感受是一样的,因而司机在选择行车路线时,也常常是选择最近的路线,主干道也只是若干车辆所选路线的自然“叠加线”。在一个城市交通全网中,制定的交通规则和信号也不具备引导作用,主干道无法发挥应有的“主动脉”的作用。三是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被轻视,成为治堵的瓶颈。就目前来看,大多交通方案均是解决车辆通行的技术方案,也有少部分解决行人通行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解决行人通行的技术方案还没有站在城市全网的这个大系统上,将行人、非机动车辆、机动车一并解决的技术方法。这些单一的技术方案看似很好,但缺少对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重视,很难得以应用和实施。比如从一个很好的解决机动车辆顺畅通行的技术方案中就不难看出,单看方案是将车辆通行的问题解决很好,但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怎么通行,使得方案也成为空中楼阁。换句话说,这种单一的方案都无法实现城市治堵的方法应用。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来全面解决车辆通行及行人通行过程中交通拥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对道路交汇口的改造提供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包括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这四种等级的道路,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的等级依次递减;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其交叉的较低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还设置有指示灯,用以引导车辆预知转向及调头的位置;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其中,隔离带也可以设置为隔离栏。本专利技术的该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根据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这四种等级道路车流量的特定,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其交叉的较低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的结构,实现车辆全时通行,较高程度上挖掘了道路资源,解决了车辆行驶拥堵的问题;同时,还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行驶和通行方式一并设置,并给予综合解决,可行性较强。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还设置有缓冲带,用以减缓车辆行驶速度。所述拐弯掉头区域处的所对应侧道路的边沿设置有弧形外扩区域。设置该弧形外扩区域便于车辆调头及直行车辆避让,确保调头车辆在较短时间实现转向、变道和道路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所述拐弯掉头区域处的所对应侧道路的内车道比非拐弯掉头区域处的内车道宽。该结构也便于车辆调头及直行车辆避让,确保调头车辆在较短时间实现转向、变道和道路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两条快速道路道路的交叉路口的中部设置有环岛,以连通这两条交叉的快速道路。在两条快速道路道路的交叉路口处,采用高架桥来连通这两条交叉的快速道路。在任意两条主干道路或两条次干道路或两条支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第一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第二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第一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在两条次干道路或两条支干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另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该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包括: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这四种等级的道路,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的等级依次递减;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其交叉的较低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还设置有指示灯,用以引导车辆预知转向及调头的位置;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在两条快速道路道路的交叉路口的中部设置有环岛,以连通这两条交叉的快速道路;或采用高架桥来连通这两条交叉的快速道路;在任意两条主干道路或两条次干道路或两条支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第一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第二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第一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在两条次干道路或两条支干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在任意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这四种等级的道路,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分别设置为等级依次递减的道路;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其交叉的较低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还设置有指示灯,用以引导车辆预知转向及调头的位置;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这四种等级的道路,快速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和支道路分别设置为等级依次递减的道路;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其交叉的较低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区域,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还设置有指示灯,用以引导车辆预知转向及调头的位置;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相对的两个道路口之间还设置有地下通道,用于作为非机动车及行人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两种等级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较高等级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还设置有缓冲带,用以减缓车辆行驶速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弯掉头区域处的所对应侧道路的边沿设置有弧形外扩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弯掉头区域处的所对应侧道路的内车道比非拐弯掉头区域处的内车道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条快速道路道路的交叉路口的中部设置有环岛,以连通这两条交叉的快速道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条快速道路道路的交叉路口处,采用高架桥来连通这两条交叉的快速道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两条主干道路或两条次干道路或两条支道路的交叉路口处,这两条交叉的道路均设置有中间隔离带,这两条交叉的道路中第一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还用于将与第二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隔断,第一条道路的中间隔离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拐弯掉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李卓洋李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