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领域的桥面铺装,特别是涉及钢桥面铺装界面处置结构层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钢桥面铺装技术的研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国先后引进了环氧浙青混凝土(epoxy asphalt concrete)、烧注式浙青混凝土(Guss asphalt),这些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普遍使用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类型在我国实施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时有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坏的案例。环氧浙青混凝土和浇注式浙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在我国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还有一实例是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其海中平台匝道钢桥桥面铺装原设计是采用美国环氧浙青铺装体系,但在最大纵坡7. 98%、最小曲线半径72. Om的钢匝道桥环 氧浙青铺装体系施工遇到工艺难题。工艺要求环氧浙青混合料必须在环氧浙青防水粘结层固化前摊铺碾压,在大纵坡上施工机械产生较大水平分力,会造成未固化的环氧浙青防水粘结层剪切破坏,为控制混合料离析工艺要求环氧浙青最大摊铺宽度4. 0m, 7. 22m的匝道桥分两幅摊铺,施工荷载呈带状分布,产生显著的偏载,影响小曲率半径(72. Om)匝道的整体稳定性。经实践证明,美国环氧浙青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桥面铺装界面处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桥面铺装界面处置结构层是由延伸率1‰的双组分改性环氧树脂胶结料和最大公称粒径5mm的玄武岩集料,厚度为15?30mm的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界面处置结构层(2),该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界面处置结构层(2)紧密相接铺装在紧贴钢桥面板(4)上的改性环氧树脂粘结碎石防水粘结层(3)上,且置于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1)与环氧树脂粘结碎石防水粘结层(3)之间,在该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界面处置结构层(2)上再紧密相接铺装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炜,赵敬勇,田岱松,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