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无内胎轮胎,特别是指一种摩托车无内胎轮胎胎唇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无内胎轮胎,一般配套5°斜底式胎圈座轮辋,为确保与轮辋紧密配合,以往摩托车无内胎轮胎I’(如图I)胎唇部角度一般设计为单角度,即胎唇10’部与水平线形成的一个夹角α,其角度为5° 9°之间,如此设置,当摩托车无内胎轮胎在一定速度及载重下行驶时,由于胎唇部受力面积小,摩托车无内胎轮胎与轮辋之间相对运动,摩托车无内胎轮胎I’与轮辋2’配合易出现上下脱离现象(如图2、2Α所示),则轮胎会产生漏气,出现低风压行驶现象,影响轮胎安全性能,此种现象在不平坦路面上使用尤为明显。为提升摩托车无内胎轮胎保气性能,拟改进胎唇部结构来改善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无内胎轮胎胎唇部结构,在不影响轮胎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摩托车无内胎轮胎保气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摩托车无内胎轮胎胎唇结构,其中该胎唇宽度大于11mm,胎唇相对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有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胎唇的外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为胎唇的近中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无内胎轮胎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胎唇宽度大于11mm,胎唇相对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有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胎唇的外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为胎唇的近中缘处切线与轮辋直径的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漳州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