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多普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8704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药领域的群多普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即(2S,3aR,7aS)-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的合成方法:首先由环己烯和氯胺T为起始原料反应得到环己烷吖丙啶;环己烷吖丙啶与烯丙基溴化镁反应得到反式-N-对甲基苯磺酰基-2-(2-丙烯基)-环己胺,并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得到混旋的N-保护的八氢吲哚-2-羧酸;脱去氮上的保护基后,经酯化反应得到混旋的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混旋的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经重结晶分离、拆分得到群多普利关键中间体(2S,3aR,7aS)-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价廉易得,制备过程对环境友好,操作及后处理简单和容易分离、纯化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心血管类药物中关于群多普利的关键中间体的全新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群多普利(TrandolapriI),化学名为(2& 'iaS, IaS) _ 氨基}]-丙酰基]-八氢11引哚-2-羧酸,由法国Roussel Uclaf公司研制。是一种长效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疗效显著、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小等优点。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群多普利可有效改善血压正常糖尿病人的周围神经病变。 群多普利结构的主体部分与很多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相同,所不同的就在于他们的侧链,因此制备群多普利时,其侧链(2& ^aS, 7a5·)-八氢吲哚_2_羧酸及其苄酯的合成是关键。目前,该羧酸及其苄酯的合成路线存在成本高昂、操作繁琐等缺点,无法大规模生产。专利US6599318采用酶法进行立体合成,但成本过高,反应条件极为苛刻,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文献报道了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外消旋八氢吲哚-2-羧酸与母体相接后通过柱分离,粗品经重结晶可得到高纯度的单一异构体,因此(2卢,3a/ , 7aa)-八氢吲哚-2-羧酸成为合成群多普利的一个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群多普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群多普利中间体即(2S,3aR,7aS)?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制备方法为:第一步,由环己烯和氯胺T为起始原料反应得到环己烷吖丙啶;第二步,环己烷吖丙啶与烯丙基溴化镁反应得到反式?N?对甲基苯磺酰基?2?(2?丙烯基)?环己胺;第三步,反式?N?对甲基苯磺酰基?2?(2?丙烯基)?环己胺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得到混旋的N保护的八氢吲哚?2?羧酸;第四步,混旋的N保护的八氢吲哚?2?羧酸进行脱保护反应,脱去氮上的保护基,再经过酯化得到混旋的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第五步,混旋的八氢吲哚?2?羧酸苄酯经重结晶分离、拆分得到群多普利关键中间体?(2S,3aR,7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斌刘德龙申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