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辙汽车的非转向车轮的独立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1439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轮辙汽车的非转向车轮(1)的独立悬架,该独立悬架包括两个分别在一个平面内且可彼此相对偏转的导杆,这些平面中的每一个平面以不大于10°相对于汽车纵向方向倾斜并且以不大于10°相对于垂直线倾斜;通过在第一导杆(3)的端部区段中在接纳部(32)中固定车轮轴承(O、21),近似沿汽车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3)也起车轮支座的作用,并且该第一导杆(3)以其另一端部区段(D)经由在结构位置上基本上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摆动支柱(4)支承在车身(6)上;另一基本上沿汽车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杆(2)一方面以仅一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铰接地支承在车身(6)上,而另一方面以仅一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在车轮轴承(O)与摆动支柱(4)的固定点(D)之间与第一导杆(3)铰接连接;并且除了建立第一导杆(3)与第二导杆(2)之间的铰接连接部的连接元件(7)之外,没有设置其它的引导车轮的导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轮辙汽车的非转向车轮的独立悬架
技术介绍
轿车的后轴的各车轮通常是非转向的,众所周知后轴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在尽可能全部行驶情况中达到稳定的行驶性能,现代的后轴在运动学上设计成使其在弹入位移上为了使可传递的横向力最大化而相对于车身产生负的车轮外倾角。此外在运动学上在车轮相对于车身的弹入位移上以及在弹性运动学上在作用到车轮上的纵向力下(特别是通过制动),要求在车轮上的前束角,以便产生不足转向的行驶性能并阻止在负荷变换时汽车尾部的突然的冲出。这样的原则性描述的性能的特征在于较耗费的轴结构,例如以五导杆式车轴或倾斜导杆式车轴的形式,但这此除高的成本外还具有其它的缺点,即它们具有大的结构空间需要。与此相对稍微较有利的是,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所谓复合导杆式车轴,但它们在行驶动力的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需要一种对行驶动力学有利的或有吸引力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小结构空间需要和简单的结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一种双轮辙汽车的非转向车轮的独立悬架,该独立悬架包括两个分别在一个平面内且可彼此相对偏转的导杆,这些平面中的每一个平面以不大于10° (或以不大于数量级为6°至10°的角度)相对于汽车纵向方向并且以不大于10° (或以不大于数量级为6°至10° )的角度相对于垂直线倾斜,并且其中还存在以下特征近似沿汽车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通过在该第一导杆的端部区段中在接纳部中固定车轮轴承也承担(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车轮支座的功能,车轮经由车轮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导杆上。此外,该第一导杆以其另一端部区段经由在结构位置上基本上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摆动支柱支承在车身上,另一基本上沿汽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杆一方面以仅一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铰接地支承在车身上,而在另一方面以仅一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与第一导杆在所述的车轮轴承与所述的摆动支柱的固定点之间铰接连接。车轮只通过这两个导杆相对于车身引导,亦即除也许设置的在第一与第二导杆之间的连接元件之外(用于构成在该两个导杆之间的铰接连接部),没有设置其它的引导车轮的导杆。有利的进一步构成是诸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只原则性示出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对它们更详细地讨论。利用至此说明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到极其紧凑构造的并因此特别考虑到汽车横向方向要求小结构空间的独立悬架,其因此在车轴特别是后轴的两个车轮之间由于非转向的各车轮提供大的可利用的自由空间。当然可以允许车轮的微小的弹性运动学的转向运动,此外可以利用车轮沿垂直方向相对于车身的弹入和弹出运动调节轨迹(前束)的微小的要求的改变,而且根据那些平面的所述的微小的倾角,在这些平面内,两个导杆的每一个在运动学上是可偏转的。这些平面如上所述相对于垂直线和/或相对于汽车纵向方向是倾斜的。因此利用各导杆在这些平面内的偏转运动可以建立期望的车轮前束改变和/或在轮毂中车轮外倾改变和/或期望的作用力,并因此建立照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悬架的期望的行驶稳定性。通过刚才使用的概念“在运动学上可偏转”应明确排除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弹性运动学的效应。由于两个导杆的每一个在运动学上只在一个平面内是可偏转的,每一导杆具有仅一个唯一的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除该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外,虽然在设置相应的橡胶轴承时在相应的力作用下相应的导杆的微小的不同于相应的所述的自由度的运动也是可能的,但在没有相应大的力的作用和没有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为导杆配置的橡胶轴承中只会发生微小的其它运动。附图说明以下借助附图I 3首先原则性说明实施例并且接着借助图4 7以详细的 结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首先描述的图I 3中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独立悬架的不同的弹入状态,图I示出车轮相对于车身的结构位置,而图2示出车轮的相对于车身弹出的状态,图3示出车轮的相对于车身弹入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利用标记I表示轿车的左后面的(且非转向的)车轮,它通常经由车轮轴承绕点O可旋转地支承,以下将字母“O”也用于表示所述的车轮轴承。车轮轴承O直接或间接固定在车轮悬架的第一导杆3的端部区段上。该第一导杆3在垂直投影中(例如垂直于车行道F)近似沿汽车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按还要更详细说明的方式这样引导该导杆3,即该第一导杆3在基本上垂直的平面内是在运动学上可偏转的,该平面以不大于数量级为6°至10°的角度相对于垂直线倾斜和以不大于数量级为6°至10°的角度相对于汽车纵向方向倾斜。通过概念“在运动学上可偏转”应如上所述排除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已知的弹性运动学的效应,从而利用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只通过以下还要说明的相应的铰接连接实现所述的偏转运动,对此具体的是,第一导杆3与第二导杆2相应地铰接连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悬架的刚才所述的第二导杆2同样在垂直投影中(例如垂直于车行道F)基本上沿汽车纵向方向(亦即沿汽车纵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且同样在基本上垂直的平面内是可偏转的,该平面以不大于数量级为6°至10°的角度相对于垂直线倾斜和以不大于数量级为6°至10°的角度相对于汽车纵向方向倾斜。为此该第二导杆2以端部区段在点A这样地以仅一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绕该点A可偏转地铰接支承或铰接连接在车身上。点A因此说明相应的铰链的位置,如已描述的,第二导杆2经由它可偏转地相对于(只抽象地示出的)车身6引导。第二导杆2以其另一端部区段经由仅一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与第一导杆3铰接连接,该铰接连接部形成或描绘通过点B、C延伸的转轴7*。可以经由连接元件、例如连接销7以端点B、C实现该铰接连接部,其第一导杆3和第二导杆2可绕所述连接销7偏转,该连接销由于该两个导杆2、3的描述的定向和运动自由度基本上水平地基本上沿汽车横向方向地延伸。点B因此说明相应的铰链的位置,第二导杆2经由它可绕所述转轴7*偏转;并且点C说明相应的铰链的位置,第一导杆3如上所述关于它可绕所述的转轴7*偏转。刚才所述的在两个导杆3、2之间的铰接连接部在第一导杆3上在汽车纵向方向观察在这里近似处于第一导杆的中心,但这也可以不同地构成。相反重要的是,第一导杆3以其对置于车轮轴承O的端部区段向垂直方向观察间接地支承在车身6上,为此在这里设置所谓摆动支柱4。在第一导杆3上在点D和在车身6上在点E支承该摆动支柱4,优选分别经由球节或功能上等效的铰链适用于这样的基本上垂直定位支承的橡胶铰链。点D、E对此分别说明这样的铰链的位置。对此该摆动支柱4约束车轮悬架的仅一个运动学的自由度。至此描述的独立悬架的基本功能在于,仅仅通过两个所述的导杆3、2与摆动支柱4配合作用,只以一个唯一保留的自由度在运动学上引导车轮1,该自由度允许车轮I相对于车身6按图3的弹入运动或车轮I相对于车身6按图2的弹出运动。两个导杆3、2的在这里描述的和基本上剪刀状布置能够实现点O、亦即车轮中心或车轮轴承O的较大的垂直运动,同时实现点D的最小的或只微小的水平运动。由于点D的通过摆动支柱4接近的直线导向,至少在绕结构位置(按图I)的较大的周围范围内发生点O的近似的直线导向。至此介绍的独立悬架的特别优点在于,该独立悬架特别是在汽车横向方向观察具有不多的结构空间需要。由于不需要或不存在引导车轮的这样一个导杆(它沿汽车横向方向延伸或在垂直的投影中以显著的角度值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17 DE 102009058728.41.双轮辙汽车的非转向车轮(I)的独立悬架,该独立悬架包括两个分别在ー个平面内且可彼此相对偏转的导杆,这些平面中的每ー个平面以不大于10°相对于汽车纵向方向倾斜并且以不大于10°相对于垂直线傾斜; 通过在第一导杆(3)的端部区段中在接纳部(32)中固定车轮轴承(0、21),近似沿汽车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3)也起车轮支座的作用,并且该第一导杆(3)以其另一端部区段(D)经由在结构位置上基本上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摆动支柱(4)支承在车身(6)上; 另ー基本上沿汽车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杆(2)—方面以仅ー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铰接地支承在车身(6)上,而另一方面以仅ー个运动学的旋转自由度在车轮轴承(O)与摆动支柱(4)的固定点(D)之间与第一导杆(3)铰接连接; 并且除了建立第一导杆(3)与第二导杆(2)之间的铰接连接部的连接元件(7)之外,没有设置其它的引导车轮的导杆。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导杆(2)以及第一导杆(3)的在车轮轴承(O)和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2)的铰接连接部之间的区段在结构位置上在侧向投影中(沿汽车横向方向)处在车轮(I)的轮辋之内。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杆(3)与第二导杆(2)之间的铰接连接部中设置影响车轮(I)相对于车身(6 )的运动的旋转减振元件(35 )和/或旋转弹簧元件。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独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达维D·施利希特J·米勒B·保卢斯A·普鲁克纳R·科尼希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