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部件,具体涉及悬架系统缓冲块。
技术介绍
现有悬架系统缓冲块有两类第一类是部分非金属悬架系统缓冲块,这类缓冲块一般是用橡胶与金属件硫化在一起,金属件上有通孔或连接头。第二类是全非金属(如橡胶、聚胺脂)悬架系统缓冲块,这类缓冲块的本体一端有与本体同材料的连接头或本体设有通孔,使用时,通过连接头或通孔穿螺栓与车体连接,其中通孔结构主要用于减振器总成(外带螺栓的减振器又称作滑柱总成)中,当这种通孔结构的全非金属悬架系统缓冲块高度尺寸较大时,如果需要所得的非线性刚度,往往受到缓冲块外围空间和本身尺寸的限制,不易实现所需刚度曲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获得良好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承载能力的悬架系统缓冲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的缓冲块本体,所述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塑料环箍。所述缓冲块本体的下端为倒锥台形。所述通孔由呈阶梯形结构的上段通孔、中段通孔和下段通孔构成,且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中段通孔与下段通孔以弧形过渡方式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置环槽并压装塑料环箍,使缓冲块本体在受到沿通孔轴向压缩时,塑料环箍能够限制缓冲块本体的中部往外鼓出,以减少缓冲块本体的整体压缩量,提高初始压缩后的刚度和提高缓冲块本体的承载能力;缓冲块本体的下端设置为倒锥台形和大直径的下段通孔,可使缓冲块本体的下端的壁厚变薄,以实现初始压缩时所需小刚度的目的。即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11)的缓冲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外侧设有环槽(12),所述环槽(12)内设有塑料环箍(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迥立,高永东,龚洪,欧阳萌,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