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892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会带来跨骑型车辆前后长度的增加就能够配设悬架装置的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具备对前轮(Wf)进行支承的车身(B)、带左右一对后轮(Wr)的动力单元(P)、将车身(B)与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的侧倾接头(Jr),侧倾接头(Jr)包括经由摆动接头(Js)与车身(B)连结的前部接头构件(24)、由动力单元(P)支承且与前部接头构件(24)连结成旋转自如的后部接头构件(25),悬架装置(S)包括:在摆动接头(Js)的上方以中心轴线(A)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且前端部由车身(B)支承的缓冲单元(45);将前部接头构件(24)与该缓冲单元(45)的后端部连动连结的杠杆(46)及连杆(4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改良,该跨骑型车辆具备车身,其对前轮进行支承且具备操纵者用座椅;动力单元,其对左右一对的后轮进行支承并对它们进行驱动;侧倾接头,其将所述车身与所述动力单元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车身绕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倾轴线侧倾;摆动接头,其将所述车身与所述动力单元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动力单元上下摆动,其中,所述侧倾接头包括经由所述摆动接头而与所述车身连结的前部接头构件、由所述动力单元支承且在所述侧倾轴线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前部接头构件嵌合的后部接头构件,在所述车身与前部接头构件之间夹设有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所述跨骑型车辆例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那样而公知。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4546352号公报在以往的上述跨骑型车辆中,作为悬架装置的主要要素的比较大径的缓冲单元以纵置姿态配置在摆动接头与动力单元之间。因此,为了配置大径的缓冲单元,而需要在摆动接头与动力单元之间设置充分的间隔,伴随于此,车辆前后长度变长,会妨碍其紧凑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带来车辆前后长度的增加就能够配设悬架装置的紧凑的跨骑型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车身,其对前轮进行支承且具备操纵者用座椅;动力单元,其对左右一对的后轮进行支承并对它们进行驱动;侧倾接头,其将所述车身与所述动力单元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车身绕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倾轴线侧倾;摆动接头,其将所述车身与所述动力单元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动力单元上下摆动,其中,所述侧倾接头包括经由所述摆动接头与所述车身连结的前部接头构件、由所述动力单元支承且在所述侧倾轴线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前部接头构件嵌合的后部接头构件,在所述车身与前部接头构件之间夹设有悬架装置,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装置包括缓冲单元,其在所述摆动接头的上方以中心轴线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且前端部经由第一支点轴支承于所述车身;杠杆,其基端部在所述摆动接头的后方经由第二支点轴支承于所述车身,并且比该基端部靠后上方位置的上端部经由第一枢轴与所述缓冲单元的后端部连结;连杆,其上端部经由第二枢轴与该杠杆的比所述基端部靠后下方位置的下端部连结,并且该连杆的下端部在所述摆动接头的后方经由第三枢轴与所述前部接头构件连结,其中,在所述前部接头构件上下振动时,经由所述连杆及杠杆而使所述缓冲单元沿前后方向伸缩。另外,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接头包括基端部经由连杆支点轴支承于所述车身,而能够向前后或上下方向摆动的防振连杆;设置在该防振连杆的前端部,且将所述前部接头构件支承为能够上下摆动的枢轴;对所述防振连杆的摆动角度进行弹性地限制的弹性限动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在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三特征在于,对所述缓冲单元的前端部进行支承的第一支点轴、对所述杠杆的基端部进行支承的第二支点轴、及对所述防振连杆的基端部进行支承的连杆支点轴由在所述车身的车架上固定设置的左右一对的悬架托架板支承。另外,本专利技术在第三特征的基础上,其第四特征在于,左右一对的所述悬架托架板中间部弯曲,从而前端部的相互间隔比对所述防振连杆的基端部的连杆支点轴进行支承的后端部的相互间隔窄,在将所述前端部 之间连结的横梁上固定设置有对所述缓冲单元的前端部的第一支点轴的两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另外,本专利技术在第四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五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以其两端部贯通所述悬架托架板而向所述悬架托架板的外侧方突出的方式配设,且在所述横梁的两端部结合有对所述车身的后部进行支承的左右一对的支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由于悬架装置包括在摆动接头的上方以中心轴线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大致水平地配置且前端部由车身支承的缓冲单元、将该缓冲单元的后端在摆动接头的后方与前部接头构件连动连结的杠杆及连杆,因此能够使动力单元不受比较大径的缓冲单元妨碍而接近摆动接头,由此能够实现车辆前后长度的缩短化,进而实现跨骑型车辆的紧凑化,另外,动力单元接近摆动接头,从而能够使包含动力单元在内的上下摆动系统相应地轻量化,进而能够实现非簧载质量的减轻。另外,通过将存在于摆动接头的上方的无用空间有效利用于缓冲单元的设置,从而能够实现跨骑型车辆的进一步的紧凑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通过防振连杆和弹性限动装置的作用来吸收从后部车身侧向摆动接头的枢轴输入的冲击,从而能够抑制该冲击向前部车身侧的传递,能够使乘坐舒适度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使对缓冲单元的前端部进行支承的第一支点轴、对杠杆的基端部进行支承的第二支点轴及对防振连杆的基端部进行支承的连杆支点轴的支承刚性有效地提高,且通过悬架托架板能够牢固地承挡从后轮及动力单元侧向上述各支点轴输入的负载载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能够极力缩短两悬架托架板之间的横梁的跨距而强化其刚性,从而能够牢固地支承缓冲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能够利用左右的悬架托架板和前部支架有效地加强横梁的刚性,因此能够使缓冲单元牢固地支承于第一横梁。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三轮车的右侧图。 图2是该机动三轮车的左侧图。图3是该机动三轮车的后视图。图4是图3的4-4线放大图。图5是图3的5-5线放大图。图6是图4的6向视图(动力单元的俯视图)。图7是图4的7-7线放大剖视图。图8是图4的8部放大图。 图9是图8的9-9剖视图。图10是图8的10-10线剖视图。图11是图8的11-11线剖视图。图12是上述机动三轮车中的侧倾接头及侧倾减震器周围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13向视图。图14是图12的14向视图。图15是图13的15-15线剖视图。图16是表示立起状态的车身与侧倾减震器的关系的后视图。图17是表示向左方侧倾的车身与侧倾减震器的关系的后视图。图18是表示向右方侧倾的车身与侧倾减震器的关系的后视图。符号说明A缓冲单元的中心轴线P 动力单元Jr侧倾接头Js摆动接头S悬架装置T跨骑型车辆(机动三轮车)Wf 前轮Wr 后轮Y侧倾轴线7 座椅17车架(主框架)18支架(前部支架)20悬架托架板20a前端部20b后端部21横梁(第一横梁)24前部接头构件(接头壳体)25后部接头构件(接头轴)27连杆支点轴28防振连杆29 枢轴30a弹性限动机构45缓冲单元46 杠杆46a基端部46b上端部46c下端部 53支承构件(第一支承构件)55第一支点轴56第二支点轴57第一枢轴58第二枢轴59第三枢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的跨骑型车辆适用于机动三轮车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是以该机动三轮车为基准来说的。首先,在图I 图3中,机动三轮车T具有将单一的前轮Wf支承为能够转向的车身B、对左右一对的后轮Wr、Wr进行支承并对它们进行驱动的动力单元P,车身B经由能够使车身B向左右方向侧倾的侧倾接头Jr与动力单元P连结,另外,动力单元P经由能够使动力单元P上下摆动的摆动接头Js与车身B连结,并且在车身B与动力单元P之间夹设有悬架装置S。车身B具备底踏板I、前挡风玻璃2、后支柱3及车顶4,在由它们的内侧划分出的驾驶室5内配设有转向车把6及操纵者用座椅7。另外,车身B具有从上方覆盖动力单元P的车身后部Ba,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4 JP 2011-055352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车身(B),其对前轮(Wf)进行支承且具备操纵者用座椅(7); 动力单元(P),其对左右一对的后轮(Wr、Wr)进行支承并对它们进行驱动; 侧倾接头(Jr),其将所述车身(B)与所述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车身(B)绕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倾轴线(Y)侧倾; 摆动接头(Js),其将所述车身(B)与所述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成能够使该动力单元(P)上下摆动, 所述侧倾接头(Jr)包括经由所述摆动接头(Js)与所述车身(B)连结的前部接头构件(24)、由所述动力单元(P)支承且在所述侧倾轴线(Y)上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前部接头构件(24)嵌合的后部接头构件(25),在所述车身(B)与前部接头构件(24)之间夹设有悬架装置(S),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悬架装置(S)包括 缓冲单元(45),其在所述摆动接头(Js)的上方以中心轴线(A)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且前端部经由第一支点轴(55)支承于所述车身(B); 杠杆(46),其前端部(46a)在所述摆动接头(Js)的后方经由第二支点轴(56)支承于所述车身(B),并且比该前端部(46a)靠后上方位置的上端部(46b)经由第一枢轴(57)与所述缓冲单元(45)的后端部连结; 连杆(47),其上端部经由第二枢轴(58)与该杠杆(46)的比所述前端部(46a)靠后下方位置的下端部(46c)连结,并且该连杆(47)的下端部在所述摆动接头(Js)的后方经由第三枢轴(59)与所述前部接头构件(24)连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洋平藤田昌之井口一成宫岸俊一守谷刚宫川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