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5970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基体、一驱动模块、一减速模块、一移动模块及一检知模块所组成;所述的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连接于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依实际状况作动驱动模块马达的转速与圈数,使马达的输出轴可通过减速模块的马达齿轮与减速齿轮驱动螺套,使螺套达到减速的作用,并由原地转动的螺套转动移动模块的导螺杆,令导螺杆可带动煞车钢索前后移动,且由检知模块的感知元件检知所述的导螺杆的移动位置,并回馈至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如此准确的控制其驻煞车的速度及程度,增加其附加价值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今有越来越多的汽车控制元件从传统的机械控制逐渐转变为电子式控制。而车辆普遍都装载有传统的手拉或脚踏的机械式驻煞车机构,用于熄火、停车时驻煞车之用。然而,机械式驻煞车装置经常发生停车时忘了拉手煞车、或起步时忘了放手煞车的情形、又或是等红绿灯时得一直踩着煞车踏板等,再者手拉柄也会造成车辆内部空间浪费,因此传统机械式驻煞车装置已然不符目前使用者对于车辆操作便利性及空间舒适性的需求;而配合目前车辆电子化的风潮,汽车也有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开发(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EPB),所述的电子式驻煞车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力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的结合,取代了传统驻煞车手拉柄或脚踏驻煞车踏板的驻煞车操作。目前发展的电子式驻煞车系统可分为钢索牵引式(Cable)与整合卡钳式 (Caliper)两类,其特征在于钢索牵引式的设计仅需加装一个致动器,原车的钢索与煞车器无须改变,有利于目前车型的设计变更,且成本较低。于整合卡钳式的设计,则由于左右后轮皆需致动器,并要整合煞车卡钳的设计,相对成本较高。而其特征在于现有钢索牵引式的电子式驻煞车系统因其结构复杂,且定位效果差,造成其位置无法准确计算其煞车效果,影响到整体的使用便利性与功能性,故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以能有效的简化整体结构,使其动作及定位可更为精准,从而增进使用的便利性与有效性。可达成上述技术目的的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包括有一基体,具有可相对盖合的一下座及一上盖;一驱动模块,是设于所述基体内,所述的驱动模块是由一马达所构成,所述马达连接一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传输电源驱动马达,再者所述马达具有一输出轴;一减速模块,所述的减速模块内具有一组设于前述输出轴的马达齿轮,再者所述减速模块内分设有与输出轴平行的一齿轮轴及一螺套,且所述齿轮轴与螺套上分设有一减速齿轮,所述齿轮轴的减速齿轮的大径部与所述输出轴的马达齿轮啮合,而所述齿轮轴减速齿轮的小径部与所述螺套减速齿轮的大径部啮合;一移动模块,是于所述减速模块的螺套内螺设有一导螺杆,所述的导螺杆前端并利用一束套与煞车用的钢索连接使钢索产生拉紧或放松的状态,达成煞车器煞车或释放的动作;一检知模块,是设于基体下座异于钢索的另端外部,所述的检知模块具有一结合盖,且所述结合盖连接有一套筒,而所述套筒上设有一感知元件检知前述导螺杆位置带动钢索使煞车器动作并侦测钢索的牵引力与钢索力的感知,且感知元件并连接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其驻煞车的速度及程度。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模块具有可相对盖合的一壳体及一盖体,使马达齿轮、减速齿轮及螺套可枢设于其中。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模块在所述基体的下座上导螺杆穿出的一端设有一螺杆固定块,另所述下座于导螺杆穿出的另端设有一滚珠轴承及一止推轴承,使所述的导螺杆可穿置于螺杆固定块与滚珠轴承、止推轴承之间。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动模块并于对应钢索的下座端口设有一中空外管。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模块于结合盖与套筒外覆设有一防尘套。由此,通过前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使本技术的制动结构在驻煞车时,作动驱动模块马达的转速与圈数,使马达输出轴可通过减速模块驱动螺套,使螺套达到减速的作用,并由原地转动的螺套转动移动模块的导螺杆,令导螺杆可带动煞车钢索前后移动,且由检知模块检知所述的导螺杆的移动位置,并回馈至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如此即可准确的控制其驻煞车的速度及程度,且能有效的简化整体结构,使其动作及定位可更为精准,从而增进使用的便利性与有效性,大幅增加其附加价值,并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驱动模块及减速模块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图2的上视图;说明驱动模块及减速模块的组成关系图4为减速模块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的动作流程图;图8为本技术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供说明本技术的动作前状态;以及图9为本技术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说明实际使用时的动作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1-下座;12-上盖;13-中空外管;2-驱动模块;21-马达;22-输出轴;3-减速模块;311-壳体;312-盖体;313-马达齿轮;321-齿轮轴;322-减速齿轮; 331-螺套;332-减速齿轮;333-滚珠轴承;334-止推轴承;335-套件;4-移动模块;41-导螺杆;42-螺杆固定块;43-束套;44-钢索;5-检知模块;51-结合盖;52-套筒;53-感知元件防尘套;6-煞车器;100-电子式驻煞车系统的制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式驻煞车系统100的制动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基体、一驱动模块2、一减速模块3、一移动模块4及一检知模块5所组成。而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成,则请参阅图1 6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可相对盖合的一下座11及一上盖12,而所述的基体可供架设前述的驱动模块2、减速模块 3、移动模块4及检知模块5;请参考图2 6,所述的驱动模块2是设于前述下座11,所述的驱动模块2是由一可锁掣于基体下座11内的马达21所构成,且马达21可选自伺服马达、步进马达等,如图7 所示,所述的马达21并连接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以供控制其转动速度及圈数,所述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输送参数驱动马达21,马达21即以钢索44对煞车器6进行煞车或放松所需要的动力,再者驱动模块2的马达21具有一输出轴22 ;请参考图2 6,所述的减速模块3是设于前述下座11的马达21输出轴22前方, 所述的减速模块3具有可相对盖合的一壳体311及一盖体312,且减速模块3于壳体311与盖体312内具有一组设于前述输出轴22的马达齿轮313,再者壳体311与盖体312内分设有与输出轴22平行的一齿轮轴321及一螺套331,且齿轮轴321与螺套331上分设有一减速齿轮322、332,其特征在于齿轮轴321的减速齿轮322的大径部与输出轴22的马达齿轮 313啮合,而齿轮轴321减速齿轮322的小径部与螺套331减速齿轮332的大径部啮合,如此当马达21输出轴22通过马达齿轮313、减速齿轮322、332而驱动螺套331时,可达到减速的目的;请参考图2 6,所述的移动模块4是于减速模块3的螺套331内螺设有一导螺杆 41,使所述的导螺杆41可受原地转动的螺套331作用,而于基体内前、后位移,供拉动煞车用的钢索44 (如图8 9所示),且前述基体的下座11于导螺杆41穿出的一端设有一螺杆固定块42,另下座11于导螺杆41穿出的另端设有一滚珠轴承333及一止推轴承334,所述的滚珠轴承333与所述的止推轴承334分别以套件335固接于螺套331上,令所述的导螺杆41可穿置于螺杆固定块42与滚珠轴承333、止推轴承334之间,以保持导螺杆41转动及位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议淦杨铭伟林俊杰吴宗文蒋政良
申请(专利权)人:至兴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全兴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