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19036 阅读:4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包括一个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弹性橡胶体和金属隔套;弹性橡胶体与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和金属隔套通过硫化成为一体。其特点在于:金属外套为球头式结构,且在金属外套上带有螺纹杆,内部为球面结构;隔套为球面结构且分为两瓣,每层的两瓣隔套所形成的开口与水平面成45°夹角,并且每相邻两层隔套的开口交叉布置并成90°夹角;弹性橡胶体通过热扩挤金属内套内孔的方式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结构的改进,使得球铰类弹性元件的偏扭转刚度很低,安装和径向刚度的调整方便,同时解决了球头式球铰类产品无法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减振部件,尤其是指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主要用于高速列车上抗侧滚扭杆系统中垂直连杆的橡胶弹性元件中。同时适用于各种地铁、 城市轻轨车辆的转向架用橡胶弹性元件及工程机械等任何减振弹性连接的部位。
技术介绍
橡胶弹性元件是常用的一种橡胶金属复合的减振元件,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减振场所,尤其是在机车车辆的转向架中应用十分普遍。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橡胶弹性元件广泛的应用于高速列车的各种悬挂部位。高速列车的高速、安全性、舒适性对橡胶弹性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速列车的扭杆系统中,需要一种便于安装,占用空间小,提供可靠的使用寿命的同时又可以提供大偏扭自由度的弹性元件。但现有的橡胶弹性元件尚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需要对此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球铰类橡胶弹性元件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高速列车上,便于安装,空间尺寸小,能提供合适的径向刚度以保证弹性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供大偏扭转自由度的球铰类橡胶弹性元件。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包括一个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弹性橡胶体和金属隔套;弹性橡胶体与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和金属隔套通过硫化成为一体。其特点在于金属外套为球头式结构,且在金属外套上带有螺纹杆,内部为球面结构;金属隔套为球面分瓣多层结构,为对称的两瓣,且每层的两瓣之间形成有一开口,每层共有两个开口 ;并且每相邻两层金属隔套的开口成交叉状分布;弹性橡胶体通过热扩挤金属内套内孔的方式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及金属隔套为球面结构,使得球铰类弹性元件的偏扭转刚度很低;金属外套为球头式结构并且有螺纹杆,便于球铰类弹性元件的安装;独特的交叉布置的金属隔套结构,便于径向刚度的调整;球铰类弹性元件硫化后, 即进行内孔扩挤的过程,解决了球头式球铰类产品无法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的问题, 热扩挤金属内套的内孔,有效地对弹性橡胶体进行了预压缩,并保证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在结构上主要有以下特点1.金属外套为球头式结构且有螺纹,便于球铰类弹性元件的安装;2.金属隔套分为两瓣,每层的两瓣隔套所形成的开口与水平面成45°夹角,并且每相邻两层隔套的开口交叉布置并成90°夹角;且金属隔套为多层结构;3.弹性橡胶体为整体结构,弹性橡胶体的预压缩通过热扩挤金属内套的内孔形成;4.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及金属隔套均为球面结构,使得球铰类弹性元件有很大的偏扭转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侧向示意图。图中1、金属外套;2、金属内套;3、金属隔套;4、弹性橡胶体;5、两瓣隔套形成的开口 ;6、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附图1和2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包括一个金属内套2、金属外套1、弹性橡胶体4 和金属隔套3 ;弹性橡胶体4与金属外套1、金属内套2和金属隔套3通过整体硫化成为一体。其特点在于金属外套1为球头式结构,且在金属外套1上带有螺纹杆6,金属外套1的内部为球面结构;金属隔套3为球面分瓣多层结构,为对称的两瓣,且每层的两瓣之间形成有一开口 5,每层共有两个开口 5 ;并且每相邻两层金属隔套3的开口 5成交叉状分布。金属隔套3每层的两瓣隔套所形成的开口与水平面(或与螺纹杆6的中心线成一定夹角布置,且最佳夹角为45°夹角。并且金属隔套3每相邻两层的开口 5的交叉状按互成90°夹角分布。弹性橡胶体4为整体结构,并通过热扩挤金属内套内孔的方式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包括一个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弹性橡胶体和金属隔套;弹性橡胶体与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和金属隔套通过整体硫化成为一体;其特征在于金属外套为球头式结构,且在金属外套上带有螺纹杆,金属外套的内部为球面结构;金属隔套为球面分瓣多层结构,为对称的两瓣,且每层的两瓣之间形成有一开口,每层共有两个开口 ;并且每相邻两层金属隔套的开口成交叉状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其特征在于金属隔套每层的两瓣隔套所形成的开口与水平面或与螺纹杆的中心线成一定夹角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其特征在于金属隔套每层的两瓣隔套所形成的开口与水平面或与螺纹杆的中心线为45°夹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其特征在于金属隔套每相邻两层的开口的交叉状按互成90°夹角分布。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其特征在于弹性橡胶体为整体结构,并通过热扩挤金属内套内孔的方式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专利摘要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包括一个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弹性橡胶体和金属隔套;弹性橡胶体与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和金属隔套通过硫化成为一体。其特点在于金属外套为球头式结构,且在金属外套上带有螺纹杆,内部为球面结构;隔套为球面结构且分为两瓣,每层的两瓣隔套所形成的开口与水平面成45°夹角,并且每相邻两层隔套的开口交叉布置并成90°夹角;弹性橡胶体通过热扩挤金属内套内孔的方式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本技术的通过结构的改进,使得球铰类弹性元件的偏扭转刚度很低,安装和径向刚度的调整方便,同时解决了球头式球铰类产品无法对弹性橡胶体进行预压缩的问题。文档编号F16C27/00GK202144833SQ20112026043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冯万盛, 孙海燕, 荣继刚 申请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包括一个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弹性橡胶体和金属隔套;弹性橡胶体与金属外套、金属内套和金属隔套通过整体硫化成为一体;其特征在于:金属外套为球头式结构,且在金属外套上带有螺纹杆,金属外套的内部为球面结构;金属隔套为球面分瓣多层结构,为对称的两瓣,且每层的两瓣之间形成有一开口,每层共有两个开口;并且每相邻两层金属隔套的开口成交叉状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燕冯万盛荣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