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间差速器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907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间差速器壳,包括前壳与后壳,其前壳与后壳上设置相互扣合的止口。避免轴间差速器壳合件加工时由于位置度难保证而引起的轴间差速器十字轴烧结现象,从而提高中重型汽车及桥总成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桥壳,具体地说是一种中重型汽车用的轴间差速器壳
技术介绍
目前,中重型汽车驱动桥用的轴间差速器前后壳,在轴间差速器前壳与后壳配对加工轴间差速器十字轴孔时,方法为孔与孔配合,用螺栓连接,为保证孔的位置度,通常用两个工艺螺栓孔定位,给加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间差速器壳,避免轴间差速器壳合件加工时由于位置度难保证而引起的轴间差速器十字轴烧结现象,从而提高中重型汽车及桥总成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间差速器壳,包括前壳与后壳,其前壳与后壳上设置相互扣合的止口。上述的轴间差速器壳,其前壳上设置内凹止口,后壳上设置外凸止口。上述的轴间差速器壳,其前壳上设置外凸止口,后壳上设置内凹止口。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轴间差速器壳,在普通轴间差速器的基础上,分别在轴间差速器前后壳上设计增加内、外止口,保证定位的精度,同时保证了轴间差速器十字轴孔的同轴度,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位置度难保证而引起的轴间差速器十字轴烧结现象,从而提高中重型汽车及桥总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轴间差速器壳,包括前壳1与后壳2,其前壳1与后壳2上设置相互扣合的止口3。前壳1上设置内凹止口31,后壳2上设置外凸止口32。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轴间差速器壳,包括前壳1与后壳2,其前壳1与后壳2上设置相互扣合的止口3。前壳1上设置外凸止口,后壳2上设置内凹止口。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间差速器壳,包括前壳与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后壳上设置相互扣合的止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间差速器壳,包括前壳与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后壳上设置相互扣合的止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爱师纪建奕任娜田洋洋纪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