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4009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包括壳体、套管帽、导向管、橡胶缓冲筒,所述橡胶缓冲筒位于壳体内并被一限位件固定,套管帽和导向管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的两端,且套管帽与导向管之间留有轴向间隙,其关键在于,壳体外活动套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内孔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内孔和第二阶梯内孔,其中,第一阶梯内孔滑动套在壳体的外环面,第二阶梯内孔与壳体的外环面之间留有间歇空间,该间歇空间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件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筒的第一阶梯内孔与第二阶梯内孔之间的孔肩上;壳体上设有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与限位筒的一个端部共同构成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快速的完成与车体的拆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管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
技术介绍
换档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是机动车重要零部件,用于连接换档拉索和车体,并 起到减震和降噪的作用,目前换档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主要由金属套管帽,橡胶缓冲筒, 限位筒,塑料导向管组成,套管帽和导向管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的两端,使用过程中, 金属套管帽和导向管时常产生接触、碰撞,因此实车使用噪音和震动大,从而直接影响到操 作者的手感及操控性;并且常用的换档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一般要求较高的加工工艺和 较复杂的设备,如旋铆、超声波焊接等,这些都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成本和复杂的加工工艺 来满足,还往往造成零件材料的浪费;而且目前的套管帽组合在安装到车体卡板上和从车 体卡板上拆卸下来时也是比较麻烦,极大的影响了现在整车厂的节拍生产,生产效率低,并 且浪费了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能够方便、 快速的与车体实现拆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包括壳体、套管帽、 导向管、橡胶缓冲筒,所述橡胶缓冲筒位于壳体内并被一限位件固定,套管帽和导向管分别 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的两端,且套管帽一端部与导向管一端部之间留有轴向间隙,其关键 在于,壳体外活动套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内孔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内孔和第二阶梯内 孔,其中,第一阶梯内孔滑动套在壳体的外环面,第二阶梯内孔与壳体的外环面之间留有间 歇空间,该间歇空间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件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筒 的第一阶梯内孔与第二阶梯内孔之间的孔肩上;壳体上设有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与 限位筒的一个端部共同构成卡槽。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环面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所述限位筒 的第一阶梯内孔活动套在所述壳体的第一阶梯段,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筒的第二阶梯内孔 与壳体的第二阶梯段之间的间隙空间中。进一步,限位筒位于卡槽一侧的端部具有倾斜面。进一步,所述橡胶缓冲筒的内壁具有一个环形凹槽和一个球形凹陷部,套管帽的 轴向截面呈T形,该套管帽的T形头部卡在橡胶缓冲筒的环形凹槽中;所述导向管一端具有 一球形凸出部,导向管的球形凸出部嵌入橡胶缓冲筒的球形凹陷部内。进一步,所述橡胶缓冲筒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缓冲筒和第二缓冲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壳体上设有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与限位筒 的一个端部共同构成卡槽,限位筒的内孔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内孔和第二阶梯内孔,限 位筒的第一阶梯内孔滑动套在壳体的外环面,第二阶梯内孔与壳体的外环面之间留有间歇3空间,该间歇空间内设置有弹簧,在将本结构中的卡槽卡在车体上的卡板时,弹簧自动收缩 是卡槽的槽口变大以方便卡槽卡入卡板,卡槽卡入车体上的卡板后,弹簧的弹力使得限位 筒将车体上的卡板卡紧;需要从车体上拆下本结构时,只需扳动限位筒使收缩弹簧,并使卡 槽卡口变大,顺势往上拔出本结构即完成拆卸,因此本技术能够方便、快速的完成与车 体的拆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橡胶缓冲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体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包括壳体1、套管帽2、导向管 3、橡胶缓冲筒4,套管帽2和导向管3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4的两端,且套管帽2 —端 部与导向管3—端部之间留有轴向间隙,橡胶缓冲筒4位于壳体1内并被一限位件5固定在 套管帽2上,橡胶缓冲筒4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缓冲筒4a和第二缓冲筒4b,橡胶缓 冲筒4的第一缓冲筒4a和第二缓冲筒4b之间的结合处的内部形成有一个环形凹槽,橡胶 缓冲筒4的第一缓冲筒4a内部具有一个球形凹陷部,套管帽2的轴向截面呈T形,套管帽 2插入橡胶缓冲筒4的第二缓冲筒4b内,套管帽2的T形头部卡在橡胶缓冲筒4的第一缓 冲筒4a和第二缓冲筒4b结合处的环形凹槽内;导向管3—端具有一球形凸出部,导向管3 插入橡胶缓冲筒4的第一缓冲筒4b内,导向管3的球形凸出部嵌入到橡胶缓冲筒4的第一 缓冲筒4a的球形凹陷部内,套管帽2 —端部与导向管3 —端部之间留有轴向间隙。壳体1 的外环面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限位筒6的内孔呈阶梯状,限位筒6的 内孔包括第一阶梯内孔和第二阶梯内孔,限位筒6的第一阶梯内孔活动套在壳体1的第一 阶梯段,限位筒6沿壳体1的第一阶梯段能够作轴向滑动,限位筒6的第二阶梯内孔与壳体 1的第二阶梯段之间存在间隙空间,该间歇空间内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连接在限位 件5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筒6的第一阶梯内孔与第二阶梯内孔之间的孔肩上;壳体1上设 有径向延伸部la,该径向延伸部Ia与限位筒6的一个端部共同构成卡槽8。限位筒6位于 卡槽一侧的端部具有倾斜面6a。本技术是这样安装在车体上的如图1、图2、图3所示,在车体安装部位设有一个U形卡板9,安装时,将本实用新 型的卡槽8对准U形卡板9,限位筒6位于卡槽一侧端部的倾斜面6a受到卡板9的挤压向 右移动,同时弹簧7受到压缩,卡槽8的开口变大从而卡入到U形卡板9中;拆卸时,用手捏 住并使限位筒6向右移动,压缩弹簧7,使卡槽8开口变大,顺势往上拔出即可拆卸。本实用 新型从车体卡板的脱离强度在300N以上,完全符合使用要求,大大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劳 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拆卸对于产品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包括壳体(1)、套管帽(2)、导向管(3)、橡胶缓冲筒(4),所述橡胶缓冲筒(4)位于壳体(1)内并被一限位件(5)固定,套管帽(2)和导向管(3)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4)的两端,且套管帽(2)一端部与导向管(3)一端部之间留有轴向间隙,其特征是:壳体(1)外活动套有限位筒(6),限位筒(6)的内孔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内孔和第二阶梯内孔,其中,第一阶梯内孔滑动套在壳体(1)的外环面,第二阶梯内孔与壳体(1)的外环面之间留有间歇空间,该间歇空间内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件(5)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筒(6)的第一阶梯内孔与第二阶梯内孔之间的孔肩上;壳体(1)上设有径向延伸部(1a),该径向延伸部(1a)与限位筒(6)的一个端部共同构成卡槽(8)。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包括壳体(1)、套管帽(2)、导向管(3)、橡胶缓冲筒(4),所述橡胶缓冲筒(4)位于壳体(1)内并被一限位件(5)固定,套管帽(2)和导向管(3)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4)的两端,且套管帽(2)一端部与导向管(3)一端部之间留有轴向间隙,其特征是壳体(1)外活动套有限位筒(6),限位筒(6)的内孔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内孔和第二阶梯内孔,其中,第一阶梯内孔滑动套在壳体(1)的外环面,第二阶梯内孔与壳体(1)的外环面之间留有间歇空间,该间歇空间内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件(5)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筒(6)的第一阶梯内孔与第二阶梯内孔之间的孔肩上;壳体(1)上设有径向延伸部(1a),该径向延伸部(1a)与限位筒(6)的一个端部共同构成卡槽(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代友涂霞谢来恩刘易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