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梅果酒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9597 阅读:7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梅果酒的制备方法。以青梅果实为原料,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果浆调配、活性干酵母的扩大培养、经主发酵、后发酵、调配、检验、贮藏制得青梅果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发酵过程具有创新性;工艺独特;成本低,空间利用充分,提高青梅资源利用率和的综合经济价值;酿造出的青梅果酒总黄酮含量高(141.48mg/L),出酒率高(260.1%),酒精度高(1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酒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青梅果浆,严格按照发酵技术路线, 加入经扩大培养后的活性干酵母的菌种,以总黄酮含量、酒精度、出酒率作为指标考察青梅 酒发酵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发酵技术自古以来就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技术。而发酵在果酒的生产中有悠久 的历史,在现代社会,发酵技术的运用已经是一项趋于完备和成熟,但又亟待提高的课题研 究。果酒发酵的环境复杂,优雅风味难于完全呈现,植物果实中活性物质能否最大限度地保 存在果酒中的难题,局限了果酒发酵工艺的发展。随着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 更多的把研究目光聚集在活性物质从果实到加工品的延续和保持上。为此,相关领域的科 学家们开始不懈的探索和试验,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通过发酵工艺的设计优化,提取工 艺的优化可以实现活性物质等天然物质的生产。通过发酵工艺,生产的青梅酒具有以下优点(一)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二)果酒呈浅黄色,具有青梅自然色泽;香气浓郁,具有青梅果实固有香气;味偏 酸、爽口,无异味;透明、色泽明亮。(三)发酵工艺设备简单;节约能源;投资少;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生 产者安全性高。(四)添加碳源、氮源有利青梅果酒发酵,对于规模化生产青梅果酒有重要意义。青梅(Japanese Apricot)是一种蔷薇科樱桃属植物梅,又名梅果、干枝梅,性甘 平,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青梅原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 西、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份,国外如日本、南韩也有种植。青梅在我国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 历史,利用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青梅果实具有营养药用价值、保健价值、文化价值。青梅 果肉厚,营养丰富,富含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保持骨骼健壮。此外 青梅含有十余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为7种。青梅果富含草酸、柠檬酸、苹果酸、 维生素,有助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症病、精神不安定。青梅具有护肝、整 肠、澄清血液、消除疲劳等功效,是优良的保健果品。青梅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物,如具有生 物活性的谷留醇、齐墩果酸样物质和对防治心血管病、肿瘤疾病、防癌症有一定功效作用的 黄酮类物质。在青梅方面的研究较多,如,翟焕趁等]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梅果实中 的七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及琥珀酸等做出了定性定量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青梅中的7种有机酸以柠檬酸的含量最高,达总酸量的90%左右,其次为苹 果酸,酒石酸含量最低。刘琼等对青梅的综合开发做出分析。梅子酒的发酵条件为温度 18°C 25°C,pH值3. 2 3. 6,发酵时间5 7d。发酵出的青梅酒香气自然、酒香柔和、风 格独特、氨基酸含量丰富。这些研究为青梅的开发利用增加了价值,也说明了通过发酵工艺 条件的控制可以完善梅酒风味。虽然,目前国内对青梅加工利用有过不少研究报道,但是,以青梅果实中活性物 质、出酒率为考察对象的青梅果酒发酵的研究尚存空白,尤其是在功能食品开发方面的价 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市场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为人们生产出一种具有保健价值的青梅果酒,最大限度地增加青梅的 开发利用率,使青梅的果肉和果皮得到完善开发。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青梅果中的总 黄酮类物质完好保存在果酒中,提高梅酒风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处理干净的青梅破碎、去核,得果浆;(2)分别用白砂糖、碳酸钙调节上述果浆的糖度和酸度,要求糖度为10-18%,pH 值为 3. 0-3. 8 ;(3)培养基配制 将黄豆芽、葡萄糖、琼脂、水这几种物质混 合,作为培养基,各物质的混合重量比为黄豆芽葡萄糖琼脂水= (1-10) (1-5) (1. 5-2) (100-200);(4)活性干酵母的扩大培养将葡萄酒酵母菌接种到步骤(2)的培养基中进行逐 级培养,诱导培养母种,使酵母菌数> IO7个/ml ;(5)主发酵将步骤(4)培养好的母种接种到步骤(2)调配好的果浆中恒温培养, 静置发酵,发酵温度25 30°C、时间7-12天;(6)后发酵将同类酒倒入步骤(5)主发酵后的酒体中,装满容器后,密封,恒温 培养,温度15-20°C,培养时间15-30天;(7)根据要求调配后发酵好的酒体,用白砂糖调整糖度,用糖酸钙调整酸度;(8)将步骤(7)调整后的酒体用膜过滤机过滤,收集滤液为梅酒;(9)对梅酒中的大肠杆菌、致病菌、细菌进行检验;(10)贮藏将检验合格的梅酒装入到消毒过的空瓶里,密封,加热杀菌,冷却后低 温保存,保存温度8-12°C。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发酵技术路线,将青梅果实破碎,调配;同时选择优良葡萄酒酵母菌 进行扩大培养,建立果酒发酵技术。该方法完善了果酒发酵技术,具有周密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较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发酵过程具有创新性;(2)工艺独特,生产连续性;(3)成本低,空间利用充分,提高青梅资源利用率和的综合经济价值;(4)酿造出的青梅果酒总黄酮含量高(141. 48mg/L),出酒率高(260. ),酒精度 高(10. 2% )。五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以发酵小试为例,非限定性实施过程如下1.发酵技术路线主要包括2个环节(1)原料处理原料选择和采收,并进行去杂、清洗、破碎、去核、打浆等预处理, 使得青梅果实成为果浆。然后进行用40-120mg/Kg果胶酶直接加入到青梅果浆中,再用白 砂糖和碳酸钙调整果浆糖含量和酸度成并杀菌,要求果浆中糖的含量达到8-18%,PH值在 3. 0-3. 8 ;(2)酵母菌逐级培养将干酵母经过一级、二级、三级逐级扩大培养,使得酵母菌 处于旺盛生长、繁殖阶段,同时,酵母菌数量需要达到IO7个/ml ;(3)将步骤⑴所得的果浆和步骤(2)培养合格的酵母菌充分混合进行青梅主发 酵,发酵温度25 30°C,发酵时间5-7天;(4)主发酵结束后,及时分离果渣和酵母体并进行后发酵,待后发酵结束进行陈 酿、成分调配、检验、贮藏。2、发酵主要工艺及要求(1)活性干酵母的扩大培养将干酵母经过一级、二级、三级逐级扩大培养,使得 酵母菌处于旺盛生长、繁殖阶段,同时,酵母菌数量需要达到IO7个/ml ;(2)主发酵培养恒温培养,要求温度25 30°C,时间7天,静置密闭,进行主发 酵;(3)后发酵保持适宜温度,时间15-30天,期间,用同类酒添满容器,装满度为 95%,严密封口 ;(4)发酵醪主要成分的调配主要进行酶处理和糖、酸成分调整。糖度一般用白砂 糖调整,酸度可用碳酸钙调整。调整后的酒体用膜过滤机过滤;(5)检验对梅酒中的大肠杆菌、致病菌、细菌、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理化指标进行 检验;(6)贮藏首先对贮藏容器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梅酒精滤后,灌装,密封,低温保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梅果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处理干净的青梅破碎、去核,得果浆;  (2)分别用白砂糖、碳酸钙调节上述果浆的糖度和酸度,要求糖度为10-18%,pH值为3.0-3.8;  (3)培养基配制 将黄豆芽、葡萄糖、琼脂、水等几种物质混合,作为培养基,各物质的混合重量比为黄豆芽∶葡萄糖∶琼脂∶水=(1-10)∶(1-5)∶(1.5-2)∶(100-200);  (4)活性干酵母的扩大培养 将葡萄酒酵母菌接种到步骤(2)的培养基中进行逐级培养,诱导培养母种,使酵母菌数≥107个/ml;  (5)主发酵 将步骤(4)培养好的酵母菌种接种到步骤(2)调配好的果浆中,恒温培养,静置发酵,发酵温度25~30℃、时间7-12天;  (6)后发酵 将同类酒倒入步骤(5)主发酵后的酒体中,装满容器后,密封,恒温培养,温度15-20℃,培养时间15-30天;  (7)根据实际需要调配后发酵好的酒体,用白砂糖调整糖度,用碳酸钙调整酸度;  (8)将步骤(7)调整后的酒体用膜过滤机过滤,收集滤液为青梅酒;  (9)对青梅酒中的大肠杆菌、致病菌、细菌进行检验;  (10)贮藏 将检验合格的梅酒装入到消毒过的空瓶里,密封,加热杀菌,冷却后低温保存,保存温度8-12℃。...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青梅果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处理干净的青梅破碎、去核,得果浆;(2)分别用白砂糖、碳酸钙调节上述果浆的糖度和酸度,要求糖度为10 18%,pH值为3.0 3.8;(3)培养基配制 将黄豆芽、葡萄糖、琼脂、水等几种物质混合,作为培养基,各物质的混合重量比为黄豆芽∶葡萄糖∶琼脂∶水=(1 10)∶(1 5)∶(1.5 2)∶(100 200);(4)活性干酵母的扩大培养 将葡萄酒酵母菌接种到步骤(2)的培养基中进行逐级培养,诱导培养母种,使酵母菌数≥107个/ml;(5)主发酵 将步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之恩李阿娜任琪李晋丽丁昱屈晓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