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34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包括套管帽,橡胶缓冲筒,限位筒和导向管,所述套管帽和所述导向管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的两端,其关键在于,所述橡胶缓冲筒的内壁具有一个环形凹槽和一个球形凹陷部,所述套管帽的轴向截面呈T形,该T形套管帽卡在橡胶缓冲筒的环形凹槽中;所述导向管一端具有一球形凸出部,导向管的球形凸出部嵌入橡胶缓冲筒的球形凹陷部内,套管帽与导向管之间留有轴向间隙。从而实现了套管帽、导向管的四周方向都能全方位的减震和降噪,使拉索的使用更平稳、安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管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是机动车重要零部件,用于连接换挡拉索和车体,并 起到减震和降噪的作用,目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主要由金属套管帽,橡胶缓冲筒, 限位筒,塑料导向管组成,套管帽和导向管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的两端,使用过程中, 金属套管帽和导向管时常产生接触、碰撞,因此实车使用噪音和震动大,从而直接影响到操 作者的手感及操控性;并且常用的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一般要求较高的加工工艺 和较复杂的设备,如旋铆、超声波焊接等,这些都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成本和复杂的加工工 艺来满足,还往往造成零件材料的浪费;而且常用的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大多采用 多步骤的复试装配,极大的影响了现在整车厂的节拍生产,生产效率低,并且浪费了人力资 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提供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在操作拉索时具有减震和降噪作用并且 使得拉索工作更平稳。2、提供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这种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3、提供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机构,这种机构能过方便、快速的被装配到车 体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为解决技术问题1,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包括套管帽,橡胶缓冲筒, 限位筒和导向管,所述套管帽和所述导向管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的两端,其关键在于, 所述橡胶缓冲筒的内壁具有一个环形凹槽和一个球形凹陷部,所述套管帽的轴向截面呈T 形,该T形套管帽卡在橡胶缓冲筒的环形凹槽中;所述导向管一端具有一球形凸出部,导向 管的球形凸出部嵌入橡胶缓冲筒的球形凹陷部内,套管帽与导向管之间留有轴向间隙。为解决技术问题2,所述橡胶缓冲筒硫化固定在所述套管帽上。为解决技术问题3,所述限位筒包括固定部和设有外螺纹的横向延伸段,限位筒的 固定部套在所述橡胶缓冲筒外面,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外套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有与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 纹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限位筒之间设有压紧弹簧。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留有安装间歇。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安装间歇中卡有一个限位块。进一步,所述限位筒与所述橡胶缓冲筒塑化成一体。进一步,所述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的内腔呈锥形,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伸出橡胶缓冲筒的端面并罩在所述导向管外部。进一步,所述橡胶缓冲筒和所述限位筒的外部设有一个外壳。进一步,所述限位筒的固定部外壁设有两圈卡槽,所述外壳内壁设有两圈与所述 卡槽相配合的卡环,外壳为塑料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在橡胶缓冲筒的内壁开有环形凹槽和球形凹陷部,套管帽的轴向截面呈T 形,该T形套管帽的大头端卡在环形凹槽中;导向管一端具有一球形凸出部,导向管的球形 凸出部嵌入橡胶缓冲筒的球形凹陷部内,在套管帽与导向管之间留有轴向间隙。橡胶缓冲 筒将导向管端部包住的同时,还能隔离材质为金属的套管帽直接与材质为塑料的导向管 接触,避免套管帽与导向管之间的碰撞,同时也避免了套管帽、导向管与限位筒、外壳之间 直接碰撞,从而实现了套管帽、导向管的四周方向都能全方位的减震和降噪,使拉索的使用 更平稳、安静。2、由于所述橡胶缓冲筒硫化固定在所述套管帽上,限位筒与橡胶缓冲筒塑化成一 体,因此结构简单,加工方便。3、由于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外套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第二 限位件分别设有与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第一限位件和所述 第二限位件之间留有装配间歇,第二限位件与限位筒之间设有压紧弹簧,根据车体安装部 的尺寸,旋转第二限位件向左或向右移动使得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装配间 隙与车体安装部的尺寸相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包括套管帽1,橡胶缓冲筒2,限位 筒3和导向管4。套管帽1的轴向截面呈T形,T形套管帽1大头部放入一个注塑模具中, 注塑模具内有一球形模,橡胶缓冲筒2通过该注塑模具硫化成型,成型后的橡胶缓冲筒2的 内壁由T形套管帽1大头部形成一个环形凹槽、由球形模形成一个球形凹陷部,此时T形 套管帽1的大头部插入橡胶缓冲筒2的一端,且T形套管帽1卡在橡胶缓冲筒2的环形 凹槽中,从而使得橡胶缓冲筒2硫化固定在套管帽1上;导向管4 一端具有一球形凸出部, 导向管4的球形凸出部插入橡胶缓冲筒2的另一端,导向管4的球形凸出部嵌入橡胶缓冲 筒2的球形凹陷部内,T形套管帽1的大头部与导向管4的之间球形凸出部之间留有轴向 间隙。限位筒3包括固定部3a和横向延伸段3b,横向延伸段3b设有外螺纹,限位筒的固 定部3a套在橡胶缓冲筒2外面,限位筒3与橡胶缓冲筒2塑化成一体;限位筒的横向延伸 段3b外套有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件6,第一限位件5、第二限位件6分别设有与限位筒 的横向延伸段3b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第二限位件6与限位筒3之间设有压紧弹簧 7。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件6之间留有安装间歇。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件6之间 的安装间歇中卡有一个限位块9。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3b的内腔呈锥形,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3b伸出橡胶缓冲筒2的端面并罩在导向管4外部。橡胶缓冲筒2和限位筒3的外部 设有一个外壳8。限位筒的固定部3a外壁设有两圈卡槽,外壳8内壁设有两圈与卡槽相配 合的卡环,外壳8为塑料材质。本技术是这样组装的首先是橡胶缓冲筒2的一端通过模具硫化固定在套管帽1外表面;然后将导向管 4卡入橡胶缓冲筒2的另一端;接下来将限位筒的固定部3a套在橡胶缓冲筒2外面,外壳8 通过注塑模具塑化固定在橡胶缓冲筒2和限位筒3的外部;接下来先将第二限位件6旋入 装配在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3b上,再将第一限位件5旋入装配到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3b 上,在装配第一限位件5的过程中,在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件6之间活动卡入限位块 9。本技术是这样安装在车体上的在车体安装部位设有一个U形卡板,安装时,首先通过旋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 件6调整它们之间的安装间歇,然后将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件6之间的安装间隙对准 架安装部位处的U形卡板,用手直接压下,限位块9被U形卡板顶出,第二限位件6通过压 紧弹簧7回位,自动将U形卡板压紧在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件6之间,此自动压紧过程 只需要用时1秒钟,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压入力不到20N,减轻了整车装配的难度; 当然,从设计上我们必须保证容易装配,但是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也必须考虑不能轻易 使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从U形卡板上脱出,因此,设计上保证从车体U形卡板的脱离 强度为200N以上,以确保产品使用过程中不脱落;拆卸时,也只需要向右旋转第二限位件 6,同时顺势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即可完成拆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包括套管帽(1),橡胶缓冲筒(2),限位筒(3)和导向管(4),所述套管帽(1)和所述导向管(4)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2)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筒(2)的内壁具有一个环形凹槽和一个球形凹陷部,所述套管帽(1)的轴向截面呈T形,该T形套管帽(1)卡在橡胶缓冲筒(2)的环形凹槽中;所述导向管(4)一端具有一球形凸出部,导向管(4)的球形凸出部嵌入橡胶缓冲筒(2)的球形凹陷部内,套管帽(1)与导向管(4)之间留有轴向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包括套管帽(1),橡胶缓冲筒(2),限位筒(3)和导向管(4),所述套管帽(1)和所述导向管(4)分别插入所述橡胶缓冲筒(2)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筒(2)的内壁具有一个环形凹槽和一个球形凹陷部,所述套管帽(1)的轴向截面呈T形,该T形套管帽(1)卡在橡胶缓冲筒(2)的环形凹槽中;所述导向管(4)一端具有一球形凸出部,导向管(4)的球形凸出部嵌入橡胶缓冲筒(2)的球形凹陷部内,套管帽(1)与导向管(4)之间留有轴向间隙。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筒 (2)硫化固定在所述套管帽(1)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3) 包括固定部(3a)和设有外螺纹的横向延伸段(3b),限位筒的固定部(3a)套在所述橡胶缓 冲筒(2)外面,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3b)外套有第一限位件(5)和第二限位件(6),所述第 一限位件(5)、所述第二限位件(6)分别设有与限位筒的横向延伸段(3b)上外螺纹相配合 的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谢来恩刘易海王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