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903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该产品结构由管体及斜支撑分隔板组成,管体上下为两平面结构,左右两端为圆弧结构,连接部位采用圆弧过渡。该产品生产工艺简化、金属通过热挤压加工成型塑性好、通过热挤压的金属可使金属内部分子颗粒细化、由于一次热挤压成型减少原加装扰流片及添加钎剂工序、总成钎焊后减少冷却管内部残留钎剂结晶物及钎料残渣。(*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输工具
中的一种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主要使用工具,汽车中冷器 作为汽车主要零部件对提高汽车产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环境污染是世界公认 三大公害之一,据测定城市空气污染很大部分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中冷 器在汽车上使用后,除提高了发动机功率达到节能目的,还同时降低汽车尾气 排放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问题。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做为主要功能元件,其传 统设计,是采用铝质矩形高频焊管或挤压管加装扰流片式结构,装配后经钎焊 而成。其主要弊端是高频管或扰流片采用双面覆层材料生产成本高,且装配过 程中加装扰流片生产效率低,配合公差要求高,钎剂施加困难,造成钎接率低。 钎焊强度差,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因此研制一种新型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一直 是国内外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思科学、生产工艺简化、生产效率高、制 造成本低、表面及内部清洁度高、光洁度好、结构强度高、性能好、外形美观、 劳动强度低的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结构由管体及斜支撑分隔板组成, 管体上下为两平面结构,左右两端为圆弧结构,斜支撑分隔板角度5-15° 、厚 度0.2-0.3mm与管体相连,连接部位采用圆弧过渡。本技术的要点在于它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是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采用热挤压一次成型的工艺进行生产,因此,金属通过热挤压加工成型,其塑性好,变形应力小,加工精度高;通过热挤压的金属可使金属内部分子颗粒细化,提高表面密度,提高表面光洁度,提高金属强度;由于一次热挤压成型,减少了原加装扰流片及添加钎剂工序,总成钎焊后,减少了冷却管内部残留钎剂结晶物及钎料残渣,大大提高了内部清洁度,且增加了结构强度。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构思科学、生产工艺简化、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表面及内部清洁度高、光洁度好、结构强度高、重量轻、 性能好、外形美观、劳动强度低、金属通过热挤压加工成型塑性好、变形应力 小、加工精度高、通过热挤压的金属可使金属内部分子颗粒细化、由于一次热 挤压成型减少原加装扰流片及添加钎剂工序、总成钎焊后减少冷却管内部残留 钎剂结晶物及钎料残渣等优点,将广泛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中。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技术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l,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该产品结构由管体1及斜支撑分隔板2 组成,管体l上下为两平面结构,左右两端为圆弧结构,斜支撑分隔板2角度5-15° 、厚度0.2-0.3mm与管体l相连,连接部位采用圆弧过渡。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其特征在于该产品结构由管体及斜支撑分隔板组成,管体上下为两平面结构,左右两端为圆弧结构,斜支撑分隔板角度5-15°、厚度0.2-0.3mm与管体相连,连接部位采用圆弧过渡。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该产品结构由管体及斜支撑分隔板组成,管体上下为两平面结构,左右两端为圆弧结构,连接部位采用圆弧过渡。该产品生产工艺简化、金属通过热挤压加工成型塑性好、通过热挤压的金属可使金属内部分子颗粒细化、由于一次热挤压成型减少原加装扰流片及添加钎剂工序、总成钎焊后减少冷却管内部残留钎剂结晶物及钎料残渣。文档编号F28F1/00GK201016603SQ20072001046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徐家钜, 石铁光 申请人:沈阳华铁异型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中冷器用冷却管,其特征在于:该产品结构由管体及斜支撑分隔板组成,管体上下为两平面结构,左右两端为圆弧结构,斜支撑分隔板角度5-15°、厚度0.2-0.3mm与管体相连,连接部位采用圆弧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铁光徐家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华铁异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