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珍伶专利>正文

节能型双循环热超导散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3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双循环热超导散热管,包括供热管(2)和一组或一组以上散热管(4),所述的散热管(4)两端分别与一主管道(3)连通,所述的供热管(2)贯穿于该主管道(3)中。由于热源不参与体内循环,用量大大减少,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而且其洁净度大大提高。散热介质与热源之间的导热性以及整个散热管的热效率均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循环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供热系统与散热系统双路循环的节能型热超导散热管。可用于室内取暖、太阳能集热取暖、地暖、棚架散热取暖等场所。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循环散热器主要由带散热片的纵排列管和上下两根横管组成。散热介质从上主管道的一个口分别进出,在散热器内外形成一个散热介质循环系统,典型的比如室内水暖装置,热水经过水管从散热器横管一端进入,在散热器内完成体内循环散热后,从另一横管的一端排出,进入体外循环。这种传统散热装置的缺陷主要在于,水、油、蒸汽等散热介质需要参与体内外大循环,耗用量大,清洁度差,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散热介质仅在散热管内部循环散热,其与供热循环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形成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从而实现节能、环保,克服上述已有产品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双循环热超导散热管,包括供热管和一组或一组以上散热管,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散热管两端分别与一主管道连通,所述的供热管贯穿于该主管道中。在主管道上安装有汽嘴;主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有管接头,该二管接头将主管道端口与供热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本技术中散热管与主管道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从汽嘴加入的散热介质在该腔体内独立循环,而同样处在该腔体内的供热管内部的热源仅参与体外循环。所述散热介质受供热管加热后被激活,释放出大量热能。由于热源不参与体内循环,用量大大减少,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而且其洁净度大大提高。散热介质与热源之间的导热性以及整个散热管的热效率均大幅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三组U形(事实上形状可根据使用场所的情况随意设计)散热管4和一根直管式供热管2,所述的散热管4两端分别与主管道3连通,所述的供热管2贯穿于该主管道3中。在主管道3上安装有用于注入散热介质的汽嘴5;主管道3两端分别连接有管接头1,该二管接头将主管道3端口与供热管2外壁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使散热管4与主管道3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热水、热气、热汽或热油等热源从供热管2中流过,并参与体外循环,提供热能对腔体内的散热介质加热,后者受热被激活后在包括散热管4在内的腔体内循环,实现散热管4的散热。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型双循环热超导散热管,包括供热管(2)和一组或一组以上散热管(4),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管(4)两端分别与一主管道(3)连通,所述的供热管(2)贯穿于该主管道(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双循环热超导散热管,其特征是在主管道(3)上安装有汽嘴(5);主管道(3)两端分别连接有管接头(1),该二管接头将主管道(3)端口与供热管(2)外壁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双循环热超导散热管,包括供热管(2)和一组或一组以上散热管(4),所述的散热管(4)两端分别与一主管道(3)连通,所述的供热管(2)贯穿于该主管道(3)中。由于热源不参与体内循环,用量大大减少,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而且其洁净度大大提高。散热介质与热源之间的导热性以及整个散热管的热效率均大幅度提高。文档编号F28F1/00GK2814306SQ200520086458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郑石厚, 牟景科, 李秉哲, 陈象勇 申请人:刘珍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双循环热超导散热管,包括供热管(2)和一组或一组以上散热管(4),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管(4)两端分别与一主管道(3)连通,所述的供热管(2)贯穿于该主管道(3)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石厚牟景科李秉哲陈象勇
申请(专利权)人:刘珍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