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用U型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93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为由进口侧直管段、出口侧直管段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构成的一体空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换热管包括细管段和粗管段,细管段的内径为粗管段内径的50%至90%,长度为整个U型换热管长度的30%至45%,粗管段和细管段间通过扩管段光滑连接成一体结构,细管段位于进口侧直管段的进口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流速下降至同径管的1/4以下,从而解决了流动阻力增加的问题;并可节约铜材15%左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涉及一种在空调制冷系统的热交换器中使用的换热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一些空调制冷系统中,考虑到热交换器的体积,会采用U型换热管。通常,U型换热管为一空心管,由进口侧直管段、出口侧直管段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构成,各管管径一致,为一体结构。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如干式蒸发器中,制冷剂在换热管内进行蒸发,一般情况下,大约1/3管长中充满液态制冷剂,1/3管长中充满汽、液两态制冷剂,1/3管长中充满汽态制冷剂。在一定的压力下,气态制冷剂的体积将是液态制冷剂体积的几十倍,所以,采用上述管径一致的U型管时,在制冷剂完全蒸发成汽态后,管内的流速将大幅度上升,导致流动阻力大幅度增加,使热交换效果降低。另一方面,机械部标准JB/T4750-2003《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中,对管板处的管孔间隔从管板强度和刚度方面通过表E.4和公式(E.3),(E.4),(E.5)作出了明确规定,因而管孔间隔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到热交换器的正常使用。这样,换热管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因而热交换器的体积难以进一步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以解决管内汽态制冷剂流动阻力增大的问题,同时减小热交换器的体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为由进口侧直管段、出口侧直管段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构成的一体空心结构,整个换热管包括细管段和粗管段,细管段的内径为粗管段内径的50%至90%,长度为整个U型换热管长度的30%至40%,粗管段和细管段间通过扩管段光滑连接成一体结构,细管段位于进口侧直管段的进口部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口侧直管段的管端处一体连接有收缩段,收缩段的外径为粗管段外径的50%至90%,长度大于换热管安装时伸出管板的长度及管板厚度的总和。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的进口侧直管段由粗管段和细管段连接构成,细管段的长度为整个U型换热管长度的30%至40%,当液态的制冷剂蒸发成汽态时,管截面面积增加,使得流速下降至同径管的1/4以下,从而解决了流动阻力增加的问题。2.本技术在出口侧直管段(粗管)的管端处设置了收缩段,在管板上的孔径减小,从而在同样满足管孔间隔的条件下,采用本技术的热交换器可以减小换热管间的间距,从而减小整个换热器的体积。3.在相同制冷量的空调中,使用本技术的异径U型管可节约铜材15%左右。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进口侧直管段;、出口侧直管段;、弯管段;、收缩段;、扩管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为由进口侧直管段1、出口侧直管段2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3构成的一体空心结构,整个换热管包括细管段和粗管段,细管段的内径为6.0毫米,粗管段的内径为8.72毫米,细管段的长度为120厘米,整个U型换热管的长度为290厘米,粗管段和细管段间通过扩管段5光滑连接成一体结构,细管段位于进口侧直管段1的进口部分。所述出口侧直管段2的管端处一体连接有收缩段4,收缩段4的外径为粗管段外径的50%至90%,长度大于换热管安装时伸出管板的长度及管板厚度的总和。实施例二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为由进口侧直管段、出口侧直管段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构成的一体空心结构,整个换热管包括细管段和粗管段,细管段的内径为粗管段内径的50%至90%,长度为整个U型换热管长度的30%至45%,粗管段和细管段间通过扩管段光滑连接成一体结构,细管段位于进口侧直管段的进口部分。权利要求1.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为由进口侧直管段、出口侧直管段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构成的一体空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换热管包括细管段和粗管段,细管段的内径为粗管段内径的50%至90%,长度为整个U型换热管长度的30%至45%,粗管段和细管段间通过扩管段光滑连接成一体结构,细管段位于进口侧直管段的进口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用U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侧直管段的管端处一体连接有收缩段,收缩段的外径为粗管段外径的50%至90%,长度大于换热管安装时伸出管板的长度及管板厚度的总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为由进口侧直管段、出口侧直管段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构成的一体空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换热管包括细管段和粗管段,细管段的内径为粗管段内径的50%至90%,长度为整个U型换热管长度的30%至45%,粗管段和细管段间通过扩管段光滑连接成一体结构,细管段位于进口侧直管段的进口部分。本技术可使得流速下降至同径管的1/4以下,从而解决了流动阻力增加的问题;并可节约铜材15%左右。文档编号F28F1/00GK2831020SQ20052007629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陈辉 申请人:苏州吉来冷冻空调设备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用U型换热管,为由进口侧直管段[1]、出口侧直管段[2]和连接两直管段的弯管段[3]构成的一体空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个换热管包括细管段和粗管段,细管段的内径为粗管段内径的50%至90%,长度为整个U型换热管长度的30%至45%,粗管段和细管段间通过扩管段[5]光滑连接成一体结构,细管段位于进口侧直管段[1]的进口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吉来冷冻空调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