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器管路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362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冷器管路,包括中冷器硬管(11)、固定支架(12),固定支架(12)可拆卸固定于车身支架(13)上,中冷器硬管(11)与固定支架(12)为分体式结构,固定支架(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板、硬管贴合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均具有固定孔,两者通过固定孔固定连接,以使硬管贴合板夹持于中冷器硬管(11)的外表面上。上述中冷器管路将中冷器硬管与固定支架改进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因此,安装中冷器管路时,即可根据管路周围的空间,调整中冷器硬管与固定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继而保证中冷器管路的顺利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器管路。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中冷器管路是关乎中冷器的工作是否正常的重要部分之一,该中冷器管路需要固定于车身上,以防止中冷器管路在汽车工作时出现晃动,以此保障中冷器管路的结构完整性。传统技术中,中冷器管路的固定方式是:使用螺栓将带有固定支架的中冷器硬管固定在带有凸焊螺母的车身支架上,且固定支架与中冷器硬管是一体成型的。由于固定支架与中冷器硬管形成一体式结构,导致安装中冷器管路时,一旦周围的安装空间较小,中冷器管路将无法顺利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冷器管路,以保证中冷器管路能够顺利安装。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冷器管路,包括中冷器硬管、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可拆卸固定于车身支架上,所述中冷器硬管与所述固定支架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板、硬管贴合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上均具有固定孔,两者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硬管贴合板夹持于所述中冷器硬管的外表面上。优选地,上述中冷器管路中,所述第一平板或所述第二平板上设置限位爪,所述限位爪的端部具有弯折限位部,车身支架的边沿位于所述弯折限位部内。优选地,上述中冷器管路中,所述中冷器硬管的外表面上设置环形槽,所述硬管贴合板卡置于所述环形槽内,且所述硬管贴合板的内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底面相贴合。优选地,上述中冷器管路中,所述环形槽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与所述硬管贴合板的相对两个侧边沿相挡接。优选地,上述中冷器管路中,所述硬管贴合板的内表面上具有环氧树脂涂覆层,所述中冷器硬管与所述环氧树脂涂覆层接触。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冷器管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中冷器管路包括中冷器硬管、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可拆卸固定于车身支架上,中冷器硬管与固定支架为分体式结构,固定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板、硬管贴合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均具有固定孔,两者通过该固定孔固定连接,以使硬管贴合板夹持于中冷器硬管的外表面上。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内容,上述中冷器管路将中冷器硬管与固定支架改进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因此,安装中冷器管路时,即可根据管路周围的空间,调整中冷器硬管与固定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继而保证中冷器管路的顺利安装。由于上述中冷器管路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中冷器管路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管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爪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硬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中冷器硬管、12-固定支架、13-车身支架、14-限位爪。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冷器管路包括中冷器硬管11和固定支架12,固定支架12可拆卸固定于车身支架13上,中冷器硬管11与固定支架12为分体式结构,固定支架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板、硬管贴合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均具有固定孔,两者通过该固定孔固定连接,以使硬管贴合板夹持于中冷器硬管的外表面上。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当拧动螺栓时,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而硬管贴合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内部的空间将随之发生变化,直至硬管贴合板卡在中冷器硬管11上,使得两者不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为止。固定支架12整体可采用碳素结构钢,经冲压工艺加工而成,以使其自身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中冷器硬管11的制造材料可选取PA66+GF30。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内容,上述中冷器管路将中冷器硬管11与固定支架12改进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因此,安装中冷器管路时,即可根据管路周围的空间,调整中冷器硬管11与固定支架12之间的相对位置,继而保证中冷器管路的顺利安装。固定支架12可通过螺栓固定于车身支架13上,但一般地,两者之间仅设置一个螺栓实现连接,因此该螺栓容易发生松动,继而导致固定支架12相对于车身支架13发生转动。为此,一种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平板或第二平板上设置限位爪14,该限位爪14的端部具有弯折限位部,车身支架13的边沿位于该弯折限位部内。此时,即使螺栓发生松动,由于限位爪14的限制作用,固定支架12不容易相对于车身支架13发生转动。前述硬管贴合板与中冷器硬管11相作用后,一旦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的固定出现松动,那么将导致中冷器硬管11与硬管贴合板之间出现间隙,继而使得中冷器硬管11相对于固定支架12出现相对位移。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出现,可在中冷器硬管11的外表面上设置环形槽,硬管贴合板卡置于该环形槽内,且硬管贴合板的内壁与环形槽的底面相贴合。中冷器硬管11相对于固定支架12出现运动后,当环形槽的侧壁与硬管贴合板相接触时,中冷器硬管11的相对运动被阻止,继而达到前述目的。进一步地,上述环形槽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与硬管贴合板的相对两个侧边沿相挡接。即,环形槽沿着中冷器硬管11的轴向的宽度与硬管贴合板沿着中冷器硬管11的轴向的宽度相等,当中冷器硬管11与固定支架12装配到一起后,两者之间基本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也就更好地降低中冷器硬管11与固定支架12的磨损,同时缓解中冷器管路上产生的异响。可以理解地,无论是将中冷器硬管11和固定支架12装配到一起的过程中,还是中冷器硬管11与固定支架12装配完成并进入使用状态后,两者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相对摩擦,这一摩擦将会增加两者之间的间隙,最终导致两者出现严重的磨损,以及中冷器管路中产生较严重的异响。有鉴于此,可在硬管贴合板的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冷器管路,包括中冷器硬管(11)、固定支架(12),所述固定支架(12)可拆卸固定于车身支架(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硬管(11)与所述固定支架(1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支架(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板、硬管贴合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上均具有固定孔,两者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硬管贴合板夹持于所述中冷器硬管(11)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器管路,包括中冷器硬管(11)、固定支架(12),所述
固定支架(12)可拆卸固定于车身支架(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
器硬管(11)与所述固定支架(1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支架(12)
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板、硬管贴合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
第二平板上均具有固定孔,两者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硬管
贴合板夹持于所述中冷器硬管(11)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或
所述第二平板上设置限位爪(14),所述限位爪(14)的端部具有弯折限
位部,车身支架(13)的边沿位于所述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吴孟兵何延刚张鹤杨德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