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24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35
在本公开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中,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对后侧面构件(18)和中柱(16)进行连接的加强部件(20)。加强部件(20)被构成为,包括加强板(30)、中间连接部件(32)和柱侧部件(34)。加强板(30)与后侧面构件(18)相连接,且其前端部与中间连接部件(32)的后侧面(32a)相连接。中间连接部件(32)的前侧面(32b)与柱侧部件(34)的后端部(34a)被连接在一起。柱侧部件(34)与中柱(16)相连接。

Body structure of convertible top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8年10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190953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文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在内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被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一种用于对由被输入至车身的载荷造成的车身的变形进行抑制的车身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2832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从左右中柱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后半侧构件、被设置于左右后半侧构件的后端部之间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下后面板、和被设置于下后面板与左右后半侧构件之间的滑柱塔形支撑的车身结构。根据该车身结构,コ字型的左右后半侧构件和下后面板作为稳定器而发挥功能,从而可对由从滑柱塔形支撑输入的地面冲击载荷造成的车身的扭曲变形进行抑制。此外,在日本特开2008-6867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车身结构,其中,通过后端部横向构件来对左右后侧面构件进行连接,并将后侧面构件的前端连接在门槛上,并且通过连结杆而对在后侧面构件的上部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身侧面杆和后端部横向构件的左右侧端部进行连接,从而在车身侧面杆与中柱之间配置了侧门杆。根据该车身结构,在发生后方碰撞时,被输入至后端部横向构件的载荷从后侧面构件向门槛传递,并且还经由连结杆、车身侧面杆、侧门杆而被传递至中柱,从而增大了后方碰撞时的载荷的吸收量。另外,以往已知有活顶车辆。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活顶车辆,其概念为,包括能够进行车顶(车篷)的开闭的车辆、以及不具有车顶的车辆。活顶车辆可采用不具有能够成为车身的框架的车顶的状态。因此,在后方碰撞时,并不存在从车顶向中柱(或者前柱)通过的载荷传递路径,被输入至车辆的载荷主要由从后侧面构件通过下边梁(门槛)的载荷传递路径而被传递。由此,在活顶车辆中,会产生在后方碰撞时载荷未被分散从而使得车身易于发生变形的这类问题。为了抑制后方碰撞时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的变形,也考虑到了增大门槛的截面面积。然而,为了获得用于抑制车身变形的足够的效果,将必须大幅增大门槛的截面面积,而当采用这种方式时,则会产生车辆的重量增大的这类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抑制车辆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时,减少后方碰撞时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的变形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身结构为,一种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与下边梁相比靠上方处,对后侧面构件和中柱进行连接。根据该结构,因后方碰撞而被输入至后侧面构件的载荷,除了从后侧面构件向门槛传递之外,还经由加强部件而向中柱被传递。由此,由于载荷被分散了,因此能够减少后方碰撞时的车身的变形量。此外,根据加强部件,由于无需增大活顶车辆的门槛的截面面积,就能够减少后方碰撞时的车身的变形量,因此可在抑制活顶车辆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时,减少后方碰撞时的车身的变形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加强部件包括:加强板,其与所述后侧面构件相连接;柱侧部件,其与所述中柱相连接;中间连接部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柱侧部件之间,且与所述加强板以及所述柱侧部件相连接。根据该结构,因后方碰撞而被输入至后侧面构件的载荷通过后侧面构件→加强板→中间连接部件→柱侧部件→中柱这样的载荷传递路径而向中柱被传递。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加强板、所述中间连接部件以及所述柱侧部件分别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壁部,所述加强板的壁部、所述中间连接部件的壁部以及所述柱侧部件的壁部以连续的方式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根据该结构,通过加强板的壁部、中间连接部件的壁部以及柱侧部件的壁部,从而形成了从后侧面构件起朝向中柱延伸的一系列壁部。由此,由于从后侧面构件起朝向中柱而形成有一系列的(即,没有中空部分的)载荷传递路径,因此提高了载荷传递效率。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加强部件包括:左侧加强板,其与左侧后侧面构件相连接;左侧柱侧部件,其与左侧中柱相连接;左侧中间连接部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左侧加强板和所述左侧柱侧部件之间,并与所述左侧加强板以及所述左侧柱侧部件相连接;右侧加强板,其与右侧后侧面构件相连接;右侧柱侧部件,其与右侧中柱相连接;右侧中间连接部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右侧加强板和所述右侧柱侧部件之间,并与所述右侧加强板以及所述右侧柱侧部件相连接;左右连接部件,其对所述左侧中间连接部件和所述右侧中间连接部件进行连接。根据该结构,在因后方碰撞而有载荷偏向左右方向被输入的情况下,能够使载荷经由左右连接部件而向载荷较少一侧的中柱传递。例如,在有载荷偏向车辆的右侧而被输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右侧后侧面构件→右侧加强板→右侧中间连接部件→左右连接部件→左侧中间连接部件→左侧柱侧部件→左侧中柱这样的载荷传递路径,从而将载荷向左侧中柱进行传递。由此,载荷进一步被分散,从而可减少车身的变形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左右连接部件的左侧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左侧加强板和所述左侧柱侧部件之间,并且与所述左侧加强板以及所述左侧柱侧部件相连接,所述左右连接部件的右侧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右侧加强板和所述右侧柱侧部件之间,并且与所述右侧加强板以及所述右侧柱侧部件相连接。根据该结构,因后方碰撞而被输入至后侧面构件的载荷通过后侧面构件→加强板→左右连接部件的端部→柱侧部件→中柱这样的又一载荷传递路径而向中柱被传递。由此,由于载荷进一步被分散,因此可进一步减少后方碰撞时的车身的变形量。此外,根据该结构,由于左右连接部件的端部位于加强板的前方,因此可使来自后方的载荷易于从加强板被输入至左右连接部件。由此,在因后方碰撞而有载荷偏向左右方向被输入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使得载荷易于被输入至左右连接部件,并经由左右连接部件而将载荷向左右方向有效地进行传递。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后侧面构件与所述活顶车辆的下边梁后端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部件被连接于所述活顶车辆的后车轮罩内部。根据该结构,加强部件成为对上部车身与下部车身进行连接的部分。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上部车身与下部车身的连接,从而提高了车身的刚性。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车辆结构,能够在抑制车辆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时,减少后方碰撞时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的变形量。附图说明图1为活顶车辆的车身的侧视图。图2为加强部件的俯视图。图3为加强部件的后方立体图。图4为加强部件的前方立体图。图5为表示从后侧面构件朝向中柱的一系列壁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顶车辆的车身10的侧视图。在图1(对于图2~图5而言也同样)中,将车辆前后方向设为X轴(X轴的正方向为前方向)、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Y轴(Y轴的正方向为右方向)、以及将车辆上下方向设为Z轴(Z轴的正方向为上方向)。在本说明书中,将车辆前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n具备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与下边梁相比靠上方处,对后侧面构件与中柱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9 JP 2018-1909531.一种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与下边梁相比靠上方处,对后侧面构件与中柱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包括:
加强板,其与所述后侧面构件相连接;
柱侧部件,其与所述中柱相连接;
中间连接部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柱侧部件之间,且与所述加强板以及所述柱侧部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所述中间连接部件以及所述柱侧部件分别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壁部,
所述加强板的壁部、所述中间连接部件的壁部以及所述柱侧部件的壁部以连续的方式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顶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包括:
左侧加强板,其与左侧后侧面构件相连接;
左侧柱侧部件,其与左侧中柱相连接;
左侧中间连接部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左侧加强板和所述左侧柱侧部件之间,并与所述左侧加强板以及所述左侧柱侧部件相连接;
右侧加强板,其与右侧后侧面构件相连接;
右侧柱侧部件,其与右侧中柱相连接;
右侧中间连接部件,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右侧加强板和所述右侧柱侧部件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智纮藤本研也小川训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