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21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板内基座及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所述挡板内基座分别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挡板内基座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加强结构,因此该挡板内基座的强度高、可靠性好。

Baffle inner base and vehicle f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挡板内基座一般通过多个钣金件焊接而成,重量较大,挡板内基座同时是车身前侧的传力部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挡板内基座仍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挡板内基座,该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加强结构,该挡板内基座的强度高、可靠性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挡板内基座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所述挡板内基座分别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件,所述挡板内基座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根据本技术的挡板内基座,挡板内基座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具有加强结构,因此结构强度高,挡板内基座可以提高车身的抗正向碰撞的能力,大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上的加强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的外侧面和所述挡板内基座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相交的加强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包括:挡板内基座本体;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第三搭接板和第四搭接板,所述第一搭接板与所述纵梁的后端搭接固定,所述第二搭接板与所述前围板搭接固定,所述第三搭接板与所述前轮罩搭接固定,所述第四搭接板与所述A柱下内板搭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吸能件,每个所述吸能件内设置有吸能腔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吸能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前围板搭接固定的第五搭接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围板包括:前围板上段部,所述前围板上段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机舱与驾驶室之间;前围板下段部,所述前围板下段部的前端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下段部的后端与所述车辆的地板相连;其中所述前围板的上段部与所述第二搭接板搭接固定,所述前围板的下段部与所述第五搭接板搭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本体构造为朝向内侧凸出的弧形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内基座构造为铝合金件。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因此该车辆的车身的重量轻,车身结构的强度高稳定性好,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同时使该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的左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的右视图。附图标记:挡板内基座100,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第一搭接板111,第二搭接板112,第三搭接板113,第四搭接板114,第五搭接板115,加强筋120,吸能件1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挡板内基座100。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分别与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挡板内基座100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根据本技术的挡板内基座100设置在车身前纵梁的后端,同时挡板内基座100分别与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100是车身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方面挡板内基座100用于连接前围板、前轮罩、A柱下内板和前纵梁,同时挡板内基座100也是车身中重要的传力部件,特别是在车身受到来自前侧的冲击力时,冲击力通过纵梁传递给挡板内基座100,挡板内基座100需要足够高的强度来将冲击力向车身的后侧传递,而根据本技术的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挡板内基座100具有结构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可选地,挡板内基座10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件,采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件作为挡板内基座有利于车身的轻量化。根据本技术的挡板内基座100,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且具有加强结构,因此结构强度高,挡板内基座100可以提高车身的抗正向碰撞的能力,大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挡板内基座100包括: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第一搭接板111、第二搭接板112、第三搭接板113和第四搭接板114,其中,第一搭接板111与纵梁的后端搭接固定,第二搭接板112与前围板搭接固定,第三搭接板113与前轮罩搭接固定,第四搭接板114与A柱下内板搭接固定。第一搭接板111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前侧,且在前后方向延伸,可以与纵梁后端的外侧壁和/或底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搭接板111用于将挡板内基座100与纵梁进行连接,车辆在发生正碰时,第一搭接板111可以将来自前侧的冲击力传递给挡板内基座本体110,保证车身的传力可靠稳定,保护乘员舱内的乘客,减少乘客受到伤害。第二搭接板112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前侧,且第二搭接板112设置在第一搭接板111的上侧,第二搭接板112适于与前围板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搭接板112的至少部分可以深入到前围板中的前围板上段与前围板下段之间,第二搭接板112将前围板与挡板内基座100进行连接,一方面可为前围板提供一个安装位置,同时可以使得车身的前侧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保证车身前侧的密封性。第三搭接板113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上侧,且位于第二搭接板112的外侧,第三搭接板113适于与前轮罩的下侧进行搭接固定,使前轮罩与挡板内基座100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100为前轮罩提供了一个安装位置,同时使得前轮罩与挡板内基座100之间密封,保证前轮罩的下侧与挡板内基座100的连接可靠。第四搭接板114设置在挡板内基座本体110的最外侧,第四搭接板114在前后方向延伸且为竖直平面,第四搭接板114适于与车辆的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挡板内基座100适于将前纵梁与A柱连接,挡板基座可以提高A柱下侧区域的结构强度,在车辆发生真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挡板内基座本体110可以用于传递冲击力,在A柱与纵梁之间形成传力通道,减小驾驶舱的溃缩量,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挡板内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分别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挡板内基座(100)上设置有加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分别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后端、前围板、前轮罩和A柱下内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基座(10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所述挡板内基座(100)上设置有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内基座(100)上的加强筋(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的外侧面和所述挡板内基座(100)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彼此相交的加强筋(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内基座(100)包括:
挡板内基座本体(110);
第一搭接板(111)、第二搭接板(112)、第三搭接板(113)和第四搭接板(114),所述第一搭接板(111)与所述纵梁的后端搭接固定,所述第二搭接板(112)与所述前围板搭接固定,所述第三搭接板(113)与所述前轮罩搭接固定,所述第四搭接板(114)与所述A柱下内板搭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挡板内基座(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翼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