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665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7:29
本申请提供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地板底盖(16)的外部侧端部分(16a),以使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沿前后方向处于其前面位置处的后轮(19b)重叠。侧端部分(16a)包括凹部(20),所述凹部在车辆的竖直方向上从地板底盖(16)的其余部分向上凹入。所述凹部(20)的沿前后方向的前部是打开的,并且所述凹部(20)在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面(22)朝着车辆的后部向下斜向地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位于车辆的下部分中的车体下部结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覆盖车体的底面的底盖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例如,汽车)的车体下部结构之中,传统地,用于覆盖地板下侧的底盖安装在车辆的下部分中。通过安装底盖,车体的底面变平,以在车辆的行驶期间增强车辆的空气动力特征,并且提高车辆的高速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而且,近年来,人们提出了一种结构,其中,底盖的形状使得在车体的底面之下向后流动的行驶气流被矫直,从而提高车体的空气动力特征。一个具体实例是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后轮悬架的前面提供从底盖的表面向下突出的矫直突出部分(见专利文档1)。上述构造显示了在悬架部件与在车体的底面之下流动的行驶气流之间减少碰撞的作用和效果,从而通过后轮悬架减少车体的底面之下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空间的中心中流动的行驶气流中的紊流。现有技术文档专利文档专利文档1:JP-A-2008-26567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众所周知,在车体的底面之下流动的行驶气流与行驶(旋转)的后轮碰撞,因此变成紊流,从而大幅影响车辆的空气动力特征。行驶气流与后轮之间的碰撞基本上不可避免。然而,本专利技术人热切地进行研究,并且发现通过允许相对于后轮以尽可能矫直的状态向下引导行驶气流,可提高空气动力特征。与在专利文档1中一样,可预期在后轮的前面提供矫直突出部分,以提高空气动力特征。然而,与在专利文档1中一样,设置成从底盖的表面向下突出的矫直突出部分可或多或少对行驶气流造成阻力,并且可能不利地影响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而且,底盖表面的高度(其与路面相距的距离)和矫直突出部分的尺寸(形状)根据车辆型号等不同而以多种方式显示了其最高效果。由于矫直突出部分向下突出,所以容易受到来自最小离地间隙方面的限制的影响。包括矫直突出部分的尺寸或底盖的高度的布局还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可能不能完全显示底盖的矫直效果。根据专利文档1的专利技术的目标基本上在于,抑制行驶气流与悬架机构的碰撞,但未提及由于行驶气流与后轮的碰撞造成的紊流。根据上述情况,已经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该下部结构被构造为受到来自最小离地间隙方面的限制的最小影响,这可抑制由于与轮的碰撞造成的行驶气流的紊流,并且可提高空气动力特征。解决问题的方式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所述车体下部结构具有底盖,用于覆盖车辆的地板的下侧,其中,所述底盖的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部分设置成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车轮中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于前面的车轮重叠;所述底盖的所述侧端部分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部分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相对于底盖的其他部分沿车辆的竖直方向向上凹入;并且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部是打开的,而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面朝向车辆的后部向下斜向地倾斜。在第一方面中,行驶气流与车轮的碰撞减少,据此,抑制了行驶气流中的紊流。而且,没有从底盖的表面向下突出的部分。因此,来自最小离地间隙的限制的影响最小,并且对行驶气流的阻力不会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面是倾斜的,以便具有在车轮之下穿过的延伸部分。在第二方面中,行驶气流与车轮的碰撞更可靠地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面被设置在与车轮向前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在第三方面中,行驶气流与车轮的碰撞更可靠地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一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其中,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面包括朝外凸出的弯曲表面。在第四方面中,行驶气流与车轮的碰撞更可靠地减少。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可使得行驶气流与车轮的碰撞最小化,以高效地抑制行驶气流中的紊流,而不增大对行驶气流的阻力。因此,可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体的下部分的示意性构造的透视图。图2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地板底盖的平面图。图3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地板底盖的侧视图。图4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地板底盖的侧视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倾斜部分的示图。图6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倾斜部分的改进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体的下部分的示意性构造的透视图。图2为示出地板底盖的构造的平面图。图3为示出在图2中沿着箭头线A-A’所示的地板底盖的构造的侧视图。图4为示出在图2中沿着箭头线B-B’所示的地板底盖的构造的侧视图。如图1到图4中所示,用于覆盖发动机室12的下表面和前保险杠13的下表面的前底盖14设置在车辆10(其为汽车)的车体11的下部分的前面中。用于覆盖车辆10的地板(车辆车厢)15的底面的地板底盖16设置在前底盖14的后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从发动机室12向后延伸的排气管17、消音器18等设置在车体11的底面的沿车辆10的横向的中心内。因此,地板底盖16设置为在排气管17等的两侧(右侧和左侧)上独立安装的部件。地板底盖16设置成覆盖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车轮19(前轮19a和后轮19b)重叠的区域(即,在图2中位于虚线外面的区域)。即,连续地设置地板底盖16,直至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与车轮19覆盖的区域,以使得地板底盖16的在车辆10的横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分16a覆盖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在后轮19b的前面与车轮19重叠的以上区域。在地板底盖的侧端部分16a中,侧端部分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前部分构成凹部20,所述凹部相对于地板底盖16的其他部分朝着车体11(向上)凹入。凹部20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前部以及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其外侧打开。换言之,地板底盖的侧端部分16a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部分形成为阶梯状。结果,地板底盖16的侧端部分16a被构造成使得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后部分构成凸部21,该凸部相对于凹部20向下突出。将这些凸部21设置成不从地板底盖16的表面中突出。凹部20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面(即,用作凹部20与凸部21之间的边界的端面)22朝着车辆的后部向下斜向地倾斜。即,地板底盖16的端面22构成倾斜部分23,该倾斜部分相对于车体11的底面在车辆中向后并且向下以预定的角度θ倾斜。通过车辆10的这种车体下部结构,在地板底盖16的侧端部分16a之下穿过的行驶气流沿着地板底盖16的倾斜部分23(端面22)平稳地向下前进,并且在与地板底盖16隔开的低位置处向后流动,如图4中的实线所示。因此,行驶气流与后轮19b的碰撞明显减少,并且可抑制由于行驶气流与后轮19b的碰撞造成的行驶气流中的紊流。因此,可提高车辆10的空气动力特征。而且,如在图4中的虚线所示,如果在地板底盖16的侧端部分16a中既没有凹部又没有倾斜部分,那么行驶气流在地板底盖16的表面附近流动,从而与后轮19b碰撞,造成产生紊流的趋势。而且,通过本专利技术,在地板底盖16中提供凹部20,并且形成有朝着车辆的后部向下斜向地倾斜的倾斜部分23,从而对行驶气流进行矫直。即,能够使得行驶气流的流动在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所述车体下部结构具有底盖,用于覆盖车辆的地板的下侧,其中,所述底盖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分设置成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与车轮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于前面的车轮重叠;所述底盖的侧端部分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分由凹部构成,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底盖的其他部分沿车辆的竖直方向向上凹入;并且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部是打开的,而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面朝向车辆的后部向下斜向地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14 JP 2012-0299971.一种车辆的车体下部结构,所述车体下部结构具有底盖,用于覆盖车辆的地板的下侧,其中,所述底盖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分设置成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与车轮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于前面的车轮重叠;所述底盖的侧端部分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分由凹部构成,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底盖的其他部分沿车辆的竖直方向向上凹入;并且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部是打开的,而所述凹部的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端面朝向车辆的后部向下斜向地倾斜,使得所述底盖的侧端部分的在所述车辆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岛隆哉三崎利次吉村幸祐登里卓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