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242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车辆前部结构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每个均具有前侧连接部分、后侧连接部分和外侧切除部分,其中所述前侧连接部分被设置在车辆纵向方向前侧处,并且接合到散热器支架的第一接合部和接合到下方部件的第二接合部在所述前侧连接部分处形成,所述后侧连接部分被设置在车辆纵向方向后侧处,并且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在所述后侧连接部分处形成,并且所述外侧切除部分被从车辆横向方向外侧切除,并且所述外侧切除部分被形成在沿着车辆纵向方向处于前侧连接部分和后侧连接部分两者的第二接合部之间的位置处。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ront structure of a vehicle. The front structure of a vehicle includes a connecting part, each of which has a front connection part, a rear connection part and a lateral excision part. The front connection part is set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vehicle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joint part of the radiator bracket and the second joint part of the lower part. The rear connection part is formed at the front connection part. The connection section is set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vehicl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joints are formed at the rear side connection section, and the lateral excision section is excised from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vehicle, and the lateral excision section is formed at the position between the front connection section and the second joint of the rear connection section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Pl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部结构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具有前纵梁的车辆前部结构中,第6112087号日本专利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支撑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架被设置在这对前纵梁之间,其中上述前纵梁在车辆前部的车辆横向方向两侧处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由在凸缘部分处接合到一起的内部面板和外部面板构造而成的下方部件被设置在前纵梁的车辆下侧处。由于下方部件的凸缘部分和散热器支架被直接地接合,所以车辆前部的刚性得到改进。在第6112087号日本专利中,由于下方部件的凸缘部分和散热器支架被直接地接合到一起,所以车辆前部的刚性得到改进。因此,例如,即使在来自车辆前侧的碰撞负荷被传递以便相对于车辆中心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偏移并且负荷被沿着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倾斜的方向传递的情形中,下方部件的侧向倾倒仍然能够受到抑制。然而,与不在此处设置凸缘部分的表面处的压缩强度相比,下方部件的在此处设置凸缘部分的表面的压缩强度是高的。因此,在正面碰撞时,包括在偏置碰撞时,从稳定下方部件变形模式的观点看,存在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副框架(16),所述副框架(16)构成悬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副框架(16)被设置在前纵梁(14)的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处,所述前纵梁(14)在车辆前部的两个车辆横向方向外侧处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下方部件(18),所述下方部件(18)从所述副框架(16)的前端部分朝向车辆前侧延伸;散热器支架(28),所述散热器支架(28)被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4)的车辆横向方向内侧处,并且所述散热器支架(28)在车辆正视图中以矩形框架的形状形成;以及连接部件(50),所述连接部件(50)每个均具有前侧连接部分(70)、后侧连接部分(72)和外侧切除部分(74),其中所述前侧连接部分(7...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2 JP 2017-198338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副框架(16),所述副框架(16)构成悬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副框架(16)被设置在前纵梁(14)的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处,所述前纵梁(14)在车辆前部的两个车辆横向方向外侧处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下方部件(18),所述下方部件(18)从所述副框架(16)的前端部分朝向车辆前侧延伸;散热器支架(28),所述散热器支架(28)被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4)的车辆横向方向内侧处,并且所述散热器支架(28)在车辆正视图中以矩形框架的形状形成;以及连接部件(50),所述连接部件(50)每个均具有前侧连接部分(70)、后侧连接部分(72)和外侧切除部分(74),其中所述前侧连接部分(70)被设置在车辆纵向方向前侧处,并且接合到所述散热器支架(28)的第一接合部(58)和接合到所述下方部件(18)的第二接合部(64)在所述前侧连接部分(70)处形成,所述后侧连接部分(72)被设置在车辆纵向方向后侧处,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58)和所述第二接合部(64)在所述后侧连接部分(72)处形成,并且所述外侧切除部分(74)被从车辆横向方向外侧切除,并且所述外侧切除部分(74)被形成在沿着所述车辆纵向方向处于所述前侧连接部分(70)和所述后侧连接部分(72)两者的所述第二接合部(64)之间的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64)的接合强度低于所述第一接合部(58)的接合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64)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接合部(58)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位置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散热器支架(28)包括散热器支架下部(32),所述散热器支架下部(32)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构成所述散热器支架(28)的下部,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58)将所述下方部件(18)与所述散热器支架下部(3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散热器支架(28)包括:散热器支架下部(32),所述散热器支架下部(32)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构成所述散热器支架(28)的下部;散热器支架上部(30);以及散热器支架侧部(34),所述散热器支架侧部(34)将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30)和所述散热器支架下部(32)的左端部分及右端部分两者竖直地连接,并且所述散热器支架侧部(34)构成所述散热器支架(28)的车辆横向方向侧部,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58)将所述下方部件(18)与所述散热器支架侧部(3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50)具有:侧壁部分(52),所述第二接合部(64)在所述侧壁部分(52)处形成,并且所述侧壁部分(52)在车辆竖直方向和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以及下壁部分(54),所述第一接合部(58)在所述下壁部分(54)处形成,并且所述下壁部分(54)在车辆横向方向和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下壁部分(54)与所述侧壁部分(52)一起形成接触所述下方部件(18)的脊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50)具有横向壁部分(68),所述横向壁部分(68)在所述车辆横向方向和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横向壁部分(68)将所述侧壁部分(52)与所述下壁部分(54)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件(50)具有联接部分(76),所述联接部分(76)的在所述车辆横向方向或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前侧连接部分(70)和所述后侧连接部分(72)的对应的尺寸,并且所述联接部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冈孝启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