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夹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44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夹爪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贯穿上下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三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夹持多种尺寸或形状的物品,结构设计合理,且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时无需针对不同的物品频繁更换大小合适的夹爪,适用范围广,操作便利,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夹爪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夹爪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夹爪作为机械臂的末端夹取和移送机构,在工业自动化装配、加工或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进行工件的装配、加工或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夹爪将工件进行固定,现有的夹爪一般是设有一个作为基础的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夹持工件,夹爪能够沿着与限位块平行的方向运动,让限位块与工件的一个端面接触并夹紧,实现工件的固定。但是上述现有夹爪却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主要为单个产品制作,兼容性较小,无法夹持异型物品;2、同一工序的仅能夹持同一尺寸的产品,无法夹持不同尺寸产品。以上缺陷造成使用者会浪费时间去更换不同的夹爪或者是需要改用人力来实现较为困难的工作,费时费力,造成工作效率低,同时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或形状、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新型夹爪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夹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第一夹持端面、第二夹持端面、第三夹持端面、第四夹持端面,所述第一夹持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端面与所述第四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贯穿上下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三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均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臂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四夹持臂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弹性件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弹性件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进行限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上分别设有第一运动限位销与第二运动限位销,对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提高工作稳定性。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分别设有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对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的运动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可有效避免抓取过程中对设备造成损坏。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四弹性件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和所述第四限位块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进行限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所述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动作。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分别设有第一运动限位螺丝与第二运动限位螺丝,对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提高工作稳定性。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臂上设有辅助导轨,所述辅助导轨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夹持端面与所述第四夹持端面为弧面。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弧面为“V”型弧面,能够更好的抓取圆棒、圆杆、圆柱形等物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新型夹爪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贯穿上下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三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均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因而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的相互配合夹持多种尺寸或形状的物品,结构设计合理,且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时无需针对不同的物品频繁更换大小合适的夹爪,适用范围广,操作便利,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夹爪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夹爪装置处于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夹爪装置处于夹紧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中”、“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新型夹爪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也是一种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夹爪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0、第一夹持臂21、第二夹持臂22、第三夹持臂23、第四夹持臂24,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第一夹持端面210、第二夹持端面220、第三夹持端面230、第四夹持端面240,所述第一夹持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端面与所述第四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贯穿上下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三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31,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32,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均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是任何具有动力驱动功能的结构,如气缸或者电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气缸驱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臂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41,所述第四夹持臂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块42,所述第一弹性件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弹性件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进行限位。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上分别设有第一运动限位销51与第二运动限位销52,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夹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第一夹持端面、第二夹持端面、第三夹持端面、第四夹持端面,所述第一夹持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端面与所述第四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贯穿上下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三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均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夹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夹持臂、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第一夹持端面、第二夹持端面、第三夹持端面、第四夹持端面,所述第一夹持端面与所述第二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端面与所述第四夹持端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分别具有贯穿上下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三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三夹持臂、所述第四夹持臂均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配合实现夹紧与张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夹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臂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四夹持臂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弹性件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弹性件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夹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上分别设有第一运动限位销与第二运动限位销,对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运动行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钱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首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