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运稳定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稳定用气缸和稳定用压板;支撑框架竖向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杆上;稳定用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且该稳定用气缸的推杆朝向两根夹持杆之间的下方位置处,推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按压至夹持在两个夹持杆上的发动机缸盖表面的稳定用压板。上述转运稳定机构在使用时,通过稳定用气缸伸出推杆来将稳定用压板推出,并使得稳定用压板按压至夹持在两个夹持杆上的发动机缸盖表面,这样一来,稳定用压板与两根夹持杆之间配合来对发动机缸盖从横向和竖向上形成锁紧,保持发动机缸盖转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缸盖辅助加工运输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的缸体由铸造加工工艺制得。生产加工时,首先通过铸造来获得能够对接并构成缸体的两个缸盖;随后对各个缸盖进行精加工(去除表面毛刺,提高孔精度等),缸盖在精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转运装置进行输送。目前,缸盖的转运装置主要通过辊筒式传送带来转运,如公告号为CN204355622U,名为“一种发动机缸体的转运推车”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括轨道、支架过渡滚道平台和可转动滚道平台,所述轨道设置在支架底部,所述过渡滚道平台设在支架顶部并与轨道平行,所述可转动滚道平台转动连接于支撑轴顶部并与过渡滚道平台高度相同,支撑轴底部固定在支架上。但上述发动机缸体的转运推车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1、轨道、支架过渡滚道平台和可转动滚道平台需设置在地面,故占用地面面积较大。2、该转运推车的自身体积较大,耗材较多。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采用吊装在吊运设备的挂钩上的机械夹爪来对发动机缸盖进行转运,从而占用更好地面面积,并获得更高的空间利用率。该机械夹爪包括一根横向支撑杆,且在该横向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中部上方设置吊环,在该横向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两端上方设置夹持用气缸,下方设置上端与两个夹持用气缸的推杆外端固定相连的两根夹持杆,两根夹持杆的下端内侧横向凸起形成有插接柱,夹持用气缸能够使得两根夹持杆之间作相对远离或靠拢来放开或夹持发动机缸盖。但采用上述机械夹爪转运的发动机缸盖容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着插接柱翻转,并容易因此产生较大的动作幅度,导致发动机缸盖从机械夹爪上掉落。基于此,如何在采用上述机械夹爪转运发动机缸盖时,有效防止发动机缸盖自行翻转,使得转运过程更为平稳的转运稳定机构,是需要进一步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采用上述机械夹爪转运发动机缸盖时,有效防止发动机缸盖自行翻转,使得转运过程更为平稳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稳定机构整体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撑杆的下侧且位于两根夹持杆之间的位置;所述转运稳定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稳定用气缸和稳定用压板;所述支撑框架竖向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杆上;所述稳定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该稳定用气缸的推杆朝向两根夹持杆之间的下方位置处,所述推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按压至夹持在两个夹持杆上的发动机缸盖表面的所述稳定用压板。上述转运稳定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操控稳定用气缸伸出推杆来将稳定用压板推出,并使得稳定用压板按压至夹持在两个夹持杆上的发动机缸盖表面,这样一来,稳定用压板与两根夹持杆之间配合来对发动机缸盖从横向和竖向上形成锁紧,保持发动机缸盖转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垂直固定在横向支撑杆的下侧的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为在横向支撑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条形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垂直固定连接在两根支撑柱下端之间;所述稳定用气缸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稳定用气缸的推杆贯穿所述安装板。上述支撑框架的结构简单,且依靠两根支撑柱之间的间隙空间形成稳定用气缸的安装空间,并通过固定连接在两根支撑柱下端之间的安装板来固定安装稳定用气缸,这样,可使得推杆所受的反作用力能够传导经安装板传递至两根支撑柱来分担,提升推杆能够承受的推压反作用力,从而提升发动机缸盖转运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上述转运稳定机构还包括导向限位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板面的导向套筒,所述安装板上具有与所述导向套筒的通孔贯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套管内滑动插接设置有一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稳定用压板的背侧面,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为限位端。上述导向套筒与导向杆相配合的结构,不仅能够对稳定用压板的行程进行导向,有效防止稳定用压板与发动机缸盖之间因非面接触导致稳定用压板偏斜的情形发生,使得稳定用压板的结构更为可靠。此外,因导向杆的上端为限位端,这样一来,即可对稳定用压板的行程进行限位,防止稳定用压板过度按压发动机缸盖致使两根夹持杆上的插接柱承受过大的压力,确保稳定用压板按压处在合适的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筒为在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分布于稳定用气缸两侧的两个;还包括行程调节结构,所述行程调节结构包括套环、调节螺栓、锁紧螺母和抵挡块;所述套环套在所述稳定用气缸外部,且所述套环与两个导向套筒中滑动插接的导向杆的上端固定相连并构成该导向杆的限位端;所述套环上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柱上位于插接孔两旁的部分螺纹旋接有所述锁紧螺母并使得该调节螺栓锁紧;所述安装板上正对所述调节螺栓的下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用于与调节螺栓相抵的所述抵挡块。实施上述调节结构后,调节螺栓形成了套环与安装板上固定的抵挡块之间的抵挡杆,故通过调节锁紧螺母即可对调节螺栓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套环与抵挡快之间的最少间隔距离,即对稳定用气缸的推杆的伸出量形成调节,使得采用上述调节结构的转运稳定机构,能够适应并用于与按压各种型号的发动机缸盖,提升实用性。作为优选,所述稳定用压板为八至十五毫米厚的不锈钢板。这样一来,使得不锈钢板具有更高硬度的同时;也具有更大的重量,从而能够在稳定用压板按压至发动机缸盖的过程中,使得机械夹爪的重心也随之下移,提升转运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的机械夹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的机械夹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5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的机械夹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处放大图。图7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的机械夹爪的夹持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省略夹持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D处放大图。图1至图9中标记为:1发动机缸盖;2吊环;3连接板;夹持机构:40插接柱、41横向支撑杆、42夹持杆、43导轨、44滑块、45连接套筒、46连接柱、47连接块、48夹持用气缸;转运稳定机构:50支撑柱、51安装板、52稳定用气缸、53稳定用压板、54导向套筒、55导向杆、56套环、57调节螺栓、58锁紧螺母、59抵挡块;控制按钮设置结构:60斜撑支架、61按钮盒、62连接杆、63安装杆;翻转结构:70支承块、71翻转板、72翻转齿轮、73驱动齿轮、74翻转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的机械夹爪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如图1至图9所示:发动机缸盖转运用的机械夹爪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发动机缸盖转运用的机械夹爪,包括横向支撑杆41、吊环2和夹持机构;所述横向支撑杆41整体呈条形且长度大于发动机缸盖1的长度;所述横向支撑杆41长度中部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所述吊环2;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杆42和夹持用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稳定机构整体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撑杆的下侧且位于两根夹持杆之间的位置;所述转运稳定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稳定用气缸和稳定用压板;所述支撑框架竖向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杆上;所述稳定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该稳定用气缸的推杆朝向两根夹持杆之间的下方位置处,所述推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按压至夹持在两个夹持杆上的发动机缸盖表面的所述稳定用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稳定机构整体固定安装在横向支撑杆的下侧且位于两根夹持杆之间的位置;所述转运稳定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稳定用气缸和稳定用压板;所述支撑框架竖向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杆上;所述稳定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该稳定用气缸的推杆朝向两根夹持杆之间的下方位置处,所述推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按压至夹持在两个夹持杆上的发动机缸盖表面的所述稳定用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垂直固定在横向支撑杆的下侧的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为在横向支撑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条形板状结构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垂直固定连接在两根支撑柱下端之间;所述稳定用气缸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稳定用气缸的推杆贯穿所述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转运用机械夹爪的转运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限位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包括垂直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典果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