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1265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包括缸头盖本体,缸头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二次补气的补气通道,缸头盖本体上一体成形设置有与补气通道连通并用于安装补气阀的补气阀安装腔;将补气阀安装设置在缸头盖上,并经过形成于缸头盖内部的补气通道向位于缸头的发动机排气道内补气,不但可保证补气顺畅,而且补气阀距排气道有一定距离,排气道处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对补气阀的影响大大降低,从而延长补气阀的使用寿命;而且整体结构紧凑,经补气通道内进入的新鲜空气可自内部流经缸头盖,对缸头盖具有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补气缸头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补气缸头盖。
技术介绍
发动机补气缸头盖是摩托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安装气门和摇臂等部件。传统的摩托车发动机在点燃压缩混合气做功后还有部分混合气并没有完全燃烧,而是经过排气管排放到大气里面,这样既浪费了汽油燃料还产生了较大的空气污染物。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发动机二次燃烧系统,即设置补气系统,在靠近发动机缸头的排气口位置处设置二次补气口,并在二次补气口处安装补气阀,由于二次补气阀和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的排气口太过靠近,而排气口温度过高、压力大,很容易造成二次补气阀的密封橡胶、簧片老化失效;而且,在有些水冷摩托车发动机的缸头处由于在排气道附近设置有冷却水道,直接在排气口附近钻孔形成二次补气口的做法很可能会对冷却水道造成破坏,如果对冷却水道避让,又会大大增加加工难度,成本也会增加。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发动机补气缸头盖进行改进,使其参与发动机的二次补气过程,以大大降低在二次补气过程中补气阀所受到的压力和温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使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其可参与到发动机的二次补气过程,以大大降低在二次补气过程中补气阀所受到的压力和温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使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本技术的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包括缸头盖本体,缸头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二次补气的补气通道,缸头盖本体上一体成形设置有与补气通道连通并用于安装补气阀的补气阀安装腔。进一步,补气阀安装腔内设置用于防止补气通道内高温废气产生的火星上窜的防火单元。进一步,补气阀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防火单元的安装座。进一步,缸头盖本体在位于补气阀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对防火单元安装进行定位的定位件。进一步,定位件为一体成形于所述补气阀安装腔底部并向上延伸的定位柱。进一步,防火单元为防火网,防火网上设置有通气孔和用于与定位柱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补气通道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将补气阀安装设置在缸头盖上,并经过形成于缸头盖内部的补气通道向位于缸头的发动机排气道内补气,不但可保证补气顺畅,而且补气阀距排气道有一定距离,排气道处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对补气阀的影响大大降低,从而延长补气阀的使用寿命;而且整体结构紧凑,经补气通道内进入的新鲜空气可自内部流经缸头盖,对缸头盖具有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防火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防火网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补气流动方向,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包括缸头盖本体1,缸头盖本体1内设有用于二次补气的补气通道2,缸头盖本体1上一体成形设置有与补气通道2连通并用于安装补气阀的补气阀安装腔3;缸头盖安装在缸头4上,将补气阀直接安装在补气阀安装腔3内,不但便于装配,而且相当于将补气阀安装在缸头盖内,不会增加缸头盖的整体体积,结构变得相当紧凑;发动机在做功的过程中,发动机排气道会产生正、负压交替变化气压,当产生负压时,补气阀内部被负压吸开,外界新鲜空气会沿着自缸头盖的补气通道2向缸头4的补气通道5进入发动机排气道6,以辅助排气口可燃物二次燃烧,流经缸头盖和缸头4的新鲜空气可对缸头盖和缸头4具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当发动机排气道6产生负压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会瞬时沿着补气通道2上窜,由于高温高压燃气需自下而上经缸头4流向缸头盖,其流经路径变长,在上窜过程中会损失一定的热量和压力,从而对补气阀的影响大大降低;另外,补气阀包括补气阀盖12、定位安装于补气阀安装腔内并向腔体底部单向开启的阀片13和固定在补气阀安装腔内并用于对阀片开启度限位的限位片14;补气阀还包括密封胶体15和螺钉16,补气阀安装腔内设置有阀座,螺钉将限位片、阀片和密封胶体固定并安装在阀座上,然后阀盖固定在补气阀安装腔的上开口处形成安装。本实施例中,补气阀安装腔3内设置用于防止补气通道2内高温废气产生的火星上窜的防火单元7;当发动机排气道6产生负压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会瞬时沿着补气通道2上窜,而高温燃气有可能会产生火星,当遇到防火单元7时,会阻断火星的上窜,从而保证补气阀的部件不会被火焰灼伤。本实施例中,补气阀安装腔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防火单元7的安装座8;形成较好的安装结构,可将防火单元7直接安装在安装座上,便于装配,安装座为形成于补气阀安装腔3内侧壁上的凸台结构。本实施例中,缸头盖本体1在位于补气阀安装腔3内还设置有用于对防火单元7安装进行定位的定位件9;定位件9为一体成形于补气阀安装腔3底部并向上延伸的定位柱;定位件9可对防火单元7的安装进行定位,以防止其晃动,而定位件9为与缸头盖一体成形的定位柱,不但便于制造,而且结构强度高,容易实现。本实施例中,防火单元7为防火网,防火网上设置有通气孔10和用于与定位柱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孔11;防火网为板状结构,其为现有技术防火材料制成,防火网上通过通气孔实现补气,并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实现其自身的定位安装。本实施例中,补气通道2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通道;容易加工,且补气的流通路径较为顺畅,不会造成阻碍或延时。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补气缸头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头盖本体,所述缸头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二次补气的补气通道,所述缸头盖本体上一体成形设置有与补气通道连通并用于安装补气阀的补气阀安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头盖本体,所述缸头盖本体内设有用于二次补气的补气通道,所述缸头盖本体上一体成形设置有与补气通道连通并用于安装补气阀的补气阀安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阀安装腔内设置用于防止补气通道内高温废气产生的火星上窜的防火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补气缸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阀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防火单元的安装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补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扬郑炳方张春洲黄世明何家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