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A柱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68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围A柱结构和车辆,所述侧围A柱结构包括:A柱内板;A柱加强板,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相连;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与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通风窗上横梁,所述通风窗上横梁与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及所述A柱内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围A柱结构,可以保证碰撞力的有效传递,侧围A柱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性能更好,从而可以降低侧围A柱结构的各个部件的料厚或材料牌号等级,有助于提升车辆的轻量化水平和碰撞安全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Side A column structur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围A柱结构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侧围A柱结构和设置有该侧围A柱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侧围A柱是车身力传导的重要部件,相关技术中,受限于整车的焊接顺序,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与A柱加强板无法进行连接,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和通风窗上横梁只能与A柱区域的A柱内板连接,A柱内板的强度有限,使得侧围A柱的力传导通道断开,存在碰撞失效风险,且在设计A柱内板与A柱加强板时,需要使用料厚较厚的材料,不利于提升整车的轻量化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侧围A柱结构以优化侧围A柱结构的传力通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围A柱结构,包括:A柱内板;A柱加强板,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相连;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与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通风窗上横梁,所述通风窗上横梁与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及所述A柱内板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围A柱结构还包括:前门上铰链加强板,所述前门上铰链加强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相连,且设在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前门上铰链加强板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围A柱结构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围A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内板(2);A柱加强板(3),所述A柱加强板(3)与所述A柱内板(2)相连;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1);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1)与所述A柱加强板(3)之间;通风窗上横梁(4),所述通风窗上横梁(4)与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1)及所述A柱内板(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A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内板(2);A柱加强板(3),所述A柱加强板(3)与所述A柱内板(2)相连;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1);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1)与所述A柱加强板(3)之间;通风窗上横梁(4),所述通风窗上横梁(4)与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座本体(1)及所述A柱内板(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A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门上铰链加强板(6),所述前门上铰链加强板(6)与所述A柱加强板(3)相连,且设在所述A柱加强板(3)与所述A柱内板(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A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上铰链加强板(6)与所述A柱内板(2)形成盒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A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上铰链加强板(6)与所述A柱加强板(3)随形,且与所述A柱加强板(3)之间具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A柱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A柱加强板(3)的外表面相连,所述前门上铰链加强板(6)与所述A柱加强板(3)的内表面相连。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庆榜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