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葡激酶衍生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699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基因工程及生物溶栓药物制备技术范围的涉及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活性的葡激酶衍生体和制备方法。公开了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活性的葡激酶衍生体的核苷酸序列。其制备方法为利用基因体外重组技术将RGD序列、水蛭素的C末端序列与构建的低抗原性高活性SAK突变体基因相融合,同时引入Xa因子切割位点和柔性连接臂,将其C末端氨基酸进行修饰,另外添加一个赖氨酸。利用双酶切和PCR对构建的突变体碱性鉴定,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获得高效表达的重组SAK衍生体。该衍生体具备了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阻断凝血酶活性的功能,为研制新一代溶栓药物奠定了基础,同时将大大拓展新型SAK衍生体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学及生物溶栓药物制备技术范围,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病因。目前市售的溶栓药物在溶栓效果、特异性、毒副作用和药物价格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天然的葡激酶(Staphylokinase,SAK)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原性噬菌体合成的一种单链蛋白,由136个氨基酸组成,无二硫键,分子量15.5kDa。20世纪90年代,SAK的纤维蛋白选择性被发现,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研究表明,SAK是在溶栓效果和特异性上唯一可与tPA媲美的新型溶栓药物,但由于它属于外源蛋白,在临床使用中,尤其是多次应用时其抗原性对疗效有很大的影响。另外,有些病人还出现溶栓后再次堵塞的情况。我们承担的国家一类新药重组葡激酶(rSAK)研究目前已进入II期临床实验。与国外同行一样,在临床前动物试验阶段和目前的临床研究中,都发现了其抗原性对溶栓效果的影响。同时,从血栓的形成和溶栓机理方面分析,如果将溶栓和抗凝的功能有机地结合,则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对其抗原性的系统分析、阐明及其利用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活性的葡激酶衍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葡激酶衍生体的核苷酸序列如下:AAAGGCGATGACGCGAGTTATTTTGAACCAACAGGCLysGlyAspAspAlaSerTyrPheGluProThrGlyCCGTATTTGATGGTAAATGTGACTGGAGTTGATGGTAAAGGAAATGAATTGCTATCCCCTCGTTATProTyrLeuMetValAsnValThrGlyValAspGlyLysGlyAsnGluLeuLeuSerProArgTyrGTCGAGTTTCCTATTAAACCTGGGACTACACTTACAAAAGAAAAAATTG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刚邹民吉王旻蔡欣王金凤陈光宇刘深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