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和具有它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618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和具有它的车辆。该悬架系统包括:前滑柱;横向稳定杆,所述横向稳定杆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左右两个所述前滑柱之间;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设置在同侧的所述前滑柱与所述横向稳定杆之间,且所述连杆的阻尼可变。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左右车轮之间具有垂向相对位移,此时连杆的阻尼较小,使得横向稳定杆对车轮垂向刚度的影响尽量小,因此有利于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当车辆高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此时连杆的阻尼较大,使得连杆形成刚性支撑,由此有利于保证车辆的侧倾角刚度和操纵稳定性。

A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a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和具有它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和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车辆的固有振动频率以改善行驶平顺性,现代车辆悬架的垂直刚度一般设计较低,从而造成车辆的侧倾角刚度较低,由此导致车辆转弯时车身侧倾较为严重,影响操纵稳定性。为此,现代车辆多使用横向稳定杆来加大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以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当车辆左右车轮同向等幅跳动时,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左右车轮有垂向的相对位移时,横向稳定杆能够增加悬架系统的侧倾角刚度,减小车辆转向时车身的侧倾角,从而提高操纵稳定性。但是,当前的横向稳定杆同时产生一些不利因素,当车辆在坑洼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左右轮之间有垂向相对位移,由于横向稳定杆的作用,增加了车轮处的垂向刚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包括:前滑柱;横向稳定杆,所述横向稳定杆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左右两个所述前滑柱之间;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设置在同侧的所述前滑柱与所述横向稳定杆之间,且所述连杆的阻尼可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左右车轮之间具有垂向相对位移,此时连杆的阻尼较小,使得横向稳定杆对车轮垂向刚度的影响尽量小,因此有利于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当车辆高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此时连杆的阻尼较大,使得连杆形成刚性支撑,由此有利于保证车辆的侧倾角刚度和操纵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杆为阻尼器。使用阻尼器代替传统的刚性结构,有利于提升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两端的铰接结构。连杆本体通过位于上端的铰接结构与前滑柱相连,通过位于下端的铰接结构与横向稳定杆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本体包括:活塞杆和工作缸,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工作缸移动以改变所述连杆的阻尼。可选地,所述铰接结构为球头销组件。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球头销组件包括:球头销壳体和球头销。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球头销壳体与所述连杆本体相固定,所述球头销相对于所述球头销壳体可转动。球头销壳体与连杆本体通过焊接方式相固定,球头销相对于球头销壳体可向多个方向转动,由此,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前滑柱与横向稳定杆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可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可选地,两个所述球头销的朝向相反。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连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悬架系统10、前滑柱1、横向稳定杆2、连杆3、连杆本体31、活塞杆311、工作缸312、铰接结构(球头销组件)32、球头销壳体321、球头销322、副车架4、橡胶衬套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10。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10可以包括前滑柱1、横向稳定杆2和连杆3。横向稳定杆2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左右两个前滑柱1之间,每个连杆3设置在同侧的前滑柱1与横向稳定杆2之间,具体而言,位于左边的连杆3连接左侧前滑柱1与横向稳定杆2的左端,位于右边的连杆3连接右侧前滑柱1与横向稳定杆2的右端。此外,连杆3的阻尼可变。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左右车轮之间具有垂向相对位移,此时连杆3的阻尼较小,使得横向稳定杆2对车轮垂向刚度的影响尽量小,因此有利于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当车辆高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此时连杆3的阻尼较大,使得连杆3形成刚性支撑,由此有利于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换言之,连杆3的阻尼特性可变,以便车辆行驶在不同路况时,达到车辆行驶所需要的侧倾角刚度及行驶平顺性。具体而言,通常在低速工况下,连杆3的阻尼力较低,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由于连杆3阻尼力值在低速下设定为阻尼力值较低,因此只会小幅增加此时的悬架刚度。通过对阻尼力进行标定调校,可将横向稳定杆2对悬架刚度的影响降到最低,即最低限度地影响车辆的行驶平顺性,车辆行驶较平顺。进一步地,在高速工况下,连杆3的阻尼力较高。当车辆高速行驶在较大坑洼路面时,连杆3工作在较高速的工况下,此时应将连杆3的阻尼力值设定较高,使得连杆3形成刚性支撑,由此可保证悬架系统10的侧倾角刚度,从而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说的阻尼指的是拉伸阻尼或复原阻尼。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车辆还具有副车架4,横向稳定杆2通过橡胶衬套5安装在车辆的副车架4上。可选地,橡胶衬套5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且两个橡胶衬套5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橡胶衬套5与副车架4固连,横向稳定杆2穿过两个橡胶衬套5的通孔,由此可将横向稳定杆2与副车架4相固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10,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左右车轮之间具有垂向相对位移,此时连杆3的阻尼较小,使得横向稳定杆2对车轮垂向刚度的影响尽量小,因此有利于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当车辆高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此时连杆3的阻尼较大,使得连杆3形成刚性支撑,由此有利于保证车辆的侧倾角刚度和操纵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杆3为阻尼器。使用阻尼器代替传统的刚性结构,有利于提升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具体地,连杆3可以包括连杆本体31和铰接结构32,铰接结构32为两个,且两个铰接结构32分别设置在连杆本体31的两端。结合图2所示,连杆本体31通过位于上端的铰接结构32与前滑柱1相连,通过位于下端的铰接结构32与横向稳定杆2的端部相连。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进一步地,连杆本体31可以包括活塞杆311和工作缸312,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活塞杆311可相对于工作缸312移动,由此来改变连杆3的阻尼,从而提升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当车辆高速行驶在坑洼路面上时,活塞杆311与工作缸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和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滑柱;横向稳定杆,所述横向稳定杆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左右两个所述前滑柱之间;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设置在同侧的所述前滑柱与所述横向稳定杆之间,且所述连杆的阻尼可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滑柱;横向稳定杆,所述横向稳定杆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左右两个所述前滑柱之间;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设置在同侧的所述前滑柱与所述横向稳定杆之间,且所述连杆的阻尼可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阻尼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两端的铰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本体包括:活塞杆和工作缸,所述活塞杆相对所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雷朱咏光陈德利宋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