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954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GaN薄膜、AlGaN纳米线、绝缘层薄膜;所述AlGaN纳米线的上方设有源极和漏极;所述绝缘层薄膜的上方设有栅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纳米线具有超强韧性的物理性质,达到抑制高压下材料内部产生缺陷的效果;利用纳米线中位错容易移动到表面而湮灭的原理,从而实现在高压工作时的自修复的效果,是一种能够避免或大幅度延迟器件在高电压工作时产生的不可逆失效现象的有效结构。

Nanowire Ga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nowire Ga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followed by the bottom comprises a substrate, GaN thin film, AlGaN nanowires, insulation lay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AlGaN nanowires with source and drain; the g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insulating layer of the film.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vention has strong toughness using nano wires, to suppress the internal defects of materials under high pressure effect; using nano wires in the dislocation moves to the surface and easy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annihilation principle, working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self repairing effect, is an effective structure to avoid or greatly delay devices in high voltage when the irreversible failur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技术介绍
电力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电动汽车等众多领域。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求其具有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和可在高温环境下可靠工作。目前,电力电子器件中普遍采用硅基的功率器件,如MOSFET和IGBT。但是硅电力电子器件经过长期的发展,性能已经趋近其材料的理论极限,逐渐不能满足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对高压、高频、高效和小体积的要求。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具有禁带宽度大、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因此,基于GaN材料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通态电阻小、开关速度快、耐压高、耐高温性能好等优点。另一方面,GaN可以生长在Si,SiC及蓝宝石上。在价格低、工艺成熟、直径大的Si衬底上生长的GaN器件具有低成本的优点。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是一种基于GaN材料的电力电子器件。通过形成外延的AlGaN/GaN异质结,极化电场有效的调制了GaN的能带结构以及电荷的分布。这导致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未人为掺杂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面密度达1013cm-2的二维电子器。因为在材料中没有掺杂,电子在GaN的迁移率超过2000cm2/Vs。这就使得GaNHEMT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工作频率的特点。能够满足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对更大功率、更高频率、更小体积和高温工作条件的要求,可应用于AC/DC,DC/DC变换器,DC/AC电动机驱动器和光伏发电等。目前,现有二维薄膜结构的GaNHEMT器件在长时间高压工作后,会发生不可逆的电退化,例如源漏电流和电导率减小,栅极泄露电流增大等,最终导致GaNHEMT失效。研究表明电退化效应是由GaN在工作时的逆压电效应导致的。GaN是压电材料。当GaN晶体受到电场的作用是,会产生晶格应力,这就是逆压电效应。在高压长时间工作下,逆压电效应使AlGaN二维薄膜晶格膨胀。当由电压导致的弹性形变超过一定值,引起晶格弛豫,产生新的晶格缺陷。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二维薄膜器件在经历长时间高电压作用后,材料因逆压电效应被拉伸直至断裂,在栅极靠近漏极的一侧出线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解决了现有二维薄膜结构的GaNHEMT在高压下会容易发生不可逆电退化问题,从而实现GaNHEMT在高压下的长时间稳定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GaN薄膜、AlGaN纳米线、绝缘层薄膜;所述AlGaN纳米线的上方设有源极和漏极;所述绝缘层薄膜的上方设有栅极。所述AlGaN纳米线的高度为100-200nm。所述AlGaN纳米线的直径为30-80nm。所述GaN薄膜的厚度为2-10μm。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线结构具有超强韧性的特点,纳米线材料能够承受特大的弹性形变,例如,通常的半导体硅材料的断裂应变不超过5%。而直径为100纳米的硅纳米线的弹性形变可达到16%。纳米线的超强韧性是由于在很小的尺寸下,材料内的缺陷很少,即使原本存在一定量的位错,因为纳米线的小尺寸,位错只要移动很小的距离就可以到达表面而湮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AlGaN纳米线结构,纳米线的韧性高,能够有效抑制AlGaN在高压下产生的材料缺陷,从而避免电退化的发生。(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AlGaN纳米线结构,在高压下偶然产生的位错在纳米线中更容易移动到表面而湮灭,恢复了AlGaN高质量的晶体结构,从而大幅度延迟了器件的失效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的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异质结结构的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17、GaN薄膜16、AlGaN纳米线15、绝缘层薄膜12;所述AlGaN纳米线15的上方设有源极11和漏极14;所述绝缘层薄膜12的上方设有栅极13。所述AlGaN纳米线的高度为100-200nm。所述AlGaN纳米线的直径为30-80nm。所述GaN薄膜的厚度为2-10μm。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造过程如下:(1)在衬底上生长GaN薄膜;GaN薄膜(通过缓冲层)外延生长在衬底之上;(2)在GaN薄膜上生长高度100-200nm,直径30-80nm的AlGaN纳米线。(3)在AlGaN纳米线上沉积源极、漏极、绝缘层薄膜,在绝缘层薄膜上沉积栅极,形成横向的GaNHEMT器件。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异质结结构的电镜图。图中:AlGaN纳米线21;GaN薄膜22,由该结构制成的GaN高电子迁移率晶管通过功率测试仪测试在600V高电压偏压下连续工作,漏极的饱和电流在250小时后,衰退小于10%。电退化失效现象得到明显的抑制。本专利技术采用了AlGaN纳米线结构,纳米线的韧性明显高,能够有效抑制AlGaN在高压下产生的材料缺陷,从而避免电退化的发生;同时在高压下偶然产生的位错在纳米线中更容易移动到表面而湮灭,恢复了AlGaN高质量的晶体结构,从而大幅度延迟了器件的失效现象。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技术保护点】
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GaN薄膜、AlGaN纳米线、绝缘层薄膜;所述AlGaN纳米线的上方设有源极和漏极;所述绝缘层薄膜的上方设有栅极。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GaN薄膜、AlGaN纳米线、绝缘层薄膜;所述AlGaN纳米线的上方设有源极和漏极;所述绝缘层薄膜的上方设有栅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线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刘智崑李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