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541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内的主蜗轮、主蜗杆以及离合总成,所述主蜗杆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弹簧座、压紧弹簧和后端盖,所述主蜗杆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副蜗轮、轴承和前端盖,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控制臂,所述控制臂具有与离合总成啮合的齿环,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总成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芯轴、依次套设于芯轴并与齿环相啮合的齿轮以及副蜗杆,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限制副蜗杆运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齿轮的上端面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稳定,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是一种用于鼓式汽车制动器的间隙补偿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安装在制动气室与凸轮轴之间,利用间隙感知原理,能对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因磨损增大的间隙进行调整,使之在规定范围内。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振动过大,导致调整精度受到影响,所以汽车在使用几年以后,容易出现刹车异常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具有使用稳定,寿命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内的主蜗轮、主蜗杆以及离合总成,所述主蜗杆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弹簧座、压紧弹簧和后端盖,所述主蜗杆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副蜗轮、轴承和前端盖,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控制臂,所述控制臂具有与离合总成啮合的齿环,所述离合总成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芯轴、依次套设于芯轴并与齿环相啮合的齿轮以及副蜗杆,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限制副蜗杆运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齿轮的上端面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与主蜗杆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陷部和凸出部。进一步的,所述主蜗轮的上、下端面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推力球轴承。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与副蜗轮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臂体,所述臂体的长度方向与主蜗杆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20度。进一步的,所述臂体朝向前端盖的一侧设置为向内凹的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离合总成在刹车过程中,能够在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相互协调下,使得受到的振动影响变小,避免调节精度受到影响,进而使其使用过程更加稳定,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双蜗轮制动调整臂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齿轮和齿环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主蜗轮与主蜗杆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B-B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壳体,11、本体,12、臂体,21、主蜗轮,22、主蜗杆,221、凹陷部,23、弹簧座,231、凸出部,24、压紧弹簧,25、后端盖,26、副蜗轮,27、轴承,28、副端盖,29、密封圈,31、齿轮,32、副蜗杆,33、限位块,34、第一复位弹簧,35、第二复位弹簧,36、密封圈,37、芯轴,41、控制臂,42、齿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包括壳体1和内置于壳体1内的主蜗轮21、主蜗杆22以及离合总成,主蜗轮21的上、下端面与壳体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3629,使得能够在主蜗轮21的侧壁与壳体1之前填入润滑油,而不会发生泄漏;主蜗杆22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弹簧座23、压紧弹簧24和后端盖25,主蜗杆22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副蜗轮26、轴承27和前端盖,前端盖与副蜗轮2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629,进而可向副蜗轮26所在的空间填入润滑油,所述的轴承27可以为推力球轴承27;壳体1上安装有控制臂41,控制臂41具有与离合总成啮合的齿环42;离合总成包括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芯轴37、依次套设于芯轴37并与齿环42相啮合的齿轮31以及副蜗杆32,壳体1内设有用于限制副蜗杆32运动范围的限位块33,限位块33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4,齿轮31的上端面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35。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副蜗杆32向下运动还是齿轮31向上运动,都能够分别得到第一复位弹簧34和第二复位弹簧35的缓冲帮助,从而避免因振动大而导致副蜗杆32和齿轮31发生径向跳动,导致调节精度差的问题。另外,为了防止主蜗杆22与弹簧座23之间发生侧滑,本实施例中,在弹簧座23与主蜗杆22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陷部221和凸出部231,这样一来,通过凹陷部221与凸出部231的相互嵌合,达到限位的效果。另外,参照图2,壳体1包括本体11和臂体12,在本实施例中,将臂体12的长度方向设置与主蜗杆22的长度方向的夹角设置为20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能够使能够臂体12的受力强度,同时,为了进一步的加强上述效果,可以将臂体12朝向前端盖的一侧设置为向内凹的弧形,设置成弧形后,其抗变形能力能够得到极高的提升,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内的主蜗轮、主蜗杆以及离合总成,所述主蜗杆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弹簧座、压紧弹簧和后端盖,所述主蜗杆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副蜗轮、轴承和前端盖,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控制臂,所述控制臂具有与离合总成啮合的齿环,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总成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芯轴、依次套设于芯轴并与齿环相啮合的齿轮以及副蜗杆,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限制副蜗杆运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齿轮的上端面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内的主蜗轮、主蜗杆以及离合总成,所述主蜗杆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弹簧座、压紧弹簧和后端盖,所述主蜗杆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副蜗轮、轴承和前端盖,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控制臂,所述控制臂具有与离合总成啮合的齿环,其特征是,所述离合总成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芯轴、依次套设于芯轴并与齿环相啮合的齿轮以及副蜗杆,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限制副蜗杆运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齿轮的上端面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蜗轮制动调整臂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弹簧座与主蜗杆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凹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树苗陈木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