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299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夹片设在两个面片之间并通过空心铆钉相连,夹片通过实心铆钉与从动盘相连,从动盘与减振盘连接,盘毂芯外套有幅板并安装在从动盘的中心安装孔内,幅板与从动盘之间设有垫爪,垫爪内设有碟簧,垫爪的爪部穿过从动盘,幅板与减振盘之间设置辅助保护装置,从动盘上设有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相临两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销孔,限位销孔中插有限位销,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内设有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弹簧和设置在外弹簧内部的内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因扭矩过载导致的离合器从动盘损坏,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动盘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属于车用配件

技术介绍
从动盘是车用主要配件之一,其好坏决定车子的使用寿命,现有从动盘马力相对偏低,不适用于高负载大马力应用场合,而且在高负载大马力应用场合中,从动盘容易发生扭矩过载,造成从动盘损坏,进而影响其整体使用寿命,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并增加相应的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来防止从动盘因为过载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具备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避免因扭矩过载导致的离合器从动盘损坏,从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包括面片、夹片、从动盘、盘毂芯、减振盘和辅助保护装置,所述夹片设在两个面片之间,且两个面片和夹片通过空心铆钉相连,所述夹片通过实心铆钉与从动盘相连,所述从动盘与减振盘连接,所述盘毂芯外套有幅板并安装在从动盘的中心安装孔内,所述幅板与从动盘之间设有垫爪,所述垫爪内设有碟簧,所述垫爪的爪部穿过从动盘,所述幅板与减振盘之间设置辅助保护装置,所述辅助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弹支承板和辅助弹簧,所述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通过销钉固定,所述弹支承板通过平垫固定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和弹支承板通过支承销相连,所述辅助弹簧夹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且所述辅助弹簧的轴线平行于减振盘的盘面,所述从动盘上设有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所述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等角度绕从动盘垂直中心线一周,且相临两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销孔,所述限位销孔中插有限位销,所述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内设有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所述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弹簧和设置在外弹簧内部的内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为保证受力均匀及从动盘机械结构强度,所述的从动盘上设有六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每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内均设有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相临两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之间的夹角是60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限位销孔设置有六个,每个限位销孔中均插有限位销,相临两个限位销之间的夹角是60度,当离合器从动盘传递扭矩过大时,利用限位销的死限位点来实现极限扭矩过载保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内弹簧两端设有安装弹簧定位座,增大接触面积,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离合器从动盘的最大扭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辅助保护装置设置有三个,三个辅助保护装置等角度绕从动盘垂直中心线一周,相临两个辅助保护装置之间的夹角是120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从动盘与减振盘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取消了辅助弹簧旁边的两个工艺孔,改变传统焊接位置,设置新的焊接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增大应力集中点到应力面的最小危险距离,使从动盘的最小危险横截面面积增大,极限应力值变大,进而提高从动盘的机械结构强度,使离合器从动盘疲劳次数增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一种增大离合器从动盘马力的新机制及机械结构,包括辅助弹簧设计,应力集中点的结构分布设计,以及大马力条件下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设计,避免因扭矩过载导致的离合器从动盘损坏,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离合器从动盘适用于560马力的重卡汽车,常规产品只能适用于380马力左右的重卡汽车上,同时,在新的应力集中点分布结构和极限扭矩过载保护条件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离合器从动盘疲劳次数达500万次以上,符合国家标准,而其它同类产品的疲劳次数只能达100万次左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弹簧定位座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空心铆钉,2-面片,3-夹片,4-从动盘,5-内弹簧,6-外弹簧,7-垫爪,8-碟簧,9-盘毂芯,10-幅板,11-实心铆钉,12-减振盘,131-第一支承板,132-第二支承板,14-辅助弹簧,15-销钉,16-平垫,17-弹支承板,18-支承销,19-新的焊接位置,20-限位销,21-安装弹簧定位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包括面片2、夹片3、从动盘4、盘毂芯9、减振盘12和辅助保护装置,其中,夹片3设在两个面片2之间,且两个面片2和夹片3通过空心铆钉1相连,夹片3通过实心铆钉11与从动盘4相连,从动盘4与减振盘12连接,盘毂芯9外套有幅板10并安装在从动盘4的中心安装孔内,幅板10与从动盘4之间设有垫爪7,垫爪7内设有碟簧8,垫爪7的爪部穿过从动盘4,幅板10与减振盘12之间设置辅助保护装置,辅助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承板131、第二支承板132、弹支承板17和辅助弹簧14,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通过销钉15固定,弹支承板17通过平垫16固定在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之间,第一支承板131、第二支承板132和弹支承板17通过支承销18相连,辅助弹簧14夹在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之间,且辅助弹簧14的轴线平行于减振盘12的盘面,从动盘4上设有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等角度绕从动盘4垂直中心线一周,且相临两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销孔,限位销孔中插有限位销20,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内设有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弹簧6和设置在外弹簧6内部的内弹簧5;本实施例为保证受力均匀及从动盘机械结构强度,从动盘4上设有六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每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内均设有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相临两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之间的夹角是60度;同时,限位销孔设置有六个,每个限位销孔中均插有限位销20,相临两个限位销20之间的夹角是60度,当离合器从动盘4传递扭矩过大时,利用限位销20的死限位点来实现极限扭矩过载保护。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内弹簧5两端设有安装弹簧定位座21,增大接触面积,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离合器从动盘4的最大扭矩。本实施例中的辅助保护装置设置有三个,三个辅助保护装置等角度绕从动盘4垂直中心线一周,相临两个辅助保护装置之间的夹角是120度。本实施例的从动盘4与减振盘12焊接连接,取消了辅助弹簧旁边的两个工艺孔,改变传统焊接位置,设置新的焊接位置19,这样可以有效增大应力集中点到应力面的最小危险距离,使从动盘4的最小危险横截面面积增大,极限应力值变大,进而提高从动盘4的机械结构强度,使离合器从动盘4疲劳次数增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增大离合器从动盘马力的新机制及机械结构,包括辅助弹簧设计,应力集中点的结构分布设计,以及大马力条件下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设计,避免因扭矩过载导致的离合器从动盘损坏,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离合器从动盘适用于560马力的重卡汽车,常规产品只能适用于380马力左右的重卡汽车上,同时,在新的应力集中点分布结构和极限扭矩过载保护条件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离合器从动盘疲劳次数达500万次以上,符合国家标准,而其它同类产品的疲劳次数只能达100万次左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片(2)、夹片(3)、从动盘(4)、盘毂芯(9)、减振盘(12)和辅助保护装置,所述夹片(3)设在两个面片(2)之间,且两个面片(2)和夹片(3)通过空心铆钉(1)相连,所述夹片(3)通过实心铆钉(11)与从动盘(4)相连,所述从动盘(4)与减振盘(12)连接,所述盘毂芯(9)外套有幅板(10)并安装在从动盘(4)的中心安装孔内,所述幅板(10)与从动盘(4)之间设有垫爪(7),所述垫爪(7)内设有碟簧(8),所述垫爪(7)的爪部穿过从动盘(4),所述幅板(10)与减振盘(12)之间设置辅助保护装置,所述辅助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承板(131)、第二支承板(132)、弹支承板(17)和辅助弹簧(14),所述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通过销钉(15)固定,所述弹支承板(17)通过平垫(16)固定在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之间,所述第一支承板(131)、第二支承板(132)和弹支承板(17)通过支承销(18)相连,所述辅助弹簧(14)夹在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之间,且所述辅助弹簧(14)的轴线平行于减振盘(12)的盘面,所述从动盘(4)上设有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所述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等角度绕从动盘(4)垂直中心线一周,且相临两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销孔,所述限位销孔中插有限位销(20),所述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内设有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所述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弹簧(6)和设置在外弹簧(6)内部的内弹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马力从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片(2)、夹片(3)、从动盘(4)、盘毂芯(9)、减振盘(12)和辅助保护装置,所述夹片(3)设在两个面片(2)之间,且两个面片(2)和夹片(3)通过空心铆钉(1)相连,所述夹片(3)通过实心铆钉(11)与从动盘(4)相连,所述从动盘(4)与减振盘(12)连接,所述盘毂芯(9)外套有幅板(10)并安装在从动盘(4)的中心安装孔内,所述幅板(10)与从动盘(4)之间设有垫爪(7),所述垫爪(7)内设有碟簧(8),所述垫爪(7)的爪部穿过从动盘(4),所述幅板(10)与减振盘(12)之间设置辅助保护装置,所述辅助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承板(131)、第二支承板(132)、弹支承板(17)和辅助弹簧(14),所述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通过销钉(15)固定,所述弹支承板(17)通过平垫(16)固定在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之间,所述第一支承板(131)、第二支承板(132)和弹支承板(17)通过支承销(18)相连,所述辅助弹簧(14)夹在第一支承板(131)和第二支承板(132)之间,且所述辅助弹簧(14)的轴线平行于减振盘(12)的盘面,所述从动盘(4)上设有若干个极限扭矩过载保护装置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益刘明周李红翠葛茂根金中诚姚红军王金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名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