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组胺H*受体配合体的非咪唑杂环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11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下式(Ⅰ)的某些非咪唑杂环化合物,其是H↓[3]受体调节剂,用于治疗组胺H↓[3]受体介导的疾病,式中在含有A-和B-的环中,1)A,B↑[1]和B↑[2]为CH;2)A为CH,B↑[1]和B↑[2]中一个为N,另一个为CH;或者3)没有A,B↑[1]为CH,B↑[2]为O;L为C↓[1-4]亚烷基或是一个共价键;Q为-(CH↓[2])↓[m]O-,-(CH↓[2])↓[n]C≡C-(此处的-O-和-C≡C-部分直接联在环上),羰基或硫羰基;n为1,2,3或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系列含氮的5元和6元杂环,以及它们的合成和在治疗由组胺H3受体介导的病症和症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组胺{2-(咪唑-4-基)乙胺}是一种传导物质。组胺通过多distinct G-蛋白受体发挥一种生理作用。它在直接过敏反应中起作用,随抗原IgE抗体相互作用而由杆状细胞释放。由脉管和平滑肌系统释放的组胺导致出现变态反应症状。释放组胺的活动是在H1受体中发生的(Ash,A.S.F.and Schild,H.O.,Br.J.Pharmac.Chemother.1966,27427-439),经典的抗组胺剂(例如联苯醇胺)可阻断这种活动。组胺通过其在壁细胞的活动还是胃酸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调节剂。组胺的这种作用是由H2受体介导的(Black,J.W.et al.Nature 1972,236385-390),而H2受体拮抗剂(例如甲氰咪胺)可阻断这种作用。第三种组胺受体-H3-最初被描述为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控制组胺的合成和释放的一种突触前的自身受体(Arrang,J.-M.et al.Nature 1983,302832-837)。近来的证据表明,作为异种受体,H3受体也位于突触前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和(含γ-氨基丁酸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中。最近也从外围组织例如血管平滑肌中发现有这些H3受体。因此,H3的激动剂、抑制剂和反向激动剂在治疗方面存在着潜在的用途。(见“The histamine H3Receptor-A Target for New Drugs”,Leurs,R.,and Timmerman,H.,(Eds.),Elsevier,1998;Morisset,S.et al.,Nature 2000,408860-864.)最近Oda,T.etal.描述了组胺的第四种受体-H4(J.Biol.Chem.2000,275(47)36781-36786)。基于动物实验的结果,提出组胺H3激动剂在医治入睡/即醒和醒后难再入睡症状中有潜在的用途(Lin,J.-S.et al.,Brain Res.1990,523325-330;Monti,J.M.et al.,Eur.J.Pharmacol.1991,205283-287)。由于组胺H3激动剂能抑制神经性炎症,还提出可将其用于治疗偏头痛(McLeod,R.L.et al.,Soc.Neurosci.Abstr.1996,222010).其他的用途包括对心肌缺血和高血压(在此病症中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是有益的)的保护作用(Imamura,M.et al.,J.Pharmacol.Exp.Ther.1994,271(3)1259-1266)。基于组胺H3激动剂能够减少非肾上腺素能及非胆碱能(NANC)在气道中的神经传导以及减少微血管的渗漏,故可用于治疗哮喘(Ichinose,M.and Barnes,P.J.,Eur.J.Pharmacol.1989,17449-55)。基于用已知的组胺H3拮抗剂(例如硫丙酰胺)所做的动物药理学实验结果,对组胺H3拮抗剂和反向激动剂也提出了在许多类似的适应症上的应用。这些适应症包括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病(Panula,P.etal.,Soc.Neurosci.Abstr.1995,211977),癫痫(Yokoyama,H.et al.,Eur.J.Pharmacol.1993,234129-133),并发或不并发猝倒的嗜眠症,入睡/即醒自身稳定症,自发嗜睡症,昼间嗜睡症(EDS),昼夜节律紊乱,睡眠/疲劳症,疲劳,伴有睡眠窒息的瞌睡,围绝经期因激素分泌活动的改变导致的睡眠减少,喷射迟滞,与帕金森氏症相关的疲劳,与多发性硬化症(MS)相关的疲劳,与抑郁症相关的疲劳,化疗导致的疲劳,进食障碍(Machidori,H.et al.,Brain Res.1992,590180-186),运动障碍,眩晕,不能专注多动症(ADHD),学习与记忆障碍(Barnes,J.C.et al.,Soc.Neurosci.Abstr.1993,191813),以及精神分裂症(Schlicker,E.and Marr,I.,Naunyn-Schmiedeberg’s Arch.Pharmacol.1996,353290-294)。(又见Stark,H.et al.,Drugs Future1996,21(5)507-520;and leurs,R.et al.,Prog.Drug Res.1995,45107-165及此处引证的参考文献)。据报道,组胺H3拮抗剂单独或与一种组胺H1拮抗剂一起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的变态反应(U.S.专利5,217,986号,5,352,707号和5,869,479号)。最近鉴定出了一种组胺H3拮抗剂(GT-2331),Gliatech公司正在开发其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用途(Gliatech Inc.Press Release Nov.5,1998;Bioworld Today,March 2,1999).业已提到,有关组胺H3配体的文献已有综合性的述评(“TheHistamine H3Receptor-A Target for New Drugs”,Leurs,R.andTimmerman,H.,(Eds.),Elsevier,1998)。这篇文献综述了组胺H3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化学性质(各见Krause,M.et al.,and Phillips,J.G.and Ali,S.M.)。注意到仅在咪唑部分的4号位置上有一个取代基对其活性的重要性,而另外的取代基会损害其活性。特别是,咪唑环中其他未被取代的位置的甲基化会严重损害其活性.其他的报道支持这样一种假设,即高亲和力的组胺H3受体的配体具有咪唑的一种基本功能(见Ali,S.M.et al.,J.Med.Chem.1999,42903-909,和Stark,H.et al.,以及此处引证的参考文献)。然而,许多含咪唑的化合物是人体内主要的组胺代谢酶-组胺转甲基酶-的酶解底物,这就导致了其半衰期的缩短和降低了其生物活性(见Rouleau,A.et al.,J.Pharmacol.Exp.Tber.1997,281(3)1085-1094).此外,由于酶的诱导或酶的抑制作用,含咪唑的药物通过与细胞色素P450单氧酶系统的相互作用会参与到不适宜的生物转化过程中来(见kapetanovic,I.M.and kupferberg,H.J.,Drug Metab.Dispos.1984,12(5)560-564;Sheets,J.J.and mason,J.I.,Drug Metab.Dispos.1984,12(5)603-606;Back,D.J.and Tjia,J.F.,Br.J.Pharmacol.1985,85121-126;Lavrijsen,K.et al.,Biochem.Pharmacol.1986,35(11)1867-1878;Albengres,E.et al.,Drug Safety1998,18(2)83-97)。组胺H3受体能够较早的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式(Ⅰ)所示的具有组胺H↓[3]受体调节活性的化合物以及其对映体、非对映体、水合物、溶剂化物和它们在药学上可采用的盐、酯和酰胺:    ***  (Ⅰ)    其中    在含A-和B-的环中,    1)A,B↑[1]和B↑[2]为CH;    2)A为CH,B↑[1]和B↑[2]中一个为N,另一个为CH;或者    3)没有A,B↑[1]为CH,B↑[2]为O;    L为C↓[1-4]亚烷基或是一个共价键;    Q为-(CH↓[2])↓[m]O-,-(CH↓[2])↓[n]C≡C-(此处的-O-和-C≡C-部分直接联在环上),羰基或硫羰基;    m为2,3或4;    n为1,2,3或4;    R↑[1]可任意地被一个或两个R↑[P]取代,独立地为下列基团:-H,-C↓[1-7]烷基,-C↓[2-7]链烯基,-C↓[2-7]炔基,-C↓[3-7]环烷基,苯基,苄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以及一个5元、6元或7元的单环状的非芳族杂环,这个杂环有0,1或2个双键,带有1或2个诸如O,S,-N=,>NH和>NC↓[1-4]烷基这样的杂原子成分;    R↑[2]可任意地被一个或两个R↑[P]取代,独立地为下列基团:-C↓[1-7]烷基,-C↓[2-7]链烯基,-C↓[2-7]炔基,-C↓[3-7]环烷基,苯基,苄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以及一个5元、6元或7元的单环状的非芳族杂环,这个杂环有0,1或2个双键,带有1或2个诸如O,S,-N=,>NH和>NC↓[1-4]烷基这样的杂原子成分;    或者,    R↑[1]和R↑[2]与所连接的N原子共同构成一个环,这个环可以是下列基团:    i)一个4~7元的非芳族杂环,这个杂环中有0或1个用至少1个碳原子与所连接的N原子隔开的杂原子,这个杂原子可以是O,S,-N=,>NH和>NC↓[1-4]烷基,这个杂环可以有0,1或2个双键,有1或2个碳原子是具有0,1或2个R↑[q]取代基的羰基碳;    ii)苯并或吡啶并稠合的4~7元的非芳族杂环,这个杂环中有0或1个用至少1个碳原子与所连接的N原子隔开的杂原子,这个杂原子可以是O,S,-N=,>NH和>NC↓[1-4]烷基,这个杂环可以有0或1个另外的双键,有1或2个碳原子是具有0,1或2个R↑[q]取代基的羰基碳;    R↑[P]独立地为下列基团:-C↓[1-6]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I卡鲁瑟斯CR沙DM斯万森
申请(专利权)人: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