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610068697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和/或所述源极上形成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至少位于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重叠的区域内;和/或,所述栅极和/或所述漏极上形成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至少位于所述栅极与所述漏极重叠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其特征在于,所
述栅极和/或所述源极上形成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至少位于
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重叠的区域内;
和/或,
所述栅极和/或所述漏极上形成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至
少位于所述栅极与所述漏极重叠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包
括至少一个U型第一工作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为U型通孔,每一个所
述第一工作部上,沿所述第一工作部的轮廓设置有一个所述U型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第
一工作部的内侧边到所述第一开口部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包
括至少一个条形第二工作部;
所述第二开口部为条形通孔,每一个所述第二工作部上,沿所述
第二工作部的轮廓设置有一个所述条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包
括至少一个U型的第二工作部;
所述第二开口部为一个U型通孔,每一个所述第二工作部上,沿
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轮廓设置有一个所述U型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第
二工作部的内侧边到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距离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智坚,杨妮,余道平,顾可可,侯宇松,刘信,陈帅,苟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