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食品发酵工程
,具体设及一种富含大豆异黄酬巧元的酱油及 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酱油起源于我国的周朝,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亚洲国家最受人们喜 愛的调味品,尤其是在中国、日本、韩国W及东南亚等一些国家。最近几年,酱油在西方国家 也越来越收欢迎,需求量与日俱增,由于酱油具有明显的鲜味,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 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和异黄酬),故造成全球对酱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而我国每年的 年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是全球酱油第一生产大国,年产量已达到840多万吨。传 统的酱油酿造过程,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过程,米曲霉在酱油酿造过程起主导地位。而 现在大多数酱油企业均是只采用米曲霉单一菌种制曲,所制备的酱油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 量远不及传统酿造,故造成其中异黄酬的含量略低,不及其它发酵豆制品。 异黄酬是一类具有营养学价值和治疗意义的非固醇类物质,也是目前国际上公 认的安全有效的天然植物雌激素。目前发现的大豆中天然存在的异黄酬共有12种,分 为游离型的武元和结合型的糖武两类:游离型的武元约占总量的2%~3%,包括染料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的酱油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处理:以大豆、面粉和炒小麦为原料,重量比例为6:3:1~8:1:1,大豆在浸泡液中45℃浸泡6h,沥水,混合面粉和炒小麦后121℃蒸煮15min;(2)成曲制备:待原料冷却至30~35℃时,按曲料重量接入1‰~5‰米曲霉孢子粉和双歧杆菌103~105个/g原料,曲室湿度保持在90%以上,制曲温度32~35℃,制曲12~14h第一次松曲,同时接入嗜盐乳酸菌103~105个/g原料;控制曲室温度30~33℃,制曲20~22h进行第二次松曲,然后调节温度至28~30℃,制曲44~48h结束,成曲中双歧杆菌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彭铭烨,黄瑶,胡勇,周梦舟,高冰,汪超,李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