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燃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147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所述上壳体的上部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联通所述上壳体和大气,所述上壳体上部的右端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所述上壳体和加油枪,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保证了进油管与后悬挂的安全距离,并且解决了进油管布置在上壳体时的加油反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
技术介绍
目前,为满足乘用车后碰安全法规要求,燃油箱布置在后悬挂前方。加油管总成从加油口连接到燃油箱时,会跨越后悬挂。而进油管布置在燃油箱的上壳体时,进油管位置高于通气管,造成液面先淹没通气管端部但未淹没进油管端部。这样,燃油箱内部压力上升,有部分气体在燃油箱内部高压下将进油管内的燃油压出至加油口,加油枪感应到这部分燃油后自动跳枪,但是这部分燃油会溢出加油口造成加油反喷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证了进油管与后悬挂的安全距离,并且解决了进油管布置在上壳体时的加油反喷问题的汽车燃油箱。本技术一种汽车燃油箱的技术方案是:—种汽车燃油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油腔,所述下壳体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所述上壳体的上部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大气,所述上壳体上部的右端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加油枪,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本技术一种汽车燃油箱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部分横向地设置在所述容油腔内。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部分圆弧弯曲并向下垂直设置。本技术一种汽车燃油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油腔,所述下壳体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所述上壳体的上部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大气,所述上壳体上部的右端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加油枪,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这样,下壳体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而进油管设置在上壳体,保证了进油管与后悬挂总成的安全距离。并且设置在上壳体内部的通气管的端部位置高于设置在上壳体内部的进油管的端部位置,这样,在加油枪的加油过程中,油液进入到燃油箱的容油腔内,容油腔内的气体由通气管排出,油液首先淹没进油管在上壳体内的端部,这时,加油管内存有油液,并继续向油箱供油,当油液淹没通气管在上壳体内的端部时,由于容油腔内气压的作用,油液将不能再进入到容油腔内,使得进油管内的存留油液增加,当增加到触碰了加油枪的感应开关后,加油停止。这样,避免了通气管首先被淹没而容油腔内的气压推动油液流回进油管的现象,解决了进油管布置在上壳体时的加油反喷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燃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I…上壳体2…下壳体3…通气管4…进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燃油箱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燃油箱,包括上壳体I和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所述上壳体I的上部设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联通所述上壳体I和大气,所述上壳体I上部的右端设有进油管4,所述进油管4联通所述上壳体I和加油枪,所述通气管3伸入到所述上壳体I内的端部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管4伸入到所述上壳体I内的端部的位置。这样,下壳体2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而进油管4设置在上壳体1,保证了进油管4与后悬挂总成的安全距离。并且设置在上壳体I内部的通气管3的端部位置高于设置在上壳体I内部的进油管4的端部位置,这样,在加油枪的加油过程中,油液进入到燃油箱的容油腔内,容油腔内的气体由通气管3排出,油液首先淹没进油管4在上壳体I内的端部,这时,加油管内存有油液,并继续向油箱供油,当油液淹没通气管3在上壳体I内的端部时,由于容油腔内气压的作用,油液将不能再进入到容油腔内,使得进油管4内的存留油液增加,当增加到触碰了加油枪的感应开关后,加油停止。这样,避免了通气管3首先被淹没而容油腔内的气压推动油液流回进油管4的现象,解决了进油管4布置在上壳体I时的加油反喷问题。参见附图1,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燃油箱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通气管3伸入到所述上壳体I内的部分横向地设置在所述容油腔内。这样,为燃油箱内的气体设置流横向的排出路径,可以控制气体匀速排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进油管4伸入到所述上壳体I内的部分圆弧弯曲并向下垂直设置。这样,圆弧弯曲的设置便于油液顺畅的进入到进油管4,向下垂直的设置适应于向下流出的油液,避免了油液在流入燃油箱内时与底部直接撞击而造成的飞溅和大声响。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车燃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油腔,所述下壳体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所述上壳体的上部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大气,所述上壳体上部的右端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加油枪,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部分横向地设置在所述容油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部分圆弧弯曲并向下垂直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所述上壳体的上部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联通所述上壳体和大气,所述上壳体上部的右端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所述上壳体和加油枪,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保证了进油管与后悬挂的安全距离,并且解决了进油管布置在上壳体时的加油反喷问题。【IPC分类】B60K15/03【公开号】CN204774619【申请号】CN201520417107【专利技术人】徐靖, 唐基荣, 吕兆平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燃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油腔,所述下壳体与后悬挂总成相对固定,所述上壳体的上部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大气,所述上壳体上部的右端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联通所述容油腔和加油枪,所述通气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油管伸入到所述上壳体内的端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靖唐基荣吕兆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