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002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制作方法,该封装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有焊盘的芯片,芯片主动面朝上,芯片之间的空隙填充介电质材料形成介电质层,且介电质层的表面高度低于芯片主动面表面;所述芯片的底部有保护膜,芯片主动面和芯片之间介电质层顶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在芯片主动面焊盘上有开口;第一绝缘层表面有重布线层,第一绝缘层和重布线层上面覆盖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在重布线层焊盘上有开口;重布线层焊盘上有凸点下金属层,在凸点下金属层上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凸点下金属层、重布线层与芯片主动面焊盘形成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仅用一块载板;采用膜辅助成型塑封技术,芯片间隙介电质填充层厚度可控,一次性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集成电路芯片封装

技术介绍
圆片级扇出型封装(FOWLP)是近年来出现的先进半导体封装技术。FOWLP集半导体制造技术、电子封装技术、三维集成技术一身,形成一个先进的、低成本、大尺度、晶圆级集成封装技术。FOWLP技术的工艺流程从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后道开始,流向前道,再从前道流向后道终结。由于从顺序上逆向(从后道到前道),决定了在精度、平坦度、表面污染等控制上对该项工艺要求也是一逆向(从低到高)。而常规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流程对前面提及的诸项管控则是从高到低。这对该工艺步骤的实施造成较大困难。为解决此难题,人们不得不在该步骤的实施,或该步骤的前步或后步工艺(即,芯片的贴片和绝缘层的沉积和图形),甚至芯片贴片在FOWLP工艺制程上的先后顺序、芯片主动面的空间取向(朝上,或朝下)、芯片主动面上焊盘的延展而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造成芯片之间介电质填充,包覆工艺实施方法的不同,而且直接导致了半导体封装结构的不同。现有的FOWLP解决方案是在芯片贴片的顺序(Die First vs.Die Last)、介电质填充和包覆材料、介电质填充和包覆方法、芯片主动面的空间取向等的搭配上而各异,形成不同的FOWLP技术(结构及工艺实施方法)。但其实质都是在围绕如何解决芯片之间介电质填充、包覆难题。如图1所示,台湾专利TW201428815A(陳彦亨,等)采用Die First。芯片23贴在载板(载板-1) 20上,主动面朝下。芯片间介电质层的填充采用塑封材料25。塑封材料的沉积采用层压对芯片进行包覆式填充。为进行下一步工艺,载板(载板-1)20不得不去除,并在封装的另一表面贴上另一载板(载板-2) 26。再在芯片主动面上形成绝缘层、线路重布结构27和导电凸块28。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载板两次,增加了工艺时间,造成封装成本上升。如图2所示,台湾专利TWl30273IB (楊文焜,等)揭示了另一种FOWLP技术。该技术米用Die First。芯片(晶粒)100’是先贴在载板(载板-1) 102’上,主动面朝下。与图1介绍的FOWLP技术不同点是:介电质层的填充、包覆材料是Silicone (硅胶),且填充材料300’的沉积主要采用印刷方式。显然,为进行下一步工艺(绝缘层的沉积和图形、重布线结构和凸点等),载板(载板-1) 102’得去除,另一载板(载板_2,刚性基板)400’得贴在封装的另一表面上。这同样需要使用两个载板,造成封装成本增加。如图3,中国专利CN103681371A(陈海杰,等)介绍了一种FOWLP技术。该技术采用Die First,但芯片200的主动面朝上。为保证芯片间介电质的填充、沉积及后步工艺,在FOffLP封装实施前,须在芯片主动面的焊盘210”上制作Cu-Pillar (铜柱)300”。并在介电质填充层(塑封材料)410”塑封完成后,采用Grinding(磨抛)对塑封材料进行减薄直至各焊盘上的铜柱300”均露出。最后再在介电质层上制作重布线结构520”和凸块600”。这种技术虽避免了第二片载板的使用,但铜柱的制作和对塑封层的磨抛减薄、铜柱露头的控制,使得该技术非常昂贵。如图4所示,中国专利CN101604638B (张黎,等)揭示了一种FOWLP技术。与前面介绍的技术不同是,该技术采用Die Last0 S卩,在载板上先做好钝化层101”’、重布线结构103”’,及介质层104”’后,芯片106”’的主动面朝下,以倒装贴片的方法,使芯片主动面上凸点107”’及焊料108”’与重布线结构103”’上的端口 105”’连接。然后对整个载片采用塑封工艺进行芯片间介电质层109”’填充、包覆。最后,去除载板并在所述与基板端连接之金属电极102”’上制作焊球凸块110”’。这种技术由于事先得对芯片106”’所在的晶圆进行凸点107”’及焊料108”’的制作,并在芯片106”’放到FOWLP载板上时,还得采用倒装回流的方法进行键合,这同样是昂贵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晶圆切割及芯片在载板上再分布后,如何对芯片之间空隙进行介电质填充。芯片间介电质填充工艺是从后道工艺(晶圆切割、贴片及固化)转向前道工艺(绝缘层的沉积和图形、金属重布线层的沉积和图形等)的关键转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新的FOWLP解决方案,除很好解决芯片间介电质层的填充外,该方案产生的结构也与其它现有FOWLP结构有所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有焊盘的芯片,所述芯片主动面朝上,芯片四周的空隙填充介电质材料形成介电质层,且所述介电质层的表面高度低于芯片主动面表面;所述芯片的底部有保护膜,芯片主动面和介电质层顶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在芯片主动面焊盘上有开口 ;第一绝缘层表面有重布线层,所述重布线层通过第一绝缘层的开口与芯片主动面的焊盘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重布线层上面覆盖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在重布线层焊盘上有开口 ;重布线层焊盘上有凸点下金属层,在凸点下金属层上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凸点下金属层、重布线层与芯片主动面焊盘形成电连接。上述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对晶圆厂生产的晶圆的正面,即芯片主动面所在的一面,覆盖防护膜;然后将晶圆切割成单个的芯片;载板上制作对准标记,然后在载板上涂覆临时键合胶;将芯片以主动面朝上的方式贴到载板表面的临时键合胶上,芯片与临时键合胶紧粘接;将介电质材料以膜辅助成型的方法填充载板上芯片间的空隙,形成介电质层,且介电质层表面高度低于芯片主动面防护膜的高度;介电质层的高度由成型塑封头上包覆膜的月吴厚控制;固化介电质层后,去掉所述防护膜,露出芯片的主动面和主动面上的焊盘;去除防护膜后,所述介电质层表面高度仍比芯片主动面上焊盘表面低;在上步形成的载片正面涂覆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表面形成开口,露出芯片焊盘;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重布线层,重布线层通过第一绝缘层的开口与芯片焊盘相连;在第一绝缘层和重布线层上涂覆第二绝缘层;在第二绝缘层表面形成开口,露出重布线层焊盘;在重布线层焊盘表面形成凸点下金属层;在凸点下金属层表面形成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凸点下金属层、重布线层与芯片主动面焊盘形成电连接;去除载板和临时键合胶;在芯片非主动面和介电质层下表面制作一层保护膜,形成FOWLP结构。最后对所形成的FOWLP结构进行封装分离切割,获得单颗半导体器件。以上工艺中,通过光刻工艺在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表面形成图形开口。具体的,采用膜辅助成型方法填充介电质材料时,控制介电质层表面高度低于芯片主动面上防护膜高度15?25 μπι,使得去除防护膜后,所述介电质层表面高度比芯片主动面焊盘表面低10?15 μπι。所述载板可以为金属、玻璃、硅、陶瓷或有机基板。所述介电质材料为填充颗粒直径小于20 μπι的塑封材料。所述芯片底部的保护膜为有机绝缘材料。所述重布线层可以为单层或多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I)仅用一块载板。粘贴后,载板无须更换。伴随封装体走完FOWLP制作工艺流程,载板最后从封装体去掉。2)采用膜辅助成型塑封技术,芯片间隙介电质填充层厚度可控,且一次性到位,无须塑封体磨抛和铜柱露头掌控等。3)降低制作成本、减少应力导致的翘曲,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有焊盘的芯片,所述芯片的主动面朝上,芯片四周的空隙填充介电质材料形成介电质层,且所述介电质层的表面高度低于芯片主动面表面;所述芯片的底部有保护膜,芯片主动面和介电质层顶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在芯片主动面焊盘上有开口;第一绝缘层表面有重布线层,所述重布线层通过第一绝缘层的开口与芯片主动面的焊盘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重布线层上面覆盖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在重布线层焊盘上有开口;重布线层焊盘上有凸点下金属层,在凸点下金属层上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凸点下金属层、重布线层与芯片主动面焊盘形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原陈峰刘一波林挺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