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611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爪,包括支撑座,还包括旋转座、旋转台、第一旋接件、第一旋转臂、第二旋接件、第二旋转臂、第三旋接件、第三旋转臂、夹紧板、卡爪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旋接件包括旋转部、连接部、调节杆、第一凸起、定位凸起和旋接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着所述连接部的轴向延伸;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旋接件可以带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爪整体旋转,所述卡爪可以根据被抓取的物品的实时的调节张开的角度,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操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爪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机械爪在抓取物品时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灵活性较差,不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实时的调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实时的调节方向的机械爪,以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爪,解决传统的机械爪调节不方便,不可以适应各种操作环境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爪,包括支撑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的旋转座、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座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座的上端的旋转台、沿着所述旋转台的横截面的径向旋设于所述旋转台内的第一旋接件、旋设于所述第一旋接件上的第一旋转臂、旋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臂的远离所述第一旋接件的一端的第二旋接件、旋设于所述第二旋接件上的第二旋转臂、旋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臂的远离所述第二旋接件的一端的第三旋接件、旋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上的第三旋转臂、设置于所述第三旋转臂的远离所述第三旋接件的一端的夹紧板、设置于所述夹紧板上的卡爪和嵌设于所述夹紧板上的固定件;所述第一旋接件包括旋转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一端的连接部、沿着所述连接部的轴向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旋转部的一端的调节杆、沿着所述旋转部的横截面的径向凸设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壁上的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的定位凸起和螺旋的凸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的旋接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远离所述旋转部的一侧的侧壁为圆柱曲面;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旋转部的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部为圆台,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所述旋转部的一端横截面尺寸较大,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旋转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的尺寸较小;所述定位凸起沿着所述连接部的轴向延伸;所述定位凸起的靠近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的侧壁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所成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 ;所述旋接凸起与所述调节杆的轴向所成夹角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50°。其中,所述卡爪包括第二旋转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一端的第一铰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的第二铰接件、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件上的卡齿、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件上的第三旋转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旋转杆的远离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的第一固定件、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件上的第一旋转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远离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沿着垂直于所述夹紧板的侧壁的方向旋设于所述夹紧板内;所述卡齿的远离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为三棱锥。其中,所述夹紧板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夹紧板的侧壁的方向穿设于所述夹紧板内的定位孔、沿着与所述定位孔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穿设于所述夹紧板内的收容腔和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隔板;所述收容腔被所述隔板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子收容空间;两个所述子收容空间关于所述隔板对称;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适应;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三旋转杆均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定位孔的个数为偶数;若干个所述定位孔关于所述隔板对称设置;所述定位孔为圆台孔,所述定位孔的靠近所述夹紧板的外壁的一端的横截面尺寸较大,所述定位孔的远离所述夹紧板的外壁的一端横截面的尺寸较小;沿着所述定位孔的径向于所述定位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第一旋接内螺纹;所述隔板的侧壁为圆弧曲面;所述隔板的侧壁与所述收容腔的侧壁相切;所述收容腔沿着垂直于所述夹紧板的侧壁方向的高度值大于等于10毫米,且小于等于30毫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机械爪,包括支撑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的旋转座、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座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座的上端的旋转台、沿着所述旋转台的横截面的径向旋设于所述旋转台内的第一旋接件、旋设于所述第一旋接件上的第一旋转臂、旋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臂的远离所述第一旋接件的一端的第二旋接件、旋设于所述第二旋接件上的第二旋转臂、旋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臂的远离所述第二旋接件的一端的第三旋接件、旋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上的第三旋转臂、设置于所述第三旋转臂的远离所述第三旋接件的一端的夹紧板、设置于所述夹紧板上的卡爪和嵌设于所述夹紧板上的固定件;所述第一旋接件包括旋转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一端的连接部、沿着所述连接部的轴向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旋转部的一端的调节杆、沿着所述旋转部的横截面的径向凸设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壁上的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的定位凸起和螺旋的凸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的旋接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远离所述旋转部的一侧的侧壁为圆柱曲面;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旋转部的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部为圆台,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所述旋转部的一端横截面尺寸较大,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旋转部的一端的横截面的尺寸较小;所述定位凸起沿着所述连接部的轴向延伸;所述定位凸起的靠近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的侧壁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所成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 ;所述旋接凸起与所述调节杆的轴向所成夹角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50° ;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旋接件可以带动本技术的机械爪整体旋转,所述卡爪可以根据被抓取的物品的实时的调节张开的角度,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操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机械爪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旋接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卡爪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夹紧板的剖视图。1-支撑座;2_旋转座;3_旋转台;4_第一旋接件;41_旋转部;42_第一凸起;43-连接部;44_定位凸起;45_调节杆;46_旋接凸起;5_第一旋转臂;6-卡爪;7_固定件;8-夹紧板;81_定位孔;82_隔板;83_收容腔;9_第三旋转臂;10-第三旋接件;11-第二旋转臂;12-第二旋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的机械爪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机械爪,包括支撑座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I的上端的旋转座2、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座2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座2的上端的旋转台3、沿着所述旋转台3的横截面的径向旋设于所述旋转台3内的第一旋接件4、旋设于所述第一旋接件4上的第一旋转臂5、旋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臂5的远离所述第一旋接件4的一端的第二旋接件12、旋设于所述第二旋接件12上的第二旋转臂11、旋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臂11的远离所述第二旋接件12的一端的第三旋接件10、旋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10上的第三旋转臂9、设置于所述第三旋转臂9的远离所述第三旋接件10的一端的夹紧板8、设置于所述夹紧板8上的卡爪6和嵌设于所述夹紧板8上的固定件7 ;所述第一旋接件4包括旋转部41、设置于所述旋转部41的一端的连接部43、沿着所述连接部43的轴向设置于所述连接部43的远离所述旋转部41的一端的调节杆45、沿着所述旋转部41的横截面的径向凸设于所述旋转部41的外壁上的第一凸起4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43的外壁上的定位凸起44和螺旋的凸设于所述调节杆45的外壁上的旋接凸起46 ;所述第一凸起42的远离所述旋转部41的一侧的侧壁为圆柱曲面;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42沿着所述旋转部41的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部43为圆台,所述连接部43的靠近所述当前第1页1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爪,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的旋转座(2)、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座(2)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座(2)的上端的旋转台(3)、沿着所述旋转台(3)的横截面的径向旋设于所述旋转台(3)内的第一旋接件(4)、旋设于所述第一旋接件(4)上的第一旋转臂(5)、旋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臂(5)的远离所述第一旋接件(4)的一端的第二旋接件(12)、旋设于所述第二旋接件(12)上的第二旋转臂(11)、旋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臂(11)的远离所述第二旋接件(12)的一端的第三旋接件(10)、旋设于所述第三旋接件(10)上的第三旋转臂(9)、设置于所述第三旋转臂(9)的远离所述第三旋接件(10)的一端的夹紧板(8)、设置于所述夹紧板(8)上的卡爪(6)和嵌设于所述夹紧板(8)上的固定件(7);所述第一旋接件(4)包括旋转部(41)、设置于所述旋转部(41)的一端的连接部(43)、沿着所述连接部(43)的轴向设置于所述连接部(43)的远离所述旋转部(41)的一端的调节杆(45)、沿着所述旋转部(41)的横截面的径向凸设于所述旋转部(41)的外壁上的第一凸起(4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43)的外壁上的定位凸起(44)和螺旋的凸设于所述调节杆(45)的外壁上的旋接凸起(46);所述第一凸起(42)的远离所述旋转部(41)的一侧的侧壁为圆柱曲面;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42)沿着所述旋转部(41)的外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部(43)为圆台,所述连接部(43)的靠近所述旋转部(41)的一端横截面尺寸较大,所述连接部(43)的远离所述旋转部(41)的一端的横截面的尺寸较小;所述定位凸起(44)沿着所述连接部(43)的轴向延伸;所述定位凸起(44)的靠近所述调节杆(45)的一端的侧壁与所述连接部(43)的外壁所成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所述旋接凸起(46)与所述调节杆(45)的轴向所成夹角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奎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睿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