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折叠减震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25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折叠减震自行车,其结构特征是车架的斜梁6、立梁12、上横梁9、下横梁24和稳型装置23靠销轴8、10、20、21、26及接耳7、11、25活动连接成五边形车架;下横梁2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装夹后轮17的后叉19;在立梁12与后叉19之间靠销轴10、18和连接轴15连接有可使车架折叠或者刚性固定的减震器13、折叠板14和支承叉16;固连在斜梁6上的把套4与前叉2之间装有骑用时使前叉2与把套4固连一起,折叠时使前轮1向后折的折叠盒3。减震器13可实现骑着舒服;搬动减震器和折叠盒可实现把自行车折叠成很小体积,便于携带和存放,提着上楼入室非常方便;对于旅游者乘车随身携带下车后骑用,是一种较理想的带步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全折叠减震自行车
技术介绍
当前,人们代步所骑用的自行车,一是体积大,不能折叠,不便于携带和存放,容易丢失;二是没有减震装置,骑着在凸凹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使人感觉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折叠减震自行车;该车可折叠成很小体积,便于携带和存放,不论在什么路况上行驶人都感觉舒服。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车把、车座和传动装置组成;车架的斜梁、立梁和下横梁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有能插销轴的接耳,下横梁的另一端靠销轴活动连接有带中轴孔的稳定装置和装夹后轮的后叉,斜梁、立梁、上横梁、下横梁和稳型装置靠销轴活动连接成五边形车架;在立梁与后叉之间靠销轴和连接轴连接有可使车架折叠或者刚性固定的减震器、折叠板和支承叉;固连在斜梁上的把套与前叉之间装有骑用时使前叉与把套固连一起,折叠时使前轮向后折的折叠盒。骑用时,减震器、支承叉的纵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刚性连接一起,支承着车架为固定的五边形。用手向内压两减震器,使减震器立柱脱离折叠板缺口后,绕连接轴向前转一定角度,使立梁、上横梁、斜梁和支承叉后倾下移,车就折叠成很小体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只是将车架的各梁活动连接一起,在立梁与后叉间装有减震器、折叠板,在把套与前叉间装有折叠盒。减震器可实现自行车在路况不好的路面上行驶时使人感觉舒服;通过搬动减震器和折叠盒可实现把自行车折叠成很小体积,便于携带和存放。所以,该种自行车结构简单,骑着舒服,折叠后体积小,便于存放,提着上楼入室非常方便;对于旅游者乘车随身携带下车后骑用,是一种较理想的带步工具。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折叠减震自行车车架的侧面结构图。图2为图1全折叠减震自行车的减震器、折叠板和连接轴相互连接的A向结构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中,本专利技术全折叠减震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车把、车座和传动装置组成;车架的斜梁。6、立梁12和下横梁24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有能插销轴8、10、26的接耳7、11、25,下横梁24的另一端靠销轴21活动连接有带中轴孔22的稳定装置23和装夹后轮17的后叉19,斜梁6、立梁12、上横梁9、下横梁24和稳型装置23靠销轴8、10、20、21、26活动连接成五边形车架;稳型装置23在远离销轴20端装有顶着下横梁24的缓冲器23.1,当人骑车的重量作用于销轴20上时,稳型装置23起到保证车架的几何形状,并起到辅助缓冲减震作用。在立梁12与后叉19之间靠销轴10、18和连接轴15连接有可使车架折叠或者刚性固定的减震器13、折叠板14和支承叉16。在图2中,折叠板14固连在支承叉16上,折叠板14的上端设有缺口14.1,减震器13的下端活动连接在连接轴15的两侧,相应部位卡在缺口14.1内,中间有套在连接轴15上的弹簧15.1;连接轴15靠垫圈、锁母固定在折叠板14上。减震器13为弹簧阻尼式减震器,起缓冲减震作用。固连在斜梁6上的把套4与前叉2之间装有骑用时使前叉2与把套4固连一起,折叠时使前轮1向后折的折叠盒3;把套4内装有把芯5。骑用时,减震器、支承叉的纵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减震器立柱卡在折叠板缺口内,刚性连接一起,支承着车架为固定的五边形,骑着舒适。用手向内压两减震器,使减震器立柱脱离折叠板缺口后,绕连接轴向前转一定角度,使立梁、上横梁、斜梁和支承叉后倾下移,再搬动折叠盒使前轮向后折,自行车就折叠成很小体积。权利要求1.一种全折叠减震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车把、车座和传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的斜梁(6)、立梁(12)和下横梁(24)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有能插销轴(8、10、26)的接耳(7、11、25),下横梁(24)的另一端靠销轴(21)活动连接有带中轴孔(22)的稳定装置(23)和装夹后轮(17)的后叉(19),斜梁(6)、立梁(12)、上横梁(9)、下横梁(24)和稳型装置(23)靠销轴(8、10、20、21、26)活动连接成五边形车架;在立梁(12)与后叉(19)之间靠销轴(10、18)和连接轴(15)连接有可使车架折叠或者刚性固定的减震器(13)、折叠板(14)和支承叉(16);固连在斜梁(6)上的把套(4)与前叉(2)之间装有骑用时使前叉(2)与把套(4)固连一起,折叠时使前轮(1)向后折的折叠盒(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折叠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型装置(23)在远离销轴(20)端装有顶着下横梁(24)的缓冲器(2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折叠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板(14)固连在支承叉(16)上,折叠板(14)的上端设有缺口(14.1),减震器(13)的下端活动连接在连接轴(15)的两侧,相应部位卡在缺口(14.1)内,中间有套在连接轴(15)上的弹簧(15.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折叠减震自行车,其结构特征是车架的斜梁6、立梁12、上横梁9、下横梁24和稳型装置23靠销轴8、10、20、21、26及接耳7、11、25活动连接成五边形车架;下横梁2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装夹后轮17的后叉19;在立梁12与后叉19之间靠销轴10、18和连接轴15连接有可使车架折叠或者刚性固定的减震器13、折叠板14和支承叉16;固连在斜梁6上的把套4与前叉2之间装有骑用时使前叉2与把套4固连一起,折叠时使前轮1向后折的折叠盒3。减震器13可实现骑着舒服;搬动减震器和折叠盒可实现把自行车折叠成很小体积,便于携带和存放,提着上楼入室非常方便;对于旅游者乘车随身携带下车后骑用,是一种较理想的带步工具。文档编号B62K15/00GK1736793SQ20041005025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富松林, 李勤, 富子刚 申请人:唐山市蓝剑车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折叠减震自行车,主要由车架、车轮、车把、车座和传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的斜梁(6)、立梁(12)和下横梁(24)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固定有能插销轴(8、10、26)的接耳(7、11、25),下横梁(24)的另一端靠销轴(21)活动连接有带中轴孔(22)的稳定装置(23)和装夹后轮(17)的后叉(19),斜梁(6)、立梁(12)、上横梁(9)、下横梁(24)和稳型装置(23)靠销轴(8、10、20、21、26)活动连接成五边形车架;在立梁(12)与后叉(19)之间靠销轴(10、18)和连接轴(15)连接有可使车架折叠或者刚性固定的减震器(13)、折叠板(14)和支承叉(16);固连在斜梁(6)上的把套(4)与前叉(2)之间装有骑用时使前叉(2)与把套(4)固连一起,折叠时使前轮(1)向后折的折叠盒(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松林李勤富子刚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蓝剑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