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挂车及其主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887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挂车及其主动转向装置,该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包括夹角驱动转向机构,其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车上的牵引部分相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挂车的后内轮以联动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主车和所述挂车转向所产生的夹角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挂车的后内轮转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挂车的内轮差,使得挂车的车轮行驶轨迹循迹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拖挂车及其主动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拖挂车主要用于承担长途运输作业或特殊设备的运输作业。随着这些车辆的体积 和重量越来越大,尤其是车辆长度尺寸的增大,对车辆的载重量和总轴距要求日益增大。典 型地,参见图1所示,拖挂车主要由主车1(牵引车)和挂车2连接而成,主车1与挂车2之 间采用铰接连接形式,即挂车2相对于主车1能够在地面上左右摆动或上下运动。汽车长 距离运输广泛采用重型主车1拖带挂车2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一次载运量,显著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理论上,内轮差指的是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对于 拖挂车,则是主车1的内前轮11与挂车2的内后轮21之间的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 存在,车辆转弯时,前轮和后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影响车辆的循迹性能。在行车过程中, 驾驶员如果只注意内前轮11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就可能造成内后轮21驶出路面或与 其它物体碰撞的事故。 现有技术中,拖挂车在转向的时候依靠的是主车1与挂车2转向所产生的夹角来 带动挂车2进行转向,因此在转向时存在很大的内轮差。当挂车在市区路况行驶时,由于转 弯时驾驶员视野盲区,行人对于内轮差的概念不清醒,因此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小挂车的内轮差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 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所述拖挂车包括主车和 挂车;所述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包括夹角驱动转向机构,其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车上的牵引 部分相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挂车的后内轮以联动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主车和所述 挂车转向所产生的夹角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挂车的后内轮 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主车和所述挂车转向所产生的夹角等于所述挂车的后内轮的转向 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和所述主车的铰接点与所述主车和所述挂车之 间的牵引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和所述挂车的铰接点与所述挂车的内 后轮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和所述主车的铰接点与所述主车和所述挂车之 间的牵引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直行状态下所述主车和所述挂车的纵向中心垂直面。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包括拉杆和转向节臂,其中:所述拉杆的第一铰 接端通过第一销轴球铰接到所述主车的牵引机构,第二铰接端通过第二销轴球铰接到所述 转向节臂的一端,所述转向节臂的另一端以联动方式与两侧的所述后内轮连接;所述挂车 前桥为转向桥。 进一步地,所述挂车前桥为非驱动转向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端均为球形轴承,该球形轴承的安装 孔的中心线沿竖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所述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端之间为基本呈"乙"字形 的弯折结构,该弯折结构位于竖向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挂车前桥布置在自所述挂车的前端算起位于所述挂车的总长的 60% -70%〇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专利技术在主车和挂车之间设置有夹角驱动转向机构, 并使夹角驱动转向机构的一端用于与主车上的牵引部分相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挂车的后内 轮联动连接,当主车相对于挂车转向时候,主车和挂车转向所产生的夹角能够驱动夹角驱 动转向机构摆动,从而带动挂车的后内轮的转向,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夹角驱动转向机构能够 主动控制挂车的后内轮的转向角度,使挂车的后内轮的转向角度接近于主车和挂车转向所 产生的夹角,而主车和挂车转向所产生的夹角与主车的内前轮的转弯半径相对应,后内轮 的转向角度与其转弯半径相对应,当挂车的后内轮的转向角度接近于主车和挂车转向所产 生的夹角时,则主车的内前轮的转弯半径与后内轮的转弯半径接近,从而拖挂车的内轮差 得以减小,为提高拖挂车的车轮行驶轨迹循迹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拖挂车,所述拖挂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拖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拖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的侦U向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一实施例中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主权项】1. 一种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所述拖挂车包括主车(1)和挂车(2);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角驱动转向机构(3),其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车(1)上的牵引部分(5)相铰接,另一端用于 与所述挂车(2)的后内轮(21)以联动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主车(1)和所述挂车(2)转 向所产生的夹角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3)能够带动所述挂车(2)的后内 轮(21)转向。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1)和所述挂车 (2)转向所产生的夹角等于所述挂车⑵的后内轮(21)的转向角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3) 和所述主车(1)的铰接点与所述主车(1)和所述挂车(2)之间的牵引点之间的距离(A)等 于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3)和所述挂车(2)的铰接点与所述挂车(2)的内后轮(21)的 垂直距离(B)。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3) 和所述主车(1)的铰接点与所述主车(1)和所述挂车(2)之间的牵引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 直行状态下所述主车(1)和所述挂车(2)的纵向中心垂直面。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驱动 转向机构⑶包括拉杆(31)和转向节臂(32),其中:所述拉杆(31)的第一铰接端(311)通 过第一销轴(33)球铰接到所述主车(1)的牵引机构,第二铰接端(312)通过第二销轴(34) 球铰接到所述转向节臂(32)的一端,所述转向节臂(32)的另一端以联动方式与两侧的所 述后内轮(21)连接;所述挂车前桥(22)为转向桥。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前桥(22)为非驱 动转向桥。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端(311)和所 述第二铰接端(312)均为球形轴承,该球形轴承的安装孔的中心线沿竖向设置。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1)的所述第一 铰接端(311)和所述第二铰接端(312)之间为基本呈"乙"字形的弯折结构(313),该弯折 结构(313)位于竖向平面内。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挂车前桥22布置在自挂车 2的前端算起位于挂车2的总长的60% -70%。10. -种拖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挂车主动转向 装置。【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挂车及其主动转向装置,该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包括夹角驱动转向机构,其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车上的牵引部分相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挂车的后内轮以联动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主车和所述挂车转向所产生的夹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挂车主动转向装置,所述拖挂车包括主车(1)和挂车(2);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角驱动转向机构(3),其一端用于与所述主车(1)上的牵引部分(5)相铰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挂车(2)的后内轮(21)以联动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主车(1)和所述挂车(2)转向所产生的夹角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夹角驱动转向机构(3)能够带动所述挂车(2)的后内轮(21)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