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及其转向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5699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主车架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副车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其中,主车架和副车架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设于两个第一限位块中间的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二限位块在两个第一限位块形成的旋转范围内转动;在车头带动副车架同步转向时,当副车架相对主车架的转向角度达到设定角度时,第一限位块挡住第二限位块,使得主车架与副车架不能再相对转动,即将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转向角度限制在设定范围之内,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挂车转向角度过大,防止挂车前后易发生刮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转向限位装置的挂车。

Trailer and steering limiting devic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ring limiting device for trailers, including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bearing main frame and the auxiliary fram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frame, the outer ring and the bea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frame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frame and the auxiliary frame are both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limit the two blocks, another is located in two of the first limiting block in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limiting block, and the first limiting block for limiting the second limiting block in the rotation range of two first limiting block is formed within the rotation; in the front subframe driven synchronous steering, the steering angle when the subframe relative the main frame reaches the set point of view, the first limiting block second limiting block, the main frame and the auxiliary frame can not rotate, the steering angle limit in set range to sub frame and the main frame, so it can b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void the trailer steering angle is too large, to prevent the trailer before and after prone to scratch.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trailer comprising the steering limi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车及其转向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挂车转向限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挂车的转向限位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转向限位装置的挂车。
技术介绍
挂车是车辆中的一种,根据用途分为运货挂车、消防用挂车等,以运货挂车为便,其具有载货量大、装卸货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市场上具有广泛应用。挂车通常包括主车架和副车架,用于装货的车厢设在主车架上,用于与提供动力的车头与副车架固定连接,货物运输时,将主车架与副车架连接在一起,即实现车头与车厢的连接固定。车头转向时,副车架同步转动,由于副车架与主车架通常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则主车架在车头转动的起始过程中并不发生转动,这样易造成车头相对车厢转向角度过大,车厢部分与车头部分易发生刮蹭现象,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如何解决挂车转向角度过大致使挂车前后易发生刮蹭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限位装置,其结构设计可以解决挂车转向角度过大致使挂车前后易发生刮蹭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向限位装置的挂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挂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所述主车架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主车架和所述副车架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中间的第二限位块,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限位块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形成的旋转范围内转动。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设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在所述主车架上。优选地,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副车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车架的横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接触以实现限位的接触面的延伸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接触以实现限位的接触面的延伸面相交于所述轴承的中心线。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夹角为30°。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主车架上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外端部竖直设有卡口,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与所述主车架连接的一端卡入所述卡口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挂车,包括车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车体的转向限位装置,所述转向限位装置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限位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挂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主车架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副车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其中,主车架和副车架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设于两个第一限位块中间的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二限位块在两个第一限位块形成的旋转范围内转动。通过在主车架和副车架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将第二限位块限制在两个第一限位块形成的旋转范围内,使得在车头带动副车架同步转向时,当副车架相对主车架的转向角度达到设定角度时,第一限位块挡住第二限位块,使得主车架与副车架不能再相对转动,即将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转向角度限制在设定范围之内,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挂车转向角度过大,防止挂车前后易发生刮蹭。另外,将第二限位块设在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使两个第一限位块分别对第二限位块进行左右限位,同时保证副车架可相对主车架在一定范围内左右转向。本技术提供的挂车包括上述转向限位装置,由于上述转向限位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挂车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转向限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剖视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转向限位装置,其结构设计可以解决挂车转向角度过大致使挂车前后易发生刮蹭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向限位装置的挂车。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转向限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剖视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挂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通过轴承1转动连接的主车架2和副车架3,主车架2与轴承1的外圈固定连接,副车架3与轴承1的内圈固定连接,其中,主车架2和副车架3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4,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设于两个第一限位块4中间的第二限位块5,且第一限位块4用于限制第二限位块5在两个第一限位块4形成的旋转范围内转动。通过在主车架2和副车架3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且第一限位块4将第二限位块5限制在两个第一限位块4形成的旋转范围内,使得在车头带动副车架3同步转向时,当副车架3相对主车架2的转向角度达到设定角度时,第一限位块4挡住第二限位块5,使得主车架2与副车架3不能再相对转动,即将副车架3与主车架2的转向角度限制在设定范围之内,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挂车转向角度过大,防止挂车前后易发生刮蹭。将第二限位块5设在两个第一限位块4之间,使两个第一限位块4分别对第二限位块5进行左右限位,同时保证副车架3可相对主车架2在一定范围内左右转向。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将两个第一限位块4设在副车架3上,并将第二限位块5设在主车架2上;也可以将两个第一限位块4设在主车架2上,并将第一限位块4设在副车架3上,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向限位装置,在挂车进行左转向和右转向时,第二限位块5和第一限位块4均会发生碰撞,产生磨损,为了延长第二限位块5的使用寿命,可以设置两个第二限位块5;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具体有多种设置方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二限位块5可以均设在两个第一限位块4之间,也可以将两个第二限位块5与两个第一限位块4交叉设置,或将两个第一限位块4均设在两个第二限位块5之间,同样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方便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的设置,两个第一限位块4可以对称设置在所述副车架3的两侧,两个第二限位块5可以对称设置在主车架2的横梁6上,这样还可以保证挂车的左右转向角度相同。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向限位装置,由于主车架2和副车架3通过轴承1转动连接,所以在挂车转向时,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始终绕轴承1的中心线转动,为方便对挂车转向限位角度的设置,第一限位块4用于与第二限位块5接触以实现限位的接触面的延伸面、与第二限位块5用于与述第一限位块4接触以实现限位的接触面的延伸面可以相交于轴承1的中心线,这样挂车转向限位角度即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之间的角度可以借助轴承1来确认。具体地,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即将挂车转向角度限制在30°范围内,当然,本申请对挂车转向限位角度不作具体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设置。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保证第一限位块4和第二限位块5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以将第一限位块4与轴承1的内圈连接,将第二限位块5与轴承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挂车及其转向限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所述主车架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和所述副车架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中间的第二限位块,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限位块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形成的旋转范围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所述主车架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和所述副车架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者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中间的第二限位块,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限位块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形成的旋转范围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设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在所述主车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副车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车架的横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谭建国王军陈健王有娟
申请(专利权)人: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