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82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登舱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包括登舱梯、扶手、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卡座和锁紧件;登舱梯的一端具有挂钩机构,另一端具有防滑抓地机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一端与登舱梯的侧壁相铰接,另一端与扶手相铰接;卡座设于扶手上;锁紧件设于登舱梯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登舱梯上加装了折叠扶手,人员在上下登舱梯时,使折叠扶手处于展开状态,人员可扶在扶手上以沿登舱梯上下方舱,保证安全;当不再需要使用折叠扶手时,转动折叠扶手使其处于收拢状态,以减少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卡座和锁紧件锁定折叠扶手收拢收的状态,以避免其分散开,从而利于收纳。于收纳。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


[0001]本技术涉及登舱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方舱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方舱附件的类型和形式也随之不断丰富,其中登舱梯作为方舱必不可少的附件,起到当方舱在载车上不落地时方便人员进出方舱或对方舱进行操作的作用。为了便于收纳,现有登舱梯通常没有扶手,导致人员在上下方舱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坠落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旨在为现有登舱梯增加可折叠的扶手,在保护人员上下方舱安全的同时还能易于收纳。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包括登舱梯、扶手、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卡座和锁紧件;所述登舱梯的一端具有挂钩机构,另一端具有防滑抓地机构;所述扶手平行所述登舱梯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登舱梯的侧壁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相铰接;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具有转动自由度以在与所述登舱梯的长度方向呈相垂直或相平行的两种状态中相互切换;所述卡座设于所述扶手上;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登舱梯的侧壁上;当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至与所述登舱梯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时,所述锁紧件锁紧所述卡座。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座、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登舱梯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座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支座设于所述扶手上;所述第一立柱的两端均具有朝向末端逐渐扩大的楔形结构;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相铰接;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两端的楔形结构上;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具有螺纹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也具有螺纹连接结构。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底座、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登舱梯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支座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四支座设于所述扶手上;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座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座相铰接。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抓地机构具有多个防滑齿。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件为螺接于所述登舱梯侧壁上的星形把手。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登舱梯上加装了折叠扶手,人员在上下登舱梯时,转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使折叠扶手处于展开状态,人员可扶在扶手上以沿登舱梯上下方舱,保证安全;当不再需要使用折叠扶手时,转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使其收拢至与登舱梯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状态,此时,折叠扶手处于收拢状态,扶手紧贴登舱梯的侧壁,占用空间少;本技术还通过卡座和锁紧件锁
定折叠扶手收拢收的状态,以避免其分散开,从而利于收纳。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中折叠扶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折叠扶手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登舱梯1,挂钩机构2,防滑抓地机构3,踏板4,锁紧件5,第一底座6,第一支座7,第一立柱8,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第二支座11,第二底座12,第三支座13,第二立柱14,第四支座15,扶手16,卡座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类似用语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17]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包括登舱梯1和安装于登舱梯1上的折叠扶手。
[0019]其中,登舱梯1具有踏板4,用于实现人员上下方舱的目的。登舱梯1的上端具有挂钩机构2,用于挂在方舱的边缘,并对登舱梯1提供限位支撑。登舱梯1的下端具有防滑抓地机构3,该防滑抓地机构3可以包括多个防滑齿,用于在与地面接触时防止登舱梯1的底部与地面打滑。
[0020]所述折叠扶手包括扶手16、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14、卡座17和锁紧件5。扶手16无论是在折叠扶手处于展开状态还是收拢状态都与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立柱8则和第二立柱14平行设置,第一立柱8的下端与登舱梯1下部的侧壁相铰接,第一立柱8的上端与扶手16的下部相铰接;第二立柱14的下端与登舱梯1上部的侧壁相铰接,第二立柱14的上端与扶手16的上部相铰接。扶手16、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14和登舱梯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4具有转动自由度以在与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呈相垂直或相平行的两种状态中相互切换,如图1所示,当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4均处于垂直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状态时,此时,折叠扶手处于展开状态,人员可扶在扶手16上以沿登舱梯1上下方舱,保证安全;当不再需要使用折叠扶手时,转动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4使其收拢至与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状态,此时,折叠扶手处于收拢状态,扶手16紧贴登舱梯1的侧
壁,占用空间少。为了使收拢后的折叠扶手不会散开,本申请实施例在扶手16上焊接了一个卡座17,当扶手16收拢至登舱梯1的侧壁时,在登舱梯1的侧壁上对应卡座17的位置再设置一个锁紧件5以锁定卡座17,这样一来,收拢后的折叠扶手位置被牢牢固定,不易分散开,从而利于收纳。
[0021]卡座17可以是一个具有凹槽的短板,锁紧件5则可以是一个螺接在登舱梯1的侧壁上的星形把手。当第一立柱8和所述第二立柱14转动至与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时,扶手16收拢至登舱梯1的侧壁,星形把手卡入短板的凹槽内,拧紧星形把手,便能实现对短板的锁紧,从而保证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4无法再转动。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展开后的折叠扶手不会晃动,该折叠扶手还可以包括第一底座6、第一支座7、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二支座11。其中,所述第一底座6固定安装于所述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登舱梯(1)、扶手(16)、第一立柱(8)、第二立柱(14)、卡座(17)和锁紧件(5);所述登舱梯(1)的一端具有挂钩机构(2),另一端具有防滑抓地机构(3);所述扶手(16)平行所述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柱(8)和所述第二立柱(1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立柱(8)和所述第二立柱(14)的一端与所述登舱梯(1)的侧壁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手(16)相铰接;所述第一立柱(8)和所述第二立柱(14)具有转动自由度以在与所述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呈相垂直或相平行的两种状态中相互切换;所述卡座(17)设于所述扶手(16)上;所述锁紧件(5)设于所述登舱梯(1)的侧壁上;当所述第一立柱(8)和所述第二立柱(14)转动至与所述登舱梯(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时,所述锁紧件(5)锁紧所述卡座(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折叠扶手的登舱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6)、第一支座(7)、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二支座(11);所述第一底座(6)固定安装于所述登舱梯(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座(7)设于所述第一底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璇杨中源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