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2795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0:53
公开了一种多合一式车辆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包括操作杆、第一活塞系统、第二活塞系统和故障安全板(211)。操作杆联接到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制动致动器。第一活塞系统和第二活塞系统每个都包括活塞(209)、故障恢复键(217)和电机。电机联接到活塞以影响活塞的轴向运动,活塞进而产生制动压力施加到车辆的车轮上。故障安全板(211)固定联接到操作杆,使得操作杆的轴向移动使故障安全板轴向移动。控制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检测到的操作杆的移动来操作电机以控制活塞的横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2012年11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MULTIPLE-MODE BRAKING SYSTEM”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26,24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同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车辆的制动器的系统。该系统提供正常制动,其中施加到车辆四个车轮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力相同,该系统还提供动态制动,其中施加到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力不同。由该系统提供的动态制动的实例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以及制动能量回收系统(CRBS)。
技术介绍
一些现有制动系统包括调制系统、液压制动助力系统或电动辅助增压系统。然而,在这些现有的系统中,没有附加机构的情况下,致动器的输入行程和输出压力的关系是不能改变的。附加机构有时由人工反作用力机构或者制动器线控系统提供。此外,当制动器被现有系统中的CRBS、ABS、或ESP启动时,调制致动器提供反冲。事实上,在某些系统中,附加的制动机构在未经车辆驾驶员致动的情况下事实上引起制动踏板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其中,输出行程(即,施加到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力)与输入行程(即,置于制动踏板上的压力)分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具有多个制动模式的压缩包。所述实施例还提供灵活的踏板感觉调节,其中,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以及输入和输出行程都是独立可调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其包括操作杆、第一活塞系统、第二活塞系统和故障安全板。所述操作杆能够联接到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制动致动器。所述第一活塞系统和所述第二活塞系统均包括活塞、故障恢复键和电机。电机联接到活塞以影响活塞的横向移动。每个活塞的横向移动产生要被施加到车辆的不同车轮上的制动压力。所述故障安全板固定联接到操作杆,由此使得操作杆的横向移动引起故障安全板的横向移动。控制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检测到的操作杆的移动来操作电机,从而控制活塞的横向移动。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故障恢复键包括联接到致动器突起的接触突起。当接触突起从活塞系统伸出时,故障安全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横向移动接触该接触突起并且使活塞和故障安全板一起移动。当故障恢复键未接合时,接触突起缩回到活塞系统中。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活塞系统包括联接到电机的杯形柱塞。电机通过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杯形柱塞、使得杯形柱塞的空心端部接收活塞并且在第一横向方向上推动第一活塞而影响活塞的横向移动。当杯形柱塞接收活塞时,杯形柱塞压下致动器突起,且接触突起缩回到活塞系统。当杯形柱塞未压下致动器突起时,接触突起从活塞系统伸出且故障恢复键接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制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动缸、第二制动缸和反应缸。每个活塞的横向移动使相应制动缸中的压力增加。操作杆的横向移动使反应缸中的压力增加,并通过制动踏板(即,车辆制动致动器)给驾驶员提供压力反馈。阀定位在第一制动缸和反应缸之间。当阀打开时,第一制动缸中的压力增加使得反应缸中的压力增加。当驾驶员接合制动致动器(即,当压下制动踏板)时,阀被打开。当阀被关闭时,第一制动缸中压力的变化不会影响反应缸中的压力。当驾驶员未接合制动致动器(即,当制动踏板未被压下)时,阀被关闭。在某些结构中,当车辆系统(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或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改变车辆制动器操作时,阀也可以被关闭。通过参考详细说明和附图,本专利技术其他方面会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A是制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制动系统包括实现动态制动功能的附加机构。图1B是制动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B的制动系统的局部透视图。图3是图1B中制动系统的具有故障恢复键的活塞推杆组件的分解图。图4A和4B是图3中电机操作的活塞推杆组件在故障恢复键接合和脱开时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制动系统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6是图1B的制动系统的示意图。图7是图1B的制动系统的力反馈系统的示意图。图8A–8D是图1B的制动系统在正常制动操作期间的示意图。图9和10是图1B的制动系统在动态制动操作(例如ABS、ESP或者CRBS)期间的示意图。图11A和11B是图1B的制动系统在自适应巡航控制制动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在其应用方面不限于在以下说明书中提出的或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的详细情形和构件的布置方式。本专利技术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且能够以多种方式来实施或执行。图1A示出了现有制动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制动系统100的输出由一系列受控阀、贮存器、缸和电子器件(统记为102)进行修正从而提供动态制动功能,例如车身电子稳定(ESP)和防抱死制动(ABS)。主制动系统100的修正输出提供制动压力,该制动压力随后被施加到车辆的每个车轮104、106、108和110上。与此相反,图1B示出了制动系统112的一个结构,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制动系统112的输出直接由制动系统提供给车辆的每个车轮104、106、108和110,从而提供标准对称制动或动态制动机制(例如ESP和ABS)。如图2所示,图1B的多合一式制动系统包括一系列4个齿条柱塞201、203、205和207,每个齿条柱塞由单独的电机控制来操作。每个齿条柱塞201、203、205和207被定位成用于推动延伸穿过故障安全板211的相应的活塞(例如活塞209)。故障安全板211通过孔213固定联接至操作杆(在图2中未示出)。操作杆联接到车辆的制动踏板,使得当制动踏板被压下时,操作杆和故障安全板211在第一横向方向215上移动。如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弹簧被定位成:用于在制动踏板未被压下时在与第一横向方向215相反的方向上自动移动操作杆和故障安全板211并且使其返回到其原来位置。每个活塞推杆组件209均包括故障恢复键。故障恢复键包括从活塞推杆组件209伸出和缩回的接触突起217。当故障恢复键被接合时,接触突起217从活塞推杆209伸出。当接触突起217伸出时,操作杆和故障安全板211在第一横向方向215上的横向移动引起故障安全板211接触并施加力在接触突起217上。当故障恢复键接合且接触突起217伸出时,通过按压伸出的接触突起,活塞推杆209机械地联接到操作杆。这样,活塞推杆组件209随着操作杆和故障安全板211在第一横向方向215上移动。然而,当故障恢复键未接合且接触突起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9/CN104781113.html" title="多模式制动系统原文来自X技术">多模式制动系统</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操作杆,其能够联接到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制动致动器;第一活塞系统,其包括第一活塞、第一故障恢复键和第一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联接到第一活塞以影响第一活塞的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活塞的横向移动将制动压力施加到所述车辆的第一轮;第二活塞系统,其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故障恢复键和第二电机,其中,所述第二电机联接到第二活塞以影响第二活塞的横向移动,所述第二活塞的横向移动将制动压力施加到所述车辆的第二轮;故障安全板,其固定联接到所述操作杆,以使得所述操作杆的横向移动引起所述故障安全板的横向移动;和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操作杆的移动来操作第一电机以控制第一活塞的横向移动和操作第二电机以控制第二活塞的横向移动,其中,当第一故障恢复键接合时,第一活塞被机械联接到所述故障安全板且所述操作杆的横向移动引起第一活塞的横向移动,其中,当第二故障恢复键接合时,第二活塞被机械联接到所述故障安全板且所述操作杆的横向移动引起第二活塞的横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1.14 US 61/726,245;2013.03.12 US 13/796,9811.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
操作杆,其能够联接到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制动致动器;
第一活塞系统,其包括第一活塞、第一故障恢复键和第一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联接到第一活塞以影响第一活塞的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活塞
的横向移动将制动压力施加到所述车辆的第一轮;
第二活塞系统,其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故障恢复键和第二电机,其中,
所述第二电机联接到第二活塞以影响第二活塞的横向移动,所述第二活塞
的横向移动将制动压力施加到所述车辆的第二轮;
故障安全板,其固定联接到所述操作杆,以使得所述操作杆的横向移
动引起所述故障安全板的横向移动;和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操作杆的移动
来操作第一电机以控制第一活塞的横向移动和操作第二电机以控制第二活
塞的横向移动,
其中,当第一故障恢复键接合时,第一活塞被机械联接到所述故障安
全板且所述操作杆的横向移动引起第一活塞的横向移动,其中,当第二故
障恢复键接合时,第二活塞被机械联接到所述故障安全板且所述操作杆的
横向移动引起第二活塞的横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故障恢复键
包括接触突起,所述接触突起在接合时从第一活塞系统伸出且在不接合时
缩回到第一活塞系统中,其中,所述故障安全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横向移动
使得所述故障安全板对所述接触突起施加力,从而使第一活塞随所述故障
安全板一起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故障恢复键
还包括联接到所述接触突起的致动器突起,
其中,第一活塞系统还包括联接到第一电机的第一杯形柱塞,其中,
第一电机通过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杯形柱塞而影响第一活塞在第一方向

\t上的横向移动,以使得第一活塞被第一杯形柱塞的空心端部接收并且在第
一横向方向上推动第一活塞,
其中,当第一杯形柱塞的所述空心端部接收第一活塞时,所述致动器
突起由第一杯形柱塞压下,所述接触突起缩回到第一活塞系统中,以及
其中,当第一杯形柱塞的所述空心端部未压下所述致动器突起时,所
述接触突起从第一活塞系统伸出,第一故障恢复键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机断电
时,第一杯形柱塞在第一方向上不移动,且不压下第一致动器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制动系统还包括第
一制动缸和第二制动缸,其中,第一活塞在第一方向上的横向移动使第一
制动缸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