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35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包括一条横梁、两条纵梁以及吸能盒,横梁连接到纵梁上,纵梁为盒状梁,前端由前至后呈前窄后宽形状,吸能盒四边开有吸能孔连接到横梁前端,与纵梁基本在同一中心线上。纵梁前部外侧为平直段,内侧由前至后与外侧呈锐角,下侧也为平直段,上侧由前至后与下侧呈锐角,形成呈前窄后宽形的吸能区,在吸能区四周边开有吸能孔。横梁为盒状梁,和加强板一起焊接于纵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采用两段吸能结构,在正面碰撞时能完全压溃,在偏置碰撞时,能通过横梁有效的将能量传递至另一纵梁,能量吸收较多,车架的变形也非常理想,对乘员的保护非常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的前部结构,具体的说是用于非承载式车身上 的能起到很好的碰撞吸能效果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辆对乘员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车辆对车 架的碰撞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大多数车架都是通过考虑改变车 架构件的料厚,材料或通过增加加强构件(如增加加强板件等)等方 式来处理,控制前面碰撞时车架构件的反作用力、变形模式、挤压特 性等,但对冲击时能量的吸引研究比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车架的前部结构,采用两段吸能结构,在正面碰撞时能完 全压溃,在偏置碰时,能通过横梁有效的将能量传递至另一纵梁,能 量吸收较多,车架的变形也非常理想,对乘员的保护非常有利。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包括一条横梁、两条纵梁以及吸能盒, 横梁连接到纵梁上,纵梁为盒状梁,前端由前至后呈前窄后宽形状, 吸能盒四边开有吸能孔连接到横梁前端,与纵梁基本在同一中心线上。 纵梁前部外侧为平直段,内侧由前至后与外侧呈锐角,下侧也为平直 段,上侧由前至后与下侧呈锐角,形成呈前窄后宽形的吸能区,在吸 能区四周边开有吸能孔。横梁为盒状梁,和加强板一起焊接于纵梁上。加强板带有加强筋,位于横梁与纵梁连接的外侧。横梁(3)前部上下两边上设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吸能机构所包括的最前部的两吸能盒,能在冲击前期完全压溃,吸能部分能量;吸能盒连接在横梁上,横梁能有效的将 偏置碰时单边纵梁受的沖击能量有效的传递至另一纵梁上;两根四条边角上开有吸能孔,在碰撞时能完全压溃,吸收较多的能量。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车架构件的等轴图;图2本专利技术车架构件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车架构件的正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车架构件的右视图;图5图1的横梁与纵梁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6图1的横梁与纵梁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7本专利技术车架正面模拟纵梁变形趋势图。附图标记i^t明1、 2-吸能盒;3-横梁; 4、 5-加强板;6、 7 -纵梁; 8-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l所示,横梁3为盒状梁,和加强板4、 5—起焊接于纵梁6、 7上,纵梁6、 7前端由前至后呈前窄后宽形状,通过外侧板和内侧板 焊接成为盒状,在外侧板和内侧板的边上,开有吸能孔。横梁3前端 加有吸能盒1、 2,吸能盒的四边也开有吸能孔,通过焊接或螺栓与横 梁3连接,吸能盒l、 2与纵梁6、 7基本在同一中心线上。如图2、 3所示,纵梁6、 7前部外侧为平直^a,内侧由前至后与外 侧呈锐角,下侧也为平直段,上侧由前至后与下侧呈锐角,形成呈前 窄后宽形的吸能区,吸能区上的四周边开有吸能孔。如图4所示,横梁3前部上下两边上加有加强筋。如图5所示,横梁3与纵梁6连接时,在外侧加有带加强筋8的加 强板5,左边与纵梁7的连接也同样如此。如图6所示,横梁3与纵梁7连接时,横梁内侧板翻边处起有加强 筋,右边与纵梁6的连接也同样如此。图7示出了在车架纵梁受到前方传递的力F时,纵梁的变形趋势。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盒l、 2在接触初期迅速压溃,吸收部分能 量,同时将力正面传递至纵梁6、 7,纵梁6、 7在接收到吸能盒1、 2 传递来的力之后,在前吸能区,由于开有吸能孔,及棱形的设计,纵 梁前部由后至前,强度越来越弱,在纵梁6、 7的最前部,由于强度最 弱,首先产生塑性变形,随着碰撞的继续深入,传递的力越来越大, 导致整个吸能区由前至后,逐级压溃,效果如图7,压溃的效果可能通 过调节纵梁上前吸能区的锥度的大小及吸能孔的位置、数量及大小来 确定。在压溃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冲击能(此段长度的大小决定了 沖击能量的吸收的多少),从而,对其他零部件的沖击能量大大降低, 更加容易地实现较好的乘员保护。当发生偏置碰撞时,吸能盒2在接触的初期迅速压溃,吸收部分能 量,同时将力传递至纵梁7上,纵梁7首先被压溃,在压溃的过程中, 随着纵梁7的不断缩短,横梁3及加强板5协同将力传递至另一侧的 纵梁6,纵梁6随着纵梁7的压溃变形而逐步的部分压溃或变形。在此 过程中,吸能盒2及纵梁7完全压溃,吸收较多的能量,纵梁6部分 压溃变形,吸收了部分的能量,纵梁6吸收能量的多少主要是看横梁 的强度及横梁与纵梁连接部分的刚度。按照以上描述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结构上比较容易实现,同时, 成本也较为低廉,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吸收较多的冲击能量,能较 好地提高对乘员的安全保护。权利要求1. 一种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包括一条横梁(3)、两条纵梁(6、7)以及吸能盒(1、2),横梁(3)连接到纵梁(6、7)上,纵梁(6、7)为盒状梁,前端由前至后呈前窄后宽形状,吸能盒(1、2)连接到横梁(3)前端,与纵梁(6、7)基本在同一中心线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纵 梁(6、 7)前部外侧为平直段,内侧由前至后与外侧呈锐角,下侧也为 平直段,上侧由前至后与下侧呈锐角,形成呈前窄后宽形的吸能区, 在吸能区四周边开有吸能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 横梁(3)为盒状梁,和加强板(4、 5) —起焊接于纵梁(6、 7)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加强板(5)带有加强筋,位于横梁(3)与纵梁连接的外侧。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 横梁(3)前部上下两边上设有加强筋。6、 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其特 征在于横梁(3)与纵梁(6、 7)连接时,横梁内侧板翻边处起有加 强筋。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其特 征在于吸能盒(1、 2)的四边开有吸能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包括一条横梁、两条纵梁以及吸能盒,横梁连接到纵梁上,纵梁为盒状梁,前端由前至后呈前窄后宽形状,吸能盒四边开有吸能孔连接到横梁前端,与纵梁基本在同一中心线上。纵梁前部外侧为平直段,内侧由前至后与外侧呈锐角,下侧也为平直段,上侧由前至后与下侧呈锐角,形成呈前窄后宽形的吸能区,在吸能区四周边开有吸能孔。横梁为盒状梁,和加强板一起焊接于纵梁上。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采用两段吸能结构,在正面碰撞时能完全压溃,在偏置碰撞时,能通过横梁有效的将能量传递至另一纵梁,能量吸收较多,车架的变形也非常理想,对乘员的保护非常有利。文档编号B62D21/15GK101279613SQ20081008927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叶岭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的前部吸能结构,包括一条横梁(3)、两条纵梁(6、7)以及吸能盒(1、2),横梁(3)连接到纵梁(6、7)上,纵梁(6、7)为盒状梁,前端由前至后呈前窄后宽形状,吸能盒(1、2)连接到横梁(3)前端,与纵梁(6、7)基本在同一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叶岭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